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摘 要】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授课 有效教学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07
教学顾名思义是有“教”和“学”组成的,但是重在学,因为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就是让学生学到教的知识,最后学生能有所收获,从而使得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作为个体,每个人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智商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整齐划一,毫无区别的开展统一教学,肯定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为复杂,难度系数较大,每位学生的学情肯定是不一样,那么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做到因地制宜、因生制宜,采取有效对策,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实现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即分层教学。
一、教学目标要分层确定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部分基础较差、成绩较差的中、低层次学生要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对基础扎实、成绩较好的高层次学生,要允许他们超过学习目标的要求、超进度学习。各层次的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二、教学过程要分层施教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最好层面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低层面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中等层次的学生,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
三、课堂练习要分层展开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測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鼓励学生个体的发展。对低、中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低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基础巩固性练习,鼓励选做书中章节习题;中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基础巩固性练习和书中章节习题,选做拓展延伸性练习;高层学生另外增加综合运用性练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配置练习,有利于低层学生巩固基础、中层学生略有提高、高层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四、课外辅导要分层进行
初中数学的课外辅导要侧重于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地说,对较低层次学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层次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高层次学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五、考核评价要分层推进
考核测试是检查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其结果又是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考核和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成绩考核也要进行分层。分别命题,异卷同考时,试卷的分层与学生分层对应,命题时必须把握好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法也应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分层考核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努力,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趋于接近,使各层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教学的兴趣。
六、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体会
1.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多让A层和B层学生探究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级力,而对C层和D层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加强个别辅导。
2.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布置课后作业切勿一刀切,否则会使D层学生吃不消,导致抄袭作业,而A层学生又吃不饱,为此布置课后作业同样要分层次,作业量与难易程度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在批改时,对C、D层的学生作业要格外改得仔细些,或进行面批,对A、B层学生可个别向他们推荐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同他们探讨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
3.检测对于师生双方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检测内容着重在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水平拟定出不同层次的试题,也可以采用同一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附加题形式等,总之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相一致,以考核教学目标的落实。对检测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并注意信息反馈的层次性,除了由教师讲评分析外,还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找出错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等方面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的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转化潜能生、培养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各类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