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反排木鼓舞:舞出苗族之魂

2017-06-29 04:28■赵琳/文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木鼓鼓点苗寨

■赵 琳/文

台江反排木鼓舞:舞出苗族之魂

■赵 琳/文

苗族人民善于歌舞,他们喜欢以舞蹈的形式表达心情起伏,彰显生命活力。木鼓舞、铜鼓舞、芦笙舞……多才多艺的苗族人民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舞蹈文化,而其中,木鼓舞因其强烈的舞台表现力和丰富的历史意蕴而被视为苗族舞蹈的精华及苗族人民必备的技能。如今,台江反排木鼓舞,不仅成为了苗族人民的身份象征,更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保护。反排木鼓舞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一直延续至今的祭祀传统,离不开那衣着华丽勤奋练习的表演人员,自然也离不开孕育它的深厚土地——反排苗寨。

一、孕育环境与历史传说

反排苗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原生态的地质环境成为木鼓舞的孕育土壤。反排苗寨地处台江县城东南面,距离县城26公里。苗寨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坡度多为70度,最高海拔1050米,最低海拔810米,年平均气温13.7-15℃,无霜期247-272天,年均降水量1300-1440毫米。整个苗寨位于两山夹溪的山洼间,具有苗家特色的吊脚楼建筑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地掩映在山林翠竹之间,各家各户种植稻作,层层梯田绕其苗寨依着山势,从山脚直至山顶。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空气清新。

反排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来讲述木鼓的起源。相传很久,有一对夫妻为了躲避战乱,领着3个儿子从远方逃到如今的反排一带开垦种植。大儿子上山劳动时,每每听到啄木鸟啄树时发出悦耳动人的声音,便很想做一个能发出同样声音的鼓,他曾用羊皮、树皮、蛇皮、山羊皮尝试,蒙过一个又一个鼓,可都发不出他所喜欢的那种声音。后来他无意中发现用木棒敲打枫木皮,那声音与啄木鸟啄木时的声音非常相似。于是他就用枫木皮盖住岩石上的空洞,再拿木棒敲打,终于发出了自己一直苦苦追寻的声音。然而有洞的岩石体积又大又不便于搬运,他便用一节空心枝代替了之前的岩石,在两头蒙上枫木皮,这便是苗族传说中的第一个木鼓的由来。从此,他们敲击此鼓,让众乡亲围着木鼓跳舞吹笙,祭祀始祖蝴蝶妈妈。随着时间流逝,老父的三个儿子也都已经长大成人,各自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临别前,他们的父亲要求他们许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木鼓舞就是三兄弟相认相助的标志,并且一再强调,无论未来生活多么艰难险阻,7年之后一定要回到制造第一个木鼓的反排山下相会。转眼7年过去了,三兄弟都已成家立业,生活也都很富足安康。他们带着妻室儿女,衣着盛装,带着自制的木鼓,翻山越岭来到旧地欢聚,在那阵阵鼓点声中,那欢歌笑语中,互诉离愁。自此以后,每7年一次的“吃牯藏”(即祭祖节),反排村的村民们跳木鼓舞的习俗就这样传下来了,世代相袭。

反排木鼓舞也正是在这一片土壤上悄然孕育而生了。反排木鼓舞最早起源于苗族祭祖的传统,与祭祖节相伴相生。“反排木鼓舞”是汉语对这一传统苗族舞蹈形式的称呼,苗族将其称为“方白牛浆”或“著牛方白”。“方白”是苗语反排苗寨的意思,“牛”意为木鼓,“浆”是鼓社、一个盟的意思。因此,“牛浆”的意思便是鼓社祭祖时所用的木鼓;“著”的意思是跳,“著牛白”则是跳反排木鼓舞。因为“鼓”与“古”为谐音,苗族人认为正常老死的人灵魂应入鼓归宗,即作古人的传统,所以苗家人视鼓为祖。

台江反排苗寨祭祖节,则是祭祀祖先、维系氏族的重大节日,每7年举办一次,其他地区则是13年一次。每次连续4年,且在4年中的第4年,也就是木鼓将放置到山洞的最后几天,苗家人认为鼓(祖)将要离他们而去,所以怀揣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他们纷纷来到鼓主家屋内正堂前围着木鼓数圈,随着鼓点的节奏欢乐舞动,拜访完鼓主家之后他们又将木鼓移至其他寨的副鼓主和下届鼓主家,如此连续几天之后,最后才将鼓送入祖的安息之地——山洞中,而跳木鼓舞的活动也就随之停止了。若要等到下一次跳木鼓舞,则需在7年后的下届祭祖节上,其余时候则均不得敲响木鼓和跳木鼓舞。

