方 健 钱 峰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常州 213000)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以及相同地区不同家庭的贫富差距依然很大,有一部分家庭无法支付其子女在大学校园里的全部支出。自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出台后,我国高校已普遍形成“贷、奖、助、勤、补、免、缓”的资助模式[1],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
在理工类院校的全体学生群体中,艺术类学生的招考方式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除需要参加高考外,学生还必须参加艺术考试,这使得艺术考生在基础教育中的培养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心理特点和人格特征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3],这已经是社会上的普遍共识。但是理工类院校中艺术类的贫困学生是否也有别于学校其他专业的贫困学生,并且采取怎样的资助方式会更加合理,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将针对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资助特点进行研究,总结理工类艺术学院贫困学生的资助特征,寻找更加适合的资助对策。
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数据来源于学院资助数据及问卷调查数据。学院艺术类专业为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动画等美术设计类专业,因此本文中出现的数据适用于美术或摄影类学生,不包括音乐表演类学生。
评定经济困难学生是学院每学年进行贫困资助前必须进行的常规工作,根据国家及学校规定,需要通过社会,老师及同学的三次审核证明,才能够获得评定。因此评定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下表所示:
2011年-2017年艺术设计学院困难学生占全部学生比例
如表1.1所示,艺术设计学院困难认定学生比率虽有起伏,但是变化幅度不大。常规专业的困难认定比率一般为 15%-25%之间。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困难学生比例与常规专业相近,甚至有时会略高于常规专业的贫困生比率。这与艺术类学生家庭情况优越于其他专业的普遍认识并不相符。而正因为这一普遍认识会经常导致理工类院校的资助部门往往会不重视甚至忽略艺术学院的资助现状。
随机选取艺术学院各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30名,其中确保进行贫困认定学生的占比约为25%,与学院贫困学生占比相近。调查每学年的学习成本,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本进行比较,根据调查数据得知,约有14%的同学认为艺术专业学习成本难以负担,54%的同学认为基本可以承受,其余同学认为可以承受。学生每学年学习成本一般是其他专业学生的2倍左右,多出的部分主要是由每年的学习资料和写生费用组成。艺术学生的学习资料购买费较高,每月必须添置画笔、颜料、马克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具,除此之外部分专业会有手工制作方面的课程,为了完成必要的课程作业,也需要购置一定价值的原材料。另外,艺术类学生每学年都会有专门的写生课程,在写生课程中产生的费用也是艺术学生的主要花销之一。更高的学习成本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加大了艺术学院的资助压力。
根据调查,5%的学生表示家庭没有限制生活费数额,这一比率超过了其他专业的学生。另外约有10%的学生表示必须要自己赚取生活费才能支付日常的开支。由此可见艺术设计学院的贫富差距较大。根据笔者经验,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过大更容易引起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有46%的学生表示正在或曾经参与过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的工作,尤其进行贫困生认定的学生参与兼职的比率为64%,这表明贫困学生期望通过自身劳动来改善生活的欲望更加强烈。更大的贫富差距是学院资助工作中必须重视并解决的现实状况。
艺术学院学生都是通过艺考的方式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进入高校学习前,通常有两种学习艺术的形式,一种是自小持续进行艺术方面的学习,在选择高等教育时,由于在艺术方面具有兴趣,自主选择参加艺考。而另一种则是在参加高考前的一段时间里,文化成绩一般。其所在高中要求这部分学生突击参加艺术学习,期望利用艺术考生对文化要求较低的原因,考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该部分学生属于被动的选择参加艺考。两类的不同类型的学生造就了特殊的资助难点。
据日常工作中的观察,第一类自主选择参加艺考学生的家庭情况往往十分优越,很少有家庭经济贫困的情况发生。并且由于他们自小进行了系统的艺术教育,一般都会具有较好的艺术素养。而第二类被动参加艺考学生中的贫困学生是艺术学院困难认定的主要群体,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部分学生。此类学生受到当时高中的要求,在高考前突击学习艺术课程,甚至有部分只学了一个月就参加考试。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地进行调控,缩减地方上艺术班级的开设,但是仍有部分落后地区的政策未落实,继续培养此类人才,并且这些地区的经济往往也较差。这些学生不但经济比较困难,并且在专业上也低于平均水平。进入高校后,两类学生相互之间难免会产生比较,由于贫困的学生在专业和经济上都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更加容易产生心理的落差,形成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进而会对学校给予的资助产生抵抗情绪,发生不申请或不需要的诉求,但是实际上自身却十分需要经济上资助。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几率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
国家提供的无偿资助一般有数额上限,学生可以得到的资助总金额是有限的。一般贫困学生能够获得的资助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两种。国家助学贷款可以帮助学生缴纳学费,住宿费等,助学金用作平时的生活费。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获得两项资助,争取学校的奖学金,平时节俭一些,或许能够满足正常的生活。但是对于艺术学院的学生来说,平时学习成本远远的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于家人很少或甚至不提供生活费的最贫困学生,即使获得了国家下发的最高额的经济资助,也远远无法完成自己的学业。因此不得不需要参与各种校外的兼职,这样难免对专业上的学习会有疏忽,导致成绩低下,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辍学。
因此学院在平时的资助工作中更应该注重经济资助和人文关怀并举,创新资助办法,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的个人精力和兴趣能够更快的转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上去。
在现有的资助体系中,学院可以根据艺术学院贫困学生的现状,做出有针对性的更改,打造具有艺术学院特色的资助体系,切实有效地为艺术学院贫困学生服务。
艺术学院学生的学习成本较高,特别贫困学生即使获得了最高的金额的无偿资助,也有可能无法完成学业。因此学院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有偿资助,主要有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及校外与专业有关的有偿实习。学院针对不同年级的特困学生提供不同的有偿资助,低年级学生没有专业的技能,主要推荐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不仅可以获得资助,而且可以借机了解学校的各项状况。而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积累,可以利用学院的平台,推荐至有关的实习单位工作,利用专业知识赚取生活费用,同时锤炼自己的技能。
艺术学院学生能够获得的无偿资助一般无法满足困难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需求,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这部分学生,学院必须着力建设有效力的有偿资助手段。
学院可以搭建具有艺术学院特色的创业空间,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创造有价值或具有观赏性能的艺术作品,集中在该空间中展示并销售。适当优先展示困难学生的艺术作品,积极要求贫困学生参与到创业空间的建设上去。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专业上的提升,也可以得到经济上的资助。同时鼓励贫困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建工作室,如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可创建海报工作室,摄影专业可以成立摄影工作室等,承接校内外的各个项目。并且在新生入学开始,便关注特别贫困的学生,积极的引荐给这些工作室,在无偿资助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类似有偿的资助,长此以往,形成贫困学生传帮带的作用,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学子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能够放到专业学习上去。
现在针对大学生资助一般具有经济资助和人文关怀两种,针对艺术学院的贫困学生更需要进行丰富的人文关怀,并且需要针对艺术专业的特点进行关怀,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开展,如组织和指导贫困学生制作资助相关的海报,视频或动画等;表演心理舞台剧;帮助校园、社区、医院、法院等公共场所绘制公益墙体等。同时通过网络、报纸、广播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树立励志典型,弘扬励志文化,推广诚信感恩教育,不断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修养,创建和谐的大学校园。
[1]吴筱琳,艺术设计专业贫困大学生资助教育探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58-61
[2]罗欣,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6):14-16
[3]钱海明,宋大伟.艺术类大学生SCL-90与EPQ结果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