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龙
摘 要:一节好的科学课,可以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这些欲望就是小学科学的重要任务——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种子的播撒能够使科学课堂体现出科学味。本文从目标定位、问题设计、活动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研究如何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处处体现科学味。
关键词:科学味;目标;核心问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6B-0113-03
《总结我们的天气现象》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对天气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记录,因此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用记录的数据来发现变化的信息。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这类总结分析的课体现出科学味,而不是变成枯燥的数学统计课呢?
一、 目标定位体现科学味
准备任何一节科学课,它的目标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目标有了明确的认识,才能围绕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如果目标定位不清或者目标出现偏差,那么课堂也将成为一种形式,从而失去灵魂,而这个灵魂就是科学味的体现。
我们先来看看一位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
(一)科学概念:
1.进一步了解天气是不断变化的。
2.分析和整理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
2.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就科学概念这一目标来说:“进一步”这样的描述是最常见的,而这样的描述是非常模糊、无法评价的,对于无法评价的目标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第二层目标体现了其科学味,但是要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仅仅通过一个月的数据是无法得出的,因此这样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中两个目标的第一层目标相对比较简单,应该是本单元中每节课都存在的目标,因此在本节课中出现就没有太大的价值。第二层目标很有科学味,对于这些记录的信息,的确可以对天气变化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而且是这节课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本節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围绕着记录数据进行分析,来研究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而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也是重要的科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定位就有些笼统且缺乏价值,这个目标是本单元的总目标,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从数据变化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录。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来分析为什么气温的变化会和云量、风向、降雨等因素存在某种联系;
2.根据这些推论,能判断出明天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趋势(老师提供一些数据);
3.感受、统计、分析、思考我们周围的天气现象,想想这些现象为你的生活带去了哪些影响,我们可以做哪些准备。
这样安排教学目标,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节课中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且能明确孩子们将要达到的水平,使得孩子们在这节课中不再孤立地看待天气信息,而是养成普遍联系的唯物主义思想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来说,甚至种下了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种子。
二、问题设计突出科学味
科学课的核心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所以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核心问题的设计,并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一定的修正和改变。
继续看这位老师的核心问题设计:
看着这满满一张纸的记录,你能找到奉化这一个月天气的特点吗?
似乎有点难,确实,我数了一下,这张表上的数据有216个。要从这么多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找到规律,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怎么办呢?
我给大家提个建议,或许我们可以分类研究,就是把这216个数据,按照它属于天气的哪个方面,分类研究。
好,那我们来看一下,这216个数据,分别属于天气的哪个方面?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这位老师啰啰嗦嗦地问了那么多问题,核心问题无非是“你能找到奉化这一个月天气的特点吗”。而这样的问题对于老师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老师的目标是为了引入下一个核心问题:“你打算研究“降水量、气温、云量、风、PM2.5”中的哪个? 打算如何研究?在研究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这位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将所有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将这节科学课变成了一节数学统计课,而这些统计任务其实在本单元的前几个课时就已经完成了,那么这样的设计就没有任何科学味可言,接下来的课堂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科学味了,因为老师在设计的时候已经将这节课定位在数据的统计和分类上了。
在教材的编排上,第一个环节是“统计气温数据”,第二三四环节是“分析雨量的变化”“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分析降水量的变化”。可以说,如果是统计,那仅仅是第一环节上的落实就已经够了,而后面的环节应该重在分析和变化上。可以这样说,气温的变化会引起后面三个环节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变化,因此可以用后面的数据变化来回应气温的变化,因为气温的变化是最容易被我们所感知的。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核心问题:
1.仔细观察这个月我们的气温变化图,你发现了什么?
2.几号的气温变化最快,看看前一天发生了什么?(出示这一天云量、风向、风速、降雨量的变化数据)
3.是否每次降温(升温),云量、风向、风速、降雨量都随着变化呢?
4.你可以根据今天老师提供的天气数据来判断明天天气的变化吗?
5.这些天气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endprint
如此设计核心问题,切口小,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操作。教师也可以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给出准确的评价。同时这些问题之间存在递进的关性,一环扣一环。由第一个问题自然能引发出孩子的思考并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探究。“为什么会这样”正是孩子心中的科学种子,也是最能体现出科学味的一种语言,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从思考为什么开始的。孩子也是如此,一个为什么的答案会引入下一个甚至多个为什么,這样的科学课堂才是有科学味的科学课、有灵魂的科学课。
三、活动流程贯穿科学味
核心问题的确定由目标而定,而教学活动的安排自然由核心问题来引领。核心问题科学味的体现直接影响到探究活动的科学性,因为我们的探究活动就是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的。前面已经提到在核心问题的设计中,这位老师已经偏离了教学目标,将科学课变成了一节数学统计课,所以这节课的活动流程自然也失去了科学课的特征。
我们继续来看这位教师的活动流程设计:
1.统计云量的小组:
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其他小组的补充。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其他小组的补充。
3.统计降水量的小组:出现了哪些类型的降水?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4.气温组:先请学生介绍他们的研究发现。
这样的汇报交流,仅仅停留在了数学统计数字的再现而已,每个小组的活动是独立的。他们的思考也仅仅是他们小组的数据,而且根本不用分析,孩子也分析不出什么科学味的成果。如果一个小组在讲台上汇报,也不会引起其他同学的质疑、反馈, (下转126页)(上接114页)那样的汇报在科学课堂上是没有太大价值的。教学活动没有联系、活动成果汇报没有交流,这样的探究活动就变成了鸡肋。
如果我们如此安排探究活动:
1.这个月的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一天温度变化特别大?
2.变化特别大的前后几天,天气的其他数据是否有变化?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你的发现。
3.根据你的发现来观察云量、风向、风速、降雨量的变化是否一定引起了温度的变化?用数据来证明你的发现。
4.这些天气的变化给了你哪些信息,你可以为这些变化做些什么?
这样的活动流程之间没有明显的痕迹,我们的探究就是追寻着为什么开始展开的。核心问题设计好以后,探究活动就自然展开了。孩子们跟随着几个为什么一步一步开始探究。并用下一个探究成果来印证上一个探究假设。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探究展开——得出结论,这一完整的科学课过程就自然展开,那样的课堂就不再是为了统计而统计的数学课堂,而是充满了科学味的、有趣的、充满激情又满含问题的科学课堂,才是真正有科学味的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陈丽君.浅谈轻雾、霾、烟幕、浮尘、扬沙的记载[J].浙江气象,2004,(2).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