从反排木鼓舞的起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反排木鼓舞背后蕴藏着深厚的社会历史价值。在过去,苗族的主要社会组织由鼓社、榔规和理老共同构成。鼓社负责执法,榔规负责立法,理老负责司法调解。作为苗族历史社会最重要的组织之一的鼓社的主要活动便是祭祖节。苗族人民通过祭祖节以独特的礼仪方式来回忆早已逝去的人类历史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祭祖节演绎出苗族社会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婚姻、礼俗等在内的全景图。而源于祭祖节的反排木鼓舞与祭祖节和鼓社组织相伴相生,紧密相连。因此,反排木鼓舞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最显著的文化形态纽带,透过它,可以折射出苗族过去的社会组织、文化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宗教礼仪等民族心理素质的历史轨迹,了解苗族社会的古史今说。

二、激昂鼓点与丰富舞步

反排木鼓舞的鼓点很多,击鼓的音律也各不相同,舞姿亦各有差异。其中常用的鼓点有五种,分别为:“略歌陶”“歌陶大”“略渣厦”“渣厦露”“嘎带福”(均为苗语音译)。与鼓点对应的反排木鼓舞也有五个章节,即“略高斗”“略高斗大”“略虾地福”“略渣厦”“略渣厦耨”。

“略歌陶”汉译为《斑鸠舞》,鼓点为:DXX XXO XOOO|DXX XXO XOOO|DXX XXO XOOO|DXX XXO XOOO|DX OO XO XO|DX OO XO XO|XX OX OO XO|DX OX OO XO| XD OD DO XO|DD OX XO XO|DX OO OO OO|XX OO OO OO|XX DX DO XO|XX DX OO XO|

对应此节的舞步是“略高斗”,译为“高斗舞”,舞步形式为左右各跳一步,第四步转一转身,这一节舞步是木鼓舞的前奏,表现的是先祖们由东方迁徙来时跋山涉水、昼夜兼程的艰难情况。

“歌陶大”汉译为《斑鸠长舞》,鼓点为:XX OX OX OX|XX OX XX OD|DD OX XD OX|XO XX XO DX|DO XX XO XD|DO XX XO XX| OO XO XO XX|OO XO XO XX|OO XO XOXX|XO DD DO XX|DO DD XO XX|XO DX DO XX|DO DX DO XX|XO DD DX DO|OX OX OX OX|OX OX OX OX|OX OX OO O|

此节对应的舞步为“略高斗大”,译为“高斗大舞”,舞步形式为每三步转一转身。“高斗大舞”是“高斗舞的延长”之意。表演此舞的舞蹈者每个手擎一把砍牛刀,随着舞蹈动作不停地晃动。此舞表现的是祖先迁徙定居后砍伐山林、开田开土的情况。

“嘎带福”汉译为《黎与方舞》,鼓点为:DX DO XO XO|DX DO XO XO|DX DX DO XD| OX DX XO DD|OX DX XO XD|XO OD XX OX|DX DX XO XO|DD DX XO XO|X DX DO XO|

此节对应的舞步是“略虾地福”,译为“虾地福舞”,意即“虾”“黎”和“方”两个苗族部落支系相率同行西迁到黔东南定居。舞步形式欢快跳跃,表现为左右各翻身跳四步。这一节舞步表现的是远方兄弟、亲朋好友的欢聚跳舞。

“略渣厦”,汉译为《扎夏舞》,鼓点:XX XO XO XO|XX DO XO XO|DX DO DO XO|DX OO XO XO|DX OO XO XO |XX DX DO OO|

此节对应的舞步是“略渣厦”,汉译为“渣厦舞”,舞步形式为每跳四步至五步转身,表示五支祖相依,跋山涉水来找好生活。五支祖迁徙到此定居时,重振鼓社、举鼓主,对民族始祖蝴蝶妈妈、父系始祖姜央和鼓社创业艰辛的历代祖先的怀念祭祀场景。场面宏大热烈,俨如出征。

“渣厦露”汉译为《扎夏露》,鼓点:DX DO DX DO|DX OO DX DO|DX OO DX DO|DX OO DX XD|XO OO DX DO|DO OO XX DX|DO OO XX DX|DX OO DX DO|DX OO DX DX|DO OO XX DX|DO OO XX DX|DO OO DD DX|

此节对应的舞步是“扎厦耨”,舞步形式是左右各跳三步,上前一步向后转身还原。表示怀念祖先踩虫、打猎生活的场景。

短短五章节的反排木鼓舞,却如同一部史书巨作般厚重。从开始的迁徙定居、开垦创业,到最后的祭祖怀念,苗族人民用歌舞的形式将那一幕幕场景重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在鼓点声中回溯历史、感受当时。而在其中也表现出苗家人丰富的情感:有迁徙之初的徘徊无助,有创业艰难的辛酸苦楚,有成家立业的喜极而泣,有追忆先辈的缅怀情深,有憧憬未来的期许向往……反排木鼓舞描绘的不仅仅是一部舞曲,它更像一位掌管时间的巨人,记录下了那漫长的苗家岁月,记录下了那一个个历史瞬间。

