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与骚动》中狂欢化的人物形象

2017-06-24 20:18严淑宏
牡丹 2017年11期
关键词:昆丁班吉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在小说技巧和思想深度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功。小说通过四个不同的叙事者不同意识的并行和合唱,描写出了一个南方贵族家庭的败落和南方传统贵族走下神坛的过程。在小说中,复杂难辨的个人意识的多声部叙述、人物形象的双重性建构、边沿式的人物处境和在弱化的狂欢化的笑中南方贵族的脱冕仪式都表现出文本内部的浓烈的狂欢化色彩,体现出小说人物对生活的约克纳帕塔法体系这一世界的狂欢化感受。狂欢化为人们理解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和南方传统社会的崩塌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兴起于20世纪,在西方文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这两部专著中,对民间传统的狂欢式生活和这一生活进入文学领域的表现进行了梳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狂欢化这一理论范畴,他认为狂欢式的生活转为文学语言就是所谓的狂欢化。在狂欢化中,最重要的就是民间的狂欢式生活进入了文学领域。美国南方文化是在印第安土著文化、非洲文化以及殖民地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异质文化。南方拥有大量独特的荒诞故事(tall tales)、边疆幽默(frontier humor)和大量民间传说,作为一个从小就爱讲故事的人——福克纳是生长在南方民间文学上的巨人,他的作品自然也会表现出对民间文学的吸收,处于文化社会的转型时期,文学作品也呈现出狂欢化色彩。

在《喧哗与骚动》中,班吉是一个白痴,昆丁处在自杀的人生边沿,他们的意识流动带上了无序紧张的急迫感,都有狂欢化的色彩。在异于常人的叙述中,人们之间本来的距离和阶级就被消解了,在精神的紧张状态中,人们体验到的生活是脱离了常轨的生活、反面的生活和翻了个儿的生活。

一、班吉——“伟大的白痴”

班吉是小说中的第一个叙述者,他是一个33岁的成年人,讽刺的是他只有3岁的智力水平。福克纳借用《麦克白》中的台词来给小说命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小说在开篇就让一个白痴来充当了叙述者,表现人生的荒唐无意义。但是,班吉在小说中充当的又是一个全知者的形象,他对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预见了家族的败落。他就像狂欢节上的小丑被当众脱冕,引发了狂欢化的笑谑效果,个人和家族的悲剧命运在他的意识流动和狂欢化的笑谑效果中得以体现和加深。

(一)两重性的身份而建构——白痴和全知者

两重性又称对位性,指一个事物同时具有相反的两种属性。巴赫金认为在作品中,狂欢化的人物形象总是试图要在自身中能够包含进事物形成的两极,或者对照事物的双重属性如诞生和死亡、肯定和否定、伟大和渺小等,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当这些对立面走到一切,才能使得世界被更深刻的理解。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论述到梅尼普的讽刺文学时,认为它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充满鲜明的对照和矛盾的结合”,这个原则是完全适用于班吉这个人物形象的建构的。

班吉作为第一个叙述者,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是一个白痴。他没有思维能力,不会说话,只能用嚎叫、呻吟或沉默来表达感情,脑子里更多的是感觉和印象,过去和现在是在他的脑海中一起涌现的。在不同的场景中,他从“凯蒂”联想到了自己的姐姐;从衣服挂在钩子上意识又闪回到过去和凯蒂一起替毛莱舅舅送情书时;想到大姆娣去世的夜晚和改名时的炉火……白痴班吉只能愉快地哼哼、难受地哼哼和痛哭。他分不清楚现实和回忆、过去和现在,时间的维度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在痛苦时,他也无法和别人交流,甚至想要说话,却只能吸进气,发不出声音。

但是随着他意识的流动,读者又深刻地意识到班吉只是一个丧失了言语能力的全知者,小说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乃至整个康普生家族的历史,都通过班吉的叙述和飘忽的回忆暴露出来,他实际上承担起了一个全知全能的职责。班吉的全知是通过嗅觉得到的。他对凯蒂的回忆充满着温情,在凯蒂失贞之前,他能清楚地感受到凯蒂“树的香味”,因此凯蒂使用香水、和男生接吻以及在最后十七岁失贞时,班吉都能通过气味敏锐地察觉出来,然后开始不安地想要试图用自己的努力(让凯蒂洗澡)来使她恢复纯洁。他在康普生先生身上察觉出“黑夜的声音”,而在改名那天,也敏锐地意识到母亲的冷漠无情,因此在康普生太太的怀抱里一直哭闹。而在家里有人去世时,他总是能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在缺席的场景生活中,他对一切都是了然于心的。班吉的全知和他作为白痴的形象是矛盾的,并且班吉还试图付诸行动,他在混沌中更清楚地知道凯蒂作为南方淑女的象征意义,他试图拯救凯蒂,维护南方贵族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而维护这个家族。巴赫金在论述拉伯雷的创作风格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降格,所謂的降格就是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小说通过班吉的叙述也实现了降格化的处理,小说把所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带来命运转变的抽象事件全都变成了个人性的身体感受,抽象的痛苦感受变成了切肤可感的身体体验。

