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与创新为主线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
——台湾实践大学服装专业特色

2017-06-29 12:00强,刘
纺织服装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服装课程体系设置

徐 强,刘 洋

(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以实践与创新为主线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
——台湾实践大学服装专业特色

徐 强,刘 洋

(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实践与创新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台湾实践大学服装专业以实践与创新为主线,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文章分析台湾实践大学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及特点,提出改进大陆地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台湾实践大学;实践与创新,服装专业;课程体系

实践大学是我国台湾地区的一所私立大学,设有台北和高雄两个校区,开设了民生、设计、管理、商学与资讯、文化与创意5个学院和博雅学部,美国《商业周刊》评价台湾实践大学设计学院是60所世界首选设计学院之一。实践大学的教学与研究均以实用为导向,办学理念讲求根本、崇尚务实,培养具有创造力、实践力的人才。实践大学的服装专业创立较早,具有注重实践与创新的特点,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值得大陆地区服装院校借鉴。

一、 实践大学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特色

1. 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大学的服装专业创立于1961年,该校将实践与创新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服装设计专业技术与能力,通过作品竞赛、展演等发展学生的个人特质与设计创作能力。为适应服装产业人才需求,拓宽学生研究能力和就业空间,实践大学规划设计了经营企划、生产管理、织品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培育全方位专业人才。

2. 教育特色

实践大学服装专业的教育特色在于:(1)提供完整的服装创作设计课程;(2)开设流行工业中专业就业辅导课程;(3)设有衔接产业的教学课程设计;(4)开设专业实习课程;(5)专业课程国际化。这些课程的开设主要培养学生的七项核心能力:(1)服饰商品创新设计能力;(2)服饰商品经营销售能力;(3)适应国内外职场能力;(4)服饰专业技术与精进能力;(5)人文美学涵养;(6)流行资讯科技应用能力;(7)团队合作与沟通解决问题能力。

二、 实践大学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

1. 必修课设置

实践大学服装专业的必修课共有58学分,其中基础课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加强表达能力。大一学生的专业课共26学分,理论课较多,主要学习设计基础理论,为不同设计方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大二、大三为满足服装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喜好,分为服饰设计、服饰经营、织品设计三个专业方向,课程在内容设置时加入一定的学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大四的必修课程为8学分,结合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学习服装设计的理论应用和创作,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践大学服装专业必修课及学期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实践大学服装专业必修课及学期安排

2. 限选课设置

实践大学服装专业的服饰设计、服饰经营、织品设计三个方向的限选课均为16学分,在大二和大三开设。各个模块组合的课程均有实际操作学时设置,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作创新能力,拓展专业知识面,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实践大学服装专业限选课及学期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实践大学服装专业限选课及学期安排

3. 任选课设置

实践大学为适应服装产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将集体教育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并结合学校实行学分制的需要,开设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选修课门数设置较多,多为顺应产业发展、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共有26学分。实践大学服装专业任选课及学期安排如表3所示。

表3 实践大学服装专业任选课及学期安排

(续表)

三、 实践大学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特色

1. 培养实践能力

服装专业培养具有服装设计理论知识,具备适应产业需求的艺术审美能力,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国内外流行信息,培养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具有较高设计水平与较强制作工艺能力的人才。实践大学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既有内容丰富的实践操作课程,也有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

实践大学在“讲求根本、崇尚务实”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课程设置上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专业课学时中均包含有实践学时。为保证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实践大学建设了与课程实践相关联的实习基地[1]。除此之外,该校还鼓励学生和教师建立兴趣小组和社团,将课程实践教育进行延伸,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2. 提高创新能力

服装专业是注重创新的专业,强化创意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实践大学在制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创意教育课程的设置,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设计结合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校开设了多种设计实操类课程,把专业理论教育和实践创新教育有效地融合,强调设计实操课程的操作性与实践性。由表4可知,该校服装专业设计实操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很大,十分重视创意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创新能力。

表4 实践大学服装专业设置的实操课程

四、 改进大陆地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

1.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 改革实践课程。服装专业的实践课程分为课内实践和集中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通过理论知识学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完成相应设计作品,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和掌握程度。集中实践是以实践为主,大部分实践操作由学生独立完成,综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时应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例,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设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是提供学生产业实习的重要场所,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产业实践相互联系,增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学校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建成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的具有设计、培训、生产、社会服务功能的实习基地[2]。

(3) 改革毕业设计模式。为使人才培养适应服装产业的需求,必须创新和改革毕业设计模式,可以采取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对学生从事服装产品设计和服装工程研究起到引导作用。

2.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1) 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建设一批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根据“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实践创新”的原则,按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在专业课程中安排创新学时,合理增加创新课程门数,改革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教育,既可推进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又可建立结合实践掌握理论知识的课程体系[3]。

(2) 实施大学生创新实践。为了系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设计创新能力,可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包括实施导师负责制、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等,给学生创造参与科研和设计实践的机会[4]。这些举措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注重“双师型”师资培养

积极引进和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同时可以与服装企业联合培养教师,建设一支既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又有很强的实操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另外,也可聘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来校授课或指导学生创意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1] 张庆守.台湾实践大学的教育特色及经验探析[J].闽江学院学报,2011(7):125-129.

[2] 陈卓武.台湾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研究[J].江苏高教,2016(2):120-122.

[3] 徐强.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探讨[J].艺术教育,2012(3):151.

[4] 徐强.台湾阿里山邹族服饰艺术特征研究[J].丝绸,2016(12):60-64.

(责任编辑:吴文英)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FJJKHX16-034)

徐 强(1976—),男,吉林双辽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及服饰文化。E-mail:mjux@163.com

G640

A

2095-3860(2017)03-0226-04

猜你喜欢
服装课程体系设置
让人心碎的服装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