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超分析

2017-06-26 07:12胡德朋沈柏兰
黑龙江医药 2017年8期
关键词:浸润性象限肿块

胡德朋,沈柏兰

(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功能科超声室,江苏 金湖 211600)

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其中浸润性癌占60%~80%,而其中40%~70%是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在其筛查诊断方面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性分析了55例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资料及声像特征,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01—2016-03见在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进行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诊断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5例,均为女性,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52.8±10.2)岁,右侧23例,左侧32例。

1.2 仪器

使用Siemens Premier、GE Voluson E8及LOGIQ E9机型,线阵探头频率5~12 MHz,选择乳腺检查条件。

1.3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位,双臂上举,先行二维检查,以乳头为中心旋转放射状扫查,发现肿块后进行多切面观察声像表现,然后行彩色多普勒或能量多普勒显像,并对显示血流信号的区域进行多普勒频谱测量得出各项参数,最后行弹性成像检查。

2 结果

55例患者中,40~49岁24例,50~59岁18例,60~69岁9例,70~79岁2例,40岁以下及80岁以上各1例;右侧23例,左侧32例,均为单发;部位以外上象限最多,有27例,内上象限12例,外下象限8例,内下象限7例,乳中央区仅1例;大小不一,最小仅5.0 mm,最大者达98.2 mm,以10.0~29.9mm两个区间最多见,达38例,见表1。15.0 mm以下者大多因体检或乳腺增生行常规检查发现。超声表现:二维超声示大多肿块形态不规则或有分叶(图1-图2),较小者可为类圆形或椭圆形;23例纵横比大于1;边缘不光整,呈锯齿样、毛刺样或蟹足样等改变者37例(图1);后方回声衰减甚至类似声影15例(图1);微小钙化或细砂粒样钙化17例(图1-图2);液化均呈不规则形,有8例。彩色多普勒或能量多普勒显像示无血流型9例,少血流型36例,丰富血流型10例,40例测血管分支RI(阻力指数)大于0.70(图3)。25例行弹性成像检查(2013年1月以前仪器条件所限,未行弹性成像检查),运用罗葆明改良5分法[1],其中18例评分≥4分(图4)。36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可疑恶性表现:呈类圆形,大小不一,L/T(长短径比)<2,境界清楚,部分淋巴门消失(图5),最大径范围8.3~29.6 mm,血流较丰富。见表2及图1~图5。

表1 55例浸润性导管癌大小情况

表2 55例浸润性导管癌典型声像分布情况

图1 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蟹足样,内见一点状钙化,后方衰减

图2 肿块形态不规则,界限模糊,内见砂粒样钙化

图3 肿块内血流较丰富,RI约0.85

图4 弹性成像:肿块质硬(蓝色区域),中心区E值达5.9

图5 腋窝多发淋巴结肿大:部分L/T<2,淋巴门消失

3 讨论

乳腺癌病理分型很多,最常见的是浸润性导管癌,病理上主要表现为癌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浸入间质。超声作为常规手段对浸润性导管癌有较特征性的表现,能够准确观察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且具有安全无创的特点[2]。本文对55例本院手术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临床资料、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超声对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诊断水平。

中国乳腺癌高发人群为40~70岁年龄组[3],本组病例中浸润性导管癌年龄分布与整个乳腺癌类似,以40~49岁最多,其次50~59岁,再次60~69岁,三者合计占总数的92.7%。病变部位以外上象限最多,占45.5%,与文献报道[2,4]基本一致。浸润性导管癌特征性表现如下:(1)肿块形态:大多不规则,纵横比可大于1,当然1 cm左右的较小者可能边界清楚,类似良性病变,本组中有8例BI-RADS分级2~3级,因患者要求穿刺或手术而诊断。(2)肿块边缘:多呈毛刺样或蟹足样改变,向周围放射,本组中37例可见此表现,病理是肿瘤成排、成列浸润至周边正常腺体或脂肪组织,两者呈相间分布,周边还常见纤维、血管、淋巴呈条索状分布[4]。(3)微钙化:可单发,更多是呈簇状或散在性,一般小于1 mm,后方不伴声影,特异性高,目前多认为微钙化是病灶区局部营养不良坏死、细胞溶解而致的小而散在的钙盐沉积[5],病理上认为乳腺癌恶性程度越高,其坏死越明显[6]。(4)后方回声衰减:主要是因为癌组织内胶原纤维含量高,对声能吸收增多,导致后方声能减少,部分肿瘤大或伴多发钙化甚至形成声影。(5)血流情况:乳腺癌血流情况随病理成分不同可能多少不一,甚至无法检出。浸润性导管癌大多有丰富的新生血管并伴结构异常,如滋养血管粗大、扭曲、中断及动静脉瘘等[7],而较少血流可能与微血管细且血流缓慢等有关。(6)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中应用报道颇多,其原理主要是根据肿块组织成分判断组织的硬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乳腺癌硬度大于良性肿瘤[8],由此初步鉴别良恶性。本组报告25例弹性检查中,18例评分≥4分,占72%,敏感性较高。(7)腋窝或乳腺周围区域淋巴结情况:类似恶性特征的淋巴结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1)乳腺其他恶性病变:声像图较类似,但部分病理类型也各有特点。髓样癌一般较大,质软,纵横比多小于1,界限清晰,本组中2例较大者因怀疑髓样癌,结果病理提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主要特点是肿块回声位于扩张的导管内,一般境界清楚;炎性乳癌,有类似乳腺炎表现等。(2)乳腺交界性肿瘤:如叶状肿瘤,往往较大,生长缓慢,后方无衰减,境界清楚,纵横比多小于1。(3)良性病变:如纤维腺瘤、炎性肿块,一般缺少乳腺癌的恶性特征,本组中8例初步诊断为良性病变者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主要原因是病灶小,均在1 cm左右,形态及边缘规整,因此对于高危年龄组外上象限的小病灶,结合弹性成像可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9],此外还必须短期复查甚至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检查乳腺的手段很多,如超声、钼靶X线,磁共振,病理穿刺活检等,其中前两者是乳腺癌诊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10],尤其对2 cm及以下的小病灶,两者联合能弥补一些彼此的不足,从而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11],再配合超声引导下肿块或淋巴结穿刺活检,更有助于本病或乳腺其他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

[1] 罗葆明,欧冰,智慧,等.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12(5):396-398.

[2] 马婷,梁栋.超声影像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2):160-163.

[3] 张敏璐,黄哲宙,郑莹.中国2008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及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0):1049-1051.

[4] 李英华,杨丽春.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的联系[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4):447-450.

[5] FONDRINIER E,LORIMIER G,GUERIN-BOBLET V.Breast microcalcifications: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radiologic and clinical factors fo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02,26(3):290-296.

[6] 李银珍,黄道中,张青萍,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初探[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6):449-451.

[7] 谷涛,傅庆诏,马喆,等.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显像在诊断乳腺肿瘤及预测肿瘤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8):584-587.

[8] 陈圆圆,李智贤,魏晏平,等.超声弹性成像对小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6):504-506.

[9] 倪梁红,张新书,彭梅,等.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8):555-557.

[10] 贺延莉,靳二虎.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4): 235-239.

[11] 刘倩,李泉水,方凡,等.高频彩超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7):604-607.

猜你喜欢
浸润性象限肿块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浸润性肺结核临床治疗转归与MSCT特征变化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