在班吉这个人物形象上,白痴和全知者的结合使得明智和愚蠢就接近起来,造成了狂欢化中特有的俯就。这种狂欢化的俯就使得世界上井然的秩序被打破,班吉颠倒时序、没有逻辑的思维活动让读者对他所生活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即新旧的激烈冲突和旧南方的颓势。

(二)狂欢化的笑中脱冕——南方传统的失落

巴赫金认为在狂欢节上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笑谑地给狂欢国王加冕和脱冕。这种加冕和脱冕仪式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的核心所在,它所指向的就是世界交替和更生、死亡和新生的精神。脱冕带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它意在说明,任何的等级和权势都处在更替之中,任何权势和地位都有令人发笑的相对性。它的狂欢式的发笑针对的是崇高事物,指向了权力和真理的交替。在狂欢化的文学表现中,脱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通常是通过一个狂欢式的人物来完成脱冕仪式的。在小说中,班吉作为一个明智的白痴,刚好是这样一个狂欢式的人物,他从南方贵族这一高贵的阶级地位上,被戏谑地脱冕,走下王座。整个过程的完成意味着南方旧贵族的没落,旧传统被更生。

康普生家族曾经家世显赫,祖上出过将军和参议员,但是到了康普生先生的手里,家族式微。班吉的出生,对于这个家族来说更像是一个耻辱的存在——因为他是一个白痴。但是对于家里的黑人小厮勒斯特来说,班吉仍然是高高在上的主人。然而在他们相处的时间里,勒斯特已经用一种戏谑的方式来给班吉完成了脱冕。在班吉的叙述中,勒斯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听听,你哼哼得多难听”,接着对他进行了嘲讽,“也真有你的,都三十三了,还这幅样子”。在这里,他们两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和阶级都是不复存在的。而后勒斯特进一步威胁班吉,“你还不住口,知道我会怎样”。勒斯特作为一个地位比班吉低的人,却用嘲笑将班吉拉下南方贵族之一特权阶级。在其后,他甚至抢走了班吉的花和蛋糕,他们之间已经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差别,勒斯特反而能用一种嘲讽的态度来对待班吉。而之前威尔许也对班吉进行过嘲笑和讽刺,对班吉说,“你妈太骄傲,觉得你丢了她的脸”。康普生家族的这些仆人,已经不把所谓的地位放在心上,对主人进行了嘲讽笑谑,在充斥着狂欢化的笑中,完成了对班吉的脱冕,将他拉下南方贵族的神坛。

而班吉的另一次脱冕发生在家庭内部。康普生太太厌恶班吉是一个低能儿,认为他是家族的耻辱,于是剥夺了班吉原来的名字毛莱,强行把他的名字改为班杰明,以此想撇清和自己的关系。班杰明作为西俗中最受宠爱的小儿子的名字,却被赋予给父母都不宠爱的班吉,这本来就极具讽刺意味。剥夺了班吉本来的名字,就相当于剥夺了他本来在家里的地位,在康普生家,班吉的地位就自动降低,成为家庭的负担和家族的局外人。昆丁忽视这个低能的弟弟存在,杰生把他当成了累赘,在班吉把女学生当成凯蒂想和她说说话后,杰生毫不犹疑地把班吉送去医院做了去势手术。自此之后,班吉不只是在家族中低人一等,而且在身体上也是残缺不全的,成为当地的一个笑料。最后,在康普生太太去世后,班吉被杰生送进了精神病院。班吉这种人生经历的大起大落,完成了狂欢化的加冕和脱冕,象征着这个家族的走向。

班吉的整个经历,都笼罩在一种弱化了的狂欢化的笑声中。小厮的调笑、家人的讽刺和忽视以及之后成为一个地区的笑料,他的人生体验和这种讽刺的笑是密不可分的。班吉被迫脱冕,离开自己的阶级。并且随着班吉的脱冕,整个南方旧贵族的命运也展现在读者面前,南方旧贵族在面对新兴资产阶级时是没有抵抗能力的,他们再也无法固守自己高人一等的阶级,在社会的剧烈变革中,被拉下了王座,自称高贵而被强行脱冕。

二、昆丁——边沿上的紧张追寻

昆丁是小说中出现的第二个叙述者,他叙述的外部时间仅仅是他自杀的那一天。巴赫金论述狂欢化时,认为狂欢化的一个重要的功用就是把一切表面上稳定的、已经定性的现成的东西都给打破。而要否定这些绝对化的东西,人物所处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小说的狂欢化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对世界更深入了解的手段。处于狂欢化中的人物,不可能再是一个正常人,只有当他的精神处于紧张、迷狂和边沿式的处境中时,他才会强迫自己狂欢化地去感受世界,也才能更加深入地去思考世界。

巴赫金在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时,曾经指出:“世界上还没有过任何终结了的东西;世界的最后结论和关于世界的最后结论,还没有说出来;世界是敞开着的,是自由的;一切都在前头,而且永远只在前头。”昆丁的追寻也是如此,他追寻的是时间还是南方昔日的辉煌,在他自杀前所有的念头都又来回对话。他在人生的边沿上紧张地回望人生,找寻意义,但是关于这个世界的结论,关于自己的人生他还是一无所得。

