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4.0时代—创新型智慧化图书馆

2017-06-30 02:49陈晴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图书馆空间

陈晴晴

(天津图书馆,天津 300201)

1 图书馆空间再造运动发展历程

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文化空间”,为实现功能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面对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冲击,都要重塑其空间布局,因此,图书馆空间再造运动已有一定的历史,图1为图书馆空间再造运动发展历程。

图1 图书馆空间再造运动发展历程

1.1 传统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在文献资源组织方面,采用印刷型图书、期刊等资源,使用展柜保存展示,以实体书刊方式采购、储存、借阅等,具有知识载体存储密度小、体积大、空间浪费多、成本高的缺点;在借阅环境和体验方面,由于馆藏和办公区面积占比大、借阅面积占比小,致使阅览空间狭小、人流密度大,读者阅读环境恶劣;在管理方式方面,采用采访、编目、制作卡片、上架、人工借阅等方式,容易造成资料编排混乱、读者查阅不变借阅困难、馆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在地区间资源配置方面,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经济恰发达地区的中小型图书馆和基层图书馆存在馆藏空间小、图书种类不齐全、文献数量不足的问题[1-2]。

1.2 图书馆电子化

电子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在文献资源组织方面,采用计算机技术、电信网络技术、电磁光存储等技术,建立了微缩型胶片、声像资料、机读资料等电子文献,从最初磁带磁盘发展为大容量光盘等形式[3];在阅读环境和体验方面,电子化图书采用光盘等介质作为载体,需要使用计算机等设备读取,使用门槛高,减少了受众群体;在管理方式方面,图书馆从传统工作转向到电子化图书馆系统的平台维护、资料录入、网上检索下载等工作;在地区间资源配置方面,电子化图书资料对保管环境具有特殊要求,不同载体的保存温度、湿度要求不同。比如,光盘需要在20℃湿度35%保存、磁盘要求温度20℃湿度30%保存。同时,计算机等电气设备价格昂贵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差异。

1.3 图书馆信息化

信息时代到来,互联网兴起,图书馆进入信息化时代。在文献资源组织方面,信息化图书馆有机结合传统的纸质信息和数字化载体,形成“复合型图书馆”[4];在阅读环境和用户体验方面,信息化图书馆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网络化、数据化,采用互联网技术和微信等社交软件缩短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5],扩展成为以读者体验为主,以读者行为为中心的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并开始打造休闲文化空间,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作用得到展示;在管理方式方面,信息化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学科服务、信息发布和日常办公等方面逐渐推广协同工作模式,各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办公[6];在地区间资源配置方面,信息化环境下,通过互联网合理共享资源,有效缩小地区差异。

2 现代信息化图书馆功能空间发展现状

2.1 现代信息化图书馆媒体手段落后,吸引力下降

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是图书馆重要社会职能,其核心是让读者可以从图书馆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图书馆馆藏目前以纸质文献、电子数据和视听资料为主,读者用“看、读、听”的方式来获取资源,功能传统单一,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空间价值并不能得到体现。如图书馆视听功能,多媒体设备没有优势,普通家用设备也可满足,无法给读者带来听视觉冲击,不能吸引读者。

2.2 不适应碎片化、快餐化阅读趋势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呈现碎片化趋势。现代图书馆主要阅读行为在馆藏室或电子阅览室等,需要到馆浏览、借阅等,与当下主流的网络文化相比,图书馆阅读功能显得过于传统、单一无趣,不适合碎片化生活的节奏。碎片化和快餐化的流行使得读者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进行阅读,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心态和阅读习惯。目前图书馆功能设计却无法适应和引导碎片化、快餐化这种发展趋势。

2.3 功能统一,千篇一律,缺少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

图书馆作为学习、科研活动开展的第二阵地,一直倡导平等,接待的读者很多是弱势群体,他们有自己的精神需求,但囿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存在阅读困难、理解困难等问题,图书馆所提供的是无引导、无交流简单的阅读形式,功能空间里也没有针对这些弱势群体的阅读体验区。对特定群体来说,图书馆功能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

总之,现代信息化图书馆增强了用户体验、提高了共享和协同办公能力、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异,但仍存在着媒体手段单调落后、不适应碎片化阅读、缺少对特殊群体人文关怀等缺点。

3 开启图书馆空间 4.0时代 --图书馆智慧化功能设计

智慧型图书馆是未来的图书馆发展方向。在智慧化图书馆中,智能技术结合图书馆建设将智能建筑和高度自动化管理相关关联创新。

图书馆进行从传统图书馆、电子化图书馆、信息化图书馆三个阶段,服务形式也从传统阅读发展到手机app智能推送服务。未来会迎来图书馆4.0-图书馆的智慧化发展。智慧化图书馆也应更加注重读者体验,加大运用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体感技术、语义检索技术等大数据技术,将信息串联起来,做到现代信息化图书馆不能够做到的一些事情,从读者感知的角度来进行图书馆智慧化功能设计。

