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习惯

2017-06-27 12:37张相国
神州·上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锻炼思考小学数学

张相国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意识、锻炼学生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的重点工作。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学习的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锻炼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需要从小养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从小抓起,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而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并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对数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要想方法来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良好环境,让学生勤于思考

小学生处于好玩好动的年龄,老师如果没有为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了。因此,老师应当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学《比的化简》这部分知识时,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个讲台的高为100cm,长为50cm,宽为45cm,那么你们谁能告诉我这个讲台的长宽高比是多少呢?”这时,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学生说:“它们的比是100∶50∶45”,其他学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时老师不要急于肯定或者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跟学生说:“这样的话,数字看起来有点繁杂,谁能简化一下这个结果呢?”学生便陷入了沉思,还有学生开始拿笔出来算,最后有学生说出“它们的最简比是20:10:9”,老师便可以让学生起来讲解一下为什么是这个答案。通过这种有效提问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思考环境,老师不再是直接和学生讲述答案、解释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究,通过自我的学习和探究来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快乐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创设故事情境,能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故事所创设的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用了“八戒吃饼”的故事,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八戒师徒路过女儿国,国王给了他们师徒四人一块饼。唐僧说:“咱们把这块饼平均分成四块,每人一块吧。”猪八戒听见了,急忙说:“一块太少了,师傅,我吃得多,就多分给我一块吧。”唐僧看了看这贪吃的徒弟,不知道怎么办好。孙悟空说:“师傅,那就把这块饼平均分成八块,给他二块吧。”唐僧笑了笑说:“你这个猴子,真狡猾。”故事讲完了,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紧接着,我提出了问题:八戒到底有没有多吃到饼?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多吃了,有的说没有。我就乘机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各组都开始忙起来,有的组用画图的方法证了明猪八戒没有多吃到饼,有的组是用折纸的方法来验证的,有的组是用算一算的方法证明的。1/4=1÷4,1和4都同时扩大2倍,变成2÷8,商不变。2÷8写成分数形式是2/8。最后得出结论:1/4=2/8,八戒没有多吃到饼。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精心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可以激起学生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解为中心,把每个知识点讲得非常详细透彻,可以说是一口一口地咀嚼后喂给学生,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会造成严重的依赖性,不知思考,不会思考。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心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思考。

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就会让学生陷入被动而机械的接受之中,失去了思考的权利。为此我们可以精心设问,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1.数一数长方形与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2.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各条边的长度、各个角的度数。3.比一比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每条边与每个角,发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既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又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展开主动思考。各小组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思考、认真记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决,进而得出结论。

四、引导质疑,让学生学会思考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为核心的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提问,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问,摆脱教材的束缚、思维的禁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本质地展开思考,展开富有创造性的认知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思考。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学生通过用尺子測量长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结论。我看到许多学生似乎有话说,此时我并没有无视学生异样的眼光,而是微笑着鼓励学生有什么不同看法表达出来,将教学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言。此时,就有学生提出不用尺子量同样可以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如,图形对折或者直接对各边进行比较等等。在这样自由而愉悦的教学之中,学生并没有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能够真正地体现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思考,实现了对知识与经验的重新加工与整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思考与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结语: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波.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8).

[2]熊同利.转换思考方式——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201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锻炼思考小学数学
不要轻易剥夺孩子们成长的权利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