三、演艺成就与革新传承

反排木鼓舞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一经表演便能牢牢锁住人们的视线。自从1986年9月在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反排木鼓舞一展风采后,其就被誉为“东方迪斯科”,声名远扬中外。1988年,在贵州省文化厅的组织下,反排村的男女青年随同贵州省少数民族歌舞演员,先后到北京、西安、深圳、广州等地演出。每到一地都深受欢迎,场场满座,声誉大增。1989年7月,该村两名青年又被邀请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经文化部、省政府批准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团”赴美国华盛顿参加美、中、苏、日、德等国艺术节,与西方迪斯科同台媲美。1990年10月,反排木鼓舞应邀到中南海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国庆,反排木鼓舞代表苗族进中南海献艺,邀来中央领导同志并肩起舞,留下了难忘的珍贵镜头。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反排木鼓舞队就曾飘洋过海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法国、西班牙等国和香港、澳门地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如今,反排木鼓舞已不再局限于那小小的圆形鼓场,已不再淹没于深林大山之中,木鼓舞的表演成员们四处奔波在各国各地的土壤大地上,将这一展现苗家风采的反排木鼓舞展现给世界人民。

与传统的民间文化传承方式有很大差异,传统的反排木鼓舞有独特的传承方式:第一,由于反排木鼓舞是祭祖节的祭祖活动之一,一旦祭祖节结束,祖宗鼓便要被运入洞中安息,人们便不能再敲鼓和跳舞,怕是会让声响惊动祖宗,使得祖宗不再保护氏族全体成员的安宁,所以7年一届的祭祖节才是人们能接触、学习木鼓舞的机会,而不能依靠长年口传身教的练习。第二,由于礼仪的限制,在接触过程中,学习者只能通过集体参与的形式,用心去记住那些舞蹈的动作和鼓点,通过观察模仿的方式自学。

这种具有宗教色彩的传承方式沿袭了一代又一代,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反排木鼓舞作为民间体育舞蹈的代表,反排苗寨派出两个木鼓舞队员首次出寨门进京参加全国首届农民体育运动会,之后的传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传承方式不再受任何宗教礼仪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人、任何场合,反排木鼓舞的鼓点和舞蹈都可以口传身教,都可以到全国各地面对任何观众进行演出。除此之外,为了保护这项珍贵的传统活动,不让它因为时代的冲刷而流失,如今反排村传承木鼓舞的鼓师和舞手们已担负起了培养接班人的重任,他们选拔了一批天性灵巧的孩子办起了培训班,随着培训班轰轰烈烈的兴办,这项原本局限于祭祖的活动也越来越规范化、民俗化。

反排木鼓舞取得的非凡成就与其传承方式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原始的传承方式,神秘闭塞,充满了不易接触的宗教气息,学习者需要时隔7年才能有第二次的学习机会,却只能依靠眼、耳、身、心的切身观察和用心感悟,牢记那一个个动作、那一声声韵律。这样的传承方式,无疑保留了苗家人民通过跳反排木鼓舞来祭祖的神圣性,将这一仪式的庄严肃穆的气息完整地传承了下来。然而,传统的传承方式却难以保证这项技艺能够被较为完整地传授下来,最后会像很多传统工艺、传统民俗那样因缺少接班人而面临人丧技失的尴尬境地。

反排木鼓舞的成就,离不开那引人入胜的音乐舞蹈的形式,离不开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苗族人民学习、继承这项传统的苗家技艺。因此,与其说反排木鼓舞作为联系苗族人民的情感纽带,是苗族人民的精神象征,它的出现、演变、传承,造就了如今的苗家子弟,不如说那自古便有的苗族之魂从未离去,它一直寄存在各家各户的苗家子弟身上,传承至今。正是这种追思忆祖、善于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用于展现自我的苗族精神,造就了反排木鼓舞的演艺辉煌。

注:本文节选自浙江大学首届“策论中国”活动参赛作品《贵州台江县苗族文化调研》报告,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何善蒙教授指导

猜你喜欢
木鼓鼓点苗寨
白马扬鞭歌声起 足踏鼓点震人心
苗寨晨曲 袁峰 中国画 178cm×145cm 2020年
佤族狂野奔放的木鼓节
民族电影《阿佤山》与佤族拉木鼓文化传播研究
西江苗寨
苗寨小记
千户苗寨的早市
南昌“强攻产业 决战工业”鼓点急
佤族木鼓舞溯源
秋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