3.1 结合阅读与实践,增强阅读体验,知行合一

打造阅读形式多元化空间,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如读者阅读农业书籍,图书馆内就有真实版农业种植体验区,读者可以边观察边阅读,也可动手参与种植。又如读者阅读烹饪书籍,图书馆就有DIY小厨房体验区,读者可以自己准备的食材到体验区,参照书籍边做边学,还可以组织厨艺比赛等。又如读者阅读花鸟鱼虫,植物养殖书籍,图书馆也能提供相应的体验区,让读者参与制作。打造图书馆体验区,不仅增加阅读趣味,还能学以致用,让读者有获取到知识的成就感。

3.2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人机交互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具有丰富知识、模仿作者人格的虚拟人物。读者在交互功能区,实现与古人交流,与大师苏格拉底聊哲学,围观孔乙己茴香豆的写法,与曹雪芹谈红楼梦中梦。智慧化的人工智能阅读程序将会保存进度,生成一段与读者ID匹配的虚拟记忆,并保存在图书馆的网站上或者读者自己手中的记忆卡上,这段记忆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即使用户不在线也不会丢失,下次来图书馆只要下载数据或者插入记忆卡,就可以和阅读机器人继续交流这个话题。有记忆的人工智能程序不仅实现了与读者知识交流,同时也实现了情感交流,对于缓解读者心理焦躁和不良情绪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3.3 加入沉浸式虚拟现实(VR)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对图书馆领域的介入,使我们可利用其强大的仿真的虚拟世界把所有知识搬进图书馆,如利用虚拟现实实验模拟功能来再现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也可以创建一个仿真的虚拟世界,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又如,读者要学习生物知识,只要带上VR眼镜,仿佛就可以游弋在细胞的海洋里。读者阅读重型机械相关资源时,可以看到仿真世界中的真实机械,而不再是模型,也不会像真的机械去占用空间。还有难以理解的科技原理、庞大的宇宙、遥远的银河系的等等,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给读者。

4 图书馆智慧化空间规划与配套设施

图书馆智慧化空间规划包括阅读实践功能体验区、人机互动交流体验区与虚拟空间功能体验区。

4.1 阅读实践体验区

除了传统的文献阅览区、视听资源区等,主要还需建造手工实践区,如农业体验区,花卉种植区,艺术体验区,烹饪DIY区,多媒体制作室,音乐舞蹈排练室等。需配套如菜园,厨房,花园,咖啡馆,餐厅,医务室等。

4.2 人工智能互动交流体验区

人机互动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7]。打造人工智能互动交流体验区,研制能听、会说、能理解人类语言、能进行实时交互的计算机,帮助人们实现与被计算机模仿的虚拟人物交流思想的愿望。

4.3 虚拟现实(简称VR)、增强现实(简称AR)体验区

VR所呈现的是一种完全虚拟的图像,同时再使用头部、动作监测技术来追踪用户的动作,反应到内容中,提供一种沉浸式的体验[8]。图书馆打造虚拟现实影院(VR theater),除了配备计算机硬件外,还需完全沉浸式的投影式虚拟现实系统和设备。可以播放科技知识、教学视听资料及读者点播的其他资源。至于AR,则是基于现实环境的叠加数字图像,同样具有一些动作追踪和反馈技术[9-10]。AR设备的表现形式通常为具有一定透明度的眼镜,同时集成影像投射元件,让你在现实环境中看到数字图像。目前AR技术最常见的展现形式有3D模型(静态或动态)、透明视频、场景展现等,图书馆可以利用AR技术打造图书3D模型、完成图书内容的视频讲解及场景展现等,使图书阅读形式更加丰富有趣。

体验时代背景下,突破传统空间束缚,重塑多功能智慧化的功能空间,将直接决定图书馆社会职能作用发挥和价值深化。

[1] 张鼎新. 论传统图书馆向电子图书馆的转型[J]. 现代情报, 2003, (12): 23-24.

[2] 陈宏娟.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优劣分析和融合构思[J]. 科技资讯, 2009, No.180(3): 261-262.

[3] 于湖滨. 文献电子化与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J]. 图书情报工作, 1998, (12): 1-3.

[4] 武安国. 复合型图书馆是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J]. 改革与开放, 2009, (6): 130.

[5] 彭春林,蒋恩智.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服务中微信的应用[J]. 图书馆杂志, 2015, (3): 71-74.

[6] 陈嘉勇,严潮斌,周婕,等.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研究——以图书馆门户网站改版为视角[J]. 图书馆建设, 2015, (3): 67-70, 76.

[7] 李慧子. 图书馆人机交互服务下的社会网络变革——基于WEB3.0技术[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6): 59-60.

[8] 李雪. 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家图书馆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30): 27-28.

[9] 付佳,闫实,王国军. 增强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中的应用[J]. 图书馆学刊, 2016, (4): 120-123.[10]温日琴. 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6, (8): 61-64.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图书馆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图书馆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去图书馆
浅谈虚拟现实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