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栓塞比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及后期动脉瘤再复发的意义*

2017-06-26 06:59王雪涛李云辉段传志林泽森伍伟超
黑龙江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复发率

王雪涛,李云辉,段传志,林泽森,伍伟超

(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中山 528400 )

颅内动脉瘤是存在于颅内动脉管壁薄弱处的异常突起,是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1]。大多数动脉瘤患者在动脉瘤破裂之前无症状,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轻微的头痛症状,一旦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患者病情变化快、症状出现重,再出血率与病死几率显著上升[2-3]。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临床常采取血管内栓塞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临床研究证明,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时间短、创伤小且复发率低。但是大宗病例研究发现即使影像学上的致密栓塞,其平均体积栓基比(VER)平均值仅为(24±8)%[4]。国内外学者通过对VER的计算,预测患者康复和复发情况[5-6]。本次研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运用计算VER方法对患者早期的康复情况及术后复发比率进行研究,探究是否需要在影像学上致密栓塞后仍需结合VER值进一步填塞,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1—2016-12间在我院接收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随机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8.6)岁,18例有高血压病史,16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23例有高血压病史,19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显示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术前准备完毕后,对患者进行全麻并对其进行股动脉穿刺,以及行脑血管造影寻找病发位置,找到后对动脉瘤的形状、大小进行测量,在roadmap下选择合适工作角度,根据动脉瘤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技巧及选择合适大小弹簧圈对其进行栓塞。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的体积栓塞比进行记录并计算,计算公式为:(1)球柱体动脉瘤:V=4/3×π×a/2×b/2×c/2,V为动脉瘤体积,a、b、c为动脉瘤垂直方向最大径;(2)圆柱体动脉瘤以及采用栓塞材料为电解性可脱弹簧圈:V=r2×π×L,V为动脉瘤体积,r为圆柱体半径,L为圆柱体高度。栓塞到弹簧圈体积与动脉瘤体积之比即为VER数值,研究组根据VER值确定致密栓塞后是否需进一步栓塞。两组手术完成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进行常规降颅压治疗,同时防止血管痉挛情况发生,并根据需要行腰大池引流术,释放血性脑脊液。两组患者于治疗后2~3年内,对出院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观察,频率为每半年一次,观察患者复发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主要指标有意识障碍恢复程度、颅内高压缓解程度、神经功能障碍缓解程度、出血吸收程度、脑积水缓解程度等。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记录并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分析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患者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症状、神经功能障碍、脑积水缓解程度等症状缓解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分析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动脉瘤二次破裂、脑缺血、血管痉挛以及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复发例数2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复发例数8例,复发率为26.67%,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 0,P=0.037 7)。

3 讨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一种高发病、高致残率的血管性疾病[7]。动脉瘤一旦破裂,就会出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而且约有12%病例在进行治疗前已死亡,约有40%病例在住院1月后出血死亡,同时极易引起神经性功能障碍[8]。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栓塞法治疗的普及,患者病情明显得到有效控制,但同时,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引起的多种并发症以及较高复发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9]。临床上,多数临床医师和学者集中研究动脉瘤自身特征(是否破裂以及破裂程度,动脉瘤体积以及颈宽等),栓塞材料特性,动脉瘤位置以及患者自身等方面[10]。但研究发现,将栓塞程度进一步量化,运用VER计算法对动脉瘤栓塞程度进行测量监控,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不仅对术后早期症状的缓解及短期内再破解有意义,并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几率。

本次研究显示,采用血管内栓塞法并运用VER监控患者病情进行治疗后,患者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症状、神经功能障碍、脑积水缓解程度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且动脉瘤二次破裂、脑缺血、感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少于只采用血管内栓塞法治疗的患者。

总之,VER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及后期动脉瘤再复发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1] 田洪,刘磊.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处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2):166-168.

[2] 朱盛,王东华,黄文强,等.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8例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8):1581-1582.

[3] 陈状,李林,王伟民,等.SolitaireAB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6):447-450.

[4] 邢细红,王雄伟.栓塞体积比在动脉瘤栓塞疗效评价体系中的作用[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0,18(6):445-449.

[5] 张祥海,陈金华,向建波,等.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在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6):466-469.

[6] 武中成,徐宁,刘海玉,等.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12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及处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5):1371-1372.

[7] 李建峰.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核因子-κB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3):37-39.

[8] 张炘,段传志,李铁林,等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方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1):27-32.

[9] 马骏,尹浩,刘窗溪,等.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6):61-63.

[10] 廖旭兴,王辉,蔡瑜,等.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颞叶血肿的诊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5):541-542.

猜你喜欢
弹簧圈栓塞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