昆丁是一个一直处于人生边沿的人物,他首先面临的困境就是外部准则和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凯蒂的失贞使这一冲突矛盾达到了顶峰。南方贵族的显赫历史早已经一去不返,但是康普生家族仍把家族振兴的希望放在了昆丁身上。他正是处在新旧社会交替、思想陷入严重危机的青年人的典型,对于旧的现实他早已无力回天,但是他又要承担起重任,于是时时刻刻显现出一种病态的敏感和悲哀,还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生存焦虑。在这种焦虑的折磨下,面对着破碎的家族榮誉、毫无温情的家庭以及妹妹的失贞,昆丁一直饱受痛苦的煎熬。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怀孕已经两个月的凯蒂为了维护家族的荣誉不得已另嫁他人时,昆丁为了妹妹的幸福劝她不要嫁给赫伯特,甚至试图让自己、让父亲相信这是自己与凯蒂乱伦的结果。他实际是不愿相信凯蒂是心甘情愿的自我堕落,宁愿背负乱伦的罪名,把凯蒂的堕落转化为家族内部违背道德的行为,只有这样,永远监护她,保证她的声誉。让凯蒂成为一个道德上和精神上的象征物,才是他最后可以做的守护住家族名誉的方法。但凯蒂还是匆匆嫁给了赫伯特。昆丁对南方传统价值迷恋的梦境破碎了,他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因为凯蒂对传统价值的叛逆让昆丁清楚地意识到,南方社会的传统价值在现实中是多么不堪一击,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就必须放弃他痴痴迷恋着的南方传统,可他对南方传统的认同与依存又使他无法放弃。这样一个类似于“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让昆丁一直生活在崩溃的边沿。

其次,追赶昆丁的还有他内心的时间。在小说的第二部分,读者始终感受到时间流逝的紧迫性。钟表的滴答声、太阳和影子以一种沉默而坚决的姿态跟随着昆丁,时时刻刻出现在他的面前,让他做出决定,让他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昆丁的叙述充满了对时间的评论和看法。他的叙述的第一句话是以时间开始的:“窗框的影子显现在窗帘上,时间是七点到八点之间,我又回到时间里来了,听见表在滴滴答答地响”。一开始就显示出了昆丁与时间为敌的情感态度,他对过去充满了感情,对现在充满了敌意与畏惧,他不想感觉到时间的存在,所以把表砸了。在叙述中,昆丁的思想行为几乎全被过去的记忆左右,甚至在他的叙述中,即使是描述现在的思想行为他也用过去时表达。时间是记载家族衰落的手段。为了脱离这个可怕的现实世界,昆丁最终选择了自杀,以彻底终止时间,以此来摆脱长时间以来内心疯狂而又难以挽回的复杂感情,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昆丁的内心时间的追赶,让他生活中一切稳定的都分崩离析,他只能追寻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答案,回到家族仍然辉煌恒在的过去,但是这个结论仍然就像巴赫金认为的那样还在前头。

昆丁是一个自杀者,他的生活处境和小说中的其他叙述者是不一样的,内心的感受也是更为急迫的,他处在疯狂的边沿,不同于周围所有的人,他逃避了公共的准则,脱离了生活的常轨,被所有的人不理解,但他同时也不理解所有人。在人生的边沿上(生与死之间),昆丁所相信的一切都在发生危机和转折,他必须做出决定,越过禁区,获得新生或者走向死亡(当然在狂欢化的文学中新生总是伴随着死亡,死亡也总是孕育着新生)。昆丁的人生困境,不止是外部的南方旧的准则和现实的矛盾造成的,还因为内心被时间的追赶而一直痛苦不安。南方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井然有序的世界顷刻间破灭,变得浑浊不堪、分崩离析。昆丁在人生的边沿上只能选择死亡,死亡能让他逃脱南方喧哗现实的困境,实现自己对南方传统价值的依恋和追求。昆丁的死也带走了他对南方传统价值崩溃的危机感和对失去传统根基的绝望,象征着这个昔日辉煌的宫殿最终还是走向了坍塌。

三、结语

《喧哗与骚动》作为美国最为突出的现代主义文本之一,呈现出解读的多义性。目前,用狂欢化的视角来观照小说,大部分都只注重它形式上和复调小说的契合性,而很少深入到用狂欢化的人物形象来分析小说对世界的感受。福克纳宣称小说是他最伟大的失败,但小说的创造性的突出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作为西方经典文本,评论界对《喧哗与骚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每一种解读只能为人们提供一种可能性的理解方式,而不能穷尽它的所有内涵和意义。狂欢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角度,但是《喧哗与骚动》仍然是读不尽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者简介:严淑宏(1993-),女,云南昭通人,文学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昆丁班吉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的嗅觉叙事研究
《喧哗与骚动》的嗅觉叙事研究
小老鼠裁缝