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下的“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

2017-06-29 12:00杨雅岚
纺织服装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技术型服装教学内容

杨雅岚,侯 倩

(商丘学院 传媒与艺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基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下的“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

杨雅岚,侯 倩

(商丘学院 传媒与艺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在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教学现状已无法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要求。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

应用技术型高校;服装结构与工艺;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满足产业升级的要求,适应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弱化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缓解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国家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并于2015年出台相关文件,全国600余所高校将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实行学术型人才培养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共同发展。在地方性、应用型发展目标的指引下,进行教学改革以顺利度过转型期是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已逐渐由贴牌加工向自主品牌转变。伴随企业的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能够在品牌运作和产品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意识,能够与时俱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服装专业教育也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产业需求和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服装结构与工艺”是服装设计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审美能力,还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然而,目前我校(商丘学院)该课程的教学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枯燥、缺乏连贯性,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单一,缺少“双师型”教师等问题,无法满足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 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多样化

(1) 教学内容时尚适用化。服装行业具有很强的时尚性和潮流性特征,且伴随服装流行的更替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提高,服装的款式和工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服装产业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高水平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因此“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要紧跟服装产业发展,内容需突出服装流行特征,以满足当前服装行业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不应将教学内容仅局限于知识较为陈旧的教材,应通过多种渠道对服装流行、材料和生产进行调研以更新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具有时尚性和适用性的专业知识。如在袖子的结构设计教学中,在基础袖型结构造型和原理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流行袖型和秀场上的创意袖型结构设计,让学生既了解了服装流行趋势和市场现状,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举一反三。

(2) 教学内容趣味化。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它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具有推动人们求知的作用。以往的“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多以模仿教材内容绘制几款经典款式服装作为教学内容,机械性的模仿使学生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缺少自由发挥的余地,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教学内容的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衬衫综合设计中,在学生掌握了服装结构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可设定为自己或家人设计并制作一款衬衫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使学生在不断修改纸样并制作样衣和成品的过程中了解整个服装设计的流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增强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3) 教学内容模块化。“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内容包含结构设计与工艺实践两大部分,一部分属于理论基础,另一部分属于操作实践,两者联系紧密且连续性较强。在当前的教学中,一般将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实践两部分内容割裂开来,先后独立讲授。教学中往往出现虽然前面已经学习过某类型服装的结构设计,但在后期进行此类服装的工艺实践时,由于课程时间跨度大,学生无法顺利衔接两部分课程内容,最终造成教学脱节的现象,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脱离工艺制作的结构教学是空洞而乏味的,最终没有经过工艺制作验证的结构样版也是华而不实的[1]。工艺实践教学亦是如此,一味地讲究制作而脱离结构设计的工艺教学不仅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也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教学内容模块化是将一门或几门课程中以理论为主的专业知识和以操作为主的技能实践整合为一,并划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一个实践项目。学生在各个实践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避免了学生学习理论时不易理解、实践时又脱离理论的问题。如此既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在整个模块知识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效果。“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可分为女装结构与工艺、男装结构与工艺及童装结构与工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还可以细分为数个子模块。以女装结构与工艺模块为例,其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

图1 女装结构与工艺模块的教学实施

2. 改革教学方法,引入项目化教学法

在“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该方法具有直观、易理解等优点,但存在教学脱离生产需求,学生学习流于形式模仿等弊端,导致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因此案例教学法只适用于课程教学的初期。目前,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教融合、以产促教、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背景下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项目化教学法是以企业项目带动教与学,在真实或虚拟的任务驱动情境下,了解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情境中获得与未来职业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2]。在“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综合实训中,建立校企合作,开展项目化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课题,在教师或企业设计师的指导下,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完成从产品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最终由企业选择并决定学生完成的设计是否投入生产。在项目操作的整个过程中,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发挥了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将教学与市场有效地衔接起来,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地进入工作岗位。

3. 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讲解、示范并演示操作过程是服装专业课程典型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无论是结构制图还是工艺操作示范过程都要求教师做到正确、简洁、熟练。然而,由于受到教室环境、服装设备的制约,教师较难达到示范演示完美无误。尤其当班级人数较多且分组数多的情况下,教师需逐一演示,工作量大且存在少数学生仍无法全方位看清等问题,影响实际教学效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和示范,改变了传统教学人教人的单一模式,并可以使教学更直观、新颖,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并通过多媒体进行示范,将需要讲解的内容拍摄后或利用名师主讲的视频通过多媒体再现,教师先给学生进行完整的示范,然后再对重点难点步骤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形成完美而直观的印象。尤其在工艺制作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更为突出。如在女衬衫领制作的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将女衬衫领制作的工艺流程及要求用图片或视频分步骤演示,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实际操作的情景,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实践,也让教师有大量的时间来辅导。课下学生可下载教师的多媒体演示素材反复观看,以解决教学中的个体差异问题,如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实践效果。

4. 改革考核方式,以实践考核为主

在以往的“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中,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结合平时作业的方法,且以卷面成绩为主,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局限于狭小的考试范围内,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同时,机械地记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操作能力,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革理论考试,以理论为主的基础知识可采用卷面考试的方法,后期则以实践操作考核(称为结课大作业)为主,且根据学生平时作业的成绩、考勤、笔记、课堂发言及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定。考核内容要符合系统、全面、动态和多样的原则,结课大作业以实践成品展示为考核形式,学生在成品展示时需陈述制作过程、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教师根据成品和陈述指出实践成品的优缺点及相关建议,并做出综合评价。整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以拓宽知识面。同时,由于服装的时尚性特点,结课作业实践成品的流行性可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整体而言,当前多数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他们的服装专业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在实际设计和生产经验方面欠缺。要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教师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以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为目标,打破以往高校的高学历门槛,注重技能型师资的引进。结合服装设计专业与市场联系紧密且实践性强的特点,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教师参加在职培训和科研项目,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二是加强与服装企业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参与企业的服装设计、打版及经营运作,积累实践和市场经验;三是以“外请”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比如可以从企业中聘请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优秀技术人员到校做讲座或担任专业实践指导教师,将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之中。

三、 结语

“服装结构与工艺”作为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满足当前企业对技术应用型服装人才的需求,最终实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顺利转型。

[1] 江群慧,陈志强.浅谈模块化教学在服装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98-100.

[2] 徐理勤,顾建民.“服装结构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东纺织经济,2011(9):95-97.

[3] 聂孟嫦.信息技术在服装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11(4):94-96.

(责任编辑:姚时斌)

新书介绍

书名: 《经编工艺与技术》

作者: 吴 昊 定价: 31.00元 书号: 9787566911858

开本: 16开

简介: 该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经编的概念及技术发展,经编针织物的结构及物理机械性能,经编生产工艺流程和经编原料,整经工艺、整经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经编机的常用机型、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工艺技术,成圈、梳栉横移、送经、牵拉卷取等机构的结构、作用及技术,经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变化组织及花色组织的结构特征、形成原理和编织工艺,经编针织物的分析与工艺设计等。

该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针织技术专业课程和纺织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经编工艺、经编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工作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资料来源:东华大学出版社,2017-06-10]

杨雅岚(1988—),女,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及功能性服装。E-mail:yangyalan821@126.com

G642.0

A

2095-3860(2017)03-0252-03

猜你喜欢
技术型服装教学内容
让人心碎的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