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提高学生文本质疑有效性初探

2017-06-27 17:39王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质疑文本

王芳

[摘 要]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的内驱力;传授方法,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质疑的有效性;关注生成,精益求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文本;质疑;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04-01

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质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读书的人”。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尊重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有疑而问。

一、营造氛围,宽松愉悦,激发学生质疑的内驱力

学生是活生生的情感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但被长期形成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所束缚。于是多数学生便成了课堂上的忠实听众,回答问题都很胆小拘谨,更不用说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因此,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尊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敢于同教师对话,乐于同教师对话。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时,才会把自己解放出来,激发质疑的内驱力。

二、传授方法,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质疑的有效性

1.抓标题。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如《伟大的悲剧》,可以围绕标题进行质疑: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悲”在哪里?为什么说悲剧是伟大的?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深入学习文本的关键。

2.抓矛盾。文本解读的实质是揭“密”、解“密”,其重心就是解读文本的意蕴。教学中要让文本解读有效并深入,重要法门是抓住其中的矛盾处。《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问:句中的“大约”与“的确”矛盾吗,为什么?学生通过研读,可以知道:“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他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而且还被打断了腿,肯定会死;而说他大约死了,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所以,它们并不矛盾,还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3.抓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写文章也是如此。引导学生抓住结尾处的关键语句进行质疑,就可能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泰格特《窗》的结尾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戛然而止,这位病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以后会怎么样呢?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不难得出结论:①结尾出人意料,奇峰突起,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耐人寻味;②使描述者(靠窗的病人)“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和描述本领得到强化,加深了读者的印象;③使善恶美丑的对比鲜明突出,赫然展示了作者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思想倾向。

4.善联想、比较。联想拓展思维,比较方见真知。《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如果记得‘水户,那是因为明的遗民朱舜水的忠君爱国思想和高尚贞洁的人格曾一度感化了鲁迅,那么离开日本很久了,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还记忆犹新呢?你知道唐人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寄托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鲁迅当时身处异地的思乡之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他的浓浓爱国之情。

三、关注生成,精益求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质疑是教法,更是学法。教师若能抓住学生质疑后的生成,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效质疑,就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主旨,其实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标题的深入质疑得以解决。初读文本,引导学生对标题中的“瀑布”二字进行质疑:为什么把“紫藤萝”说成“瀑布”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紫藤萝的美丽和繁密。这时候,教师就得关注学生质疑后的生成,并继续引导学生往深处进行质疑。如“瀑布”有怎样的特点呢?流动。作者正是看到花儿由衰到盛的流动过程,引发了生命的感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与政治思想的影响,花儿凋零甚至被毁灭;但是,一旦有了合適的时机,花儿又盛开得美如瀑布。这样,面对现实中的“生死谜,手足情”,作者才能如此达观: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努力面对新生活,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教师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关注质疑后的生成,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对促进学生的有效质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文本质疑有效性的方法当然不止以上这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的质疑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思考,质疑才最有效。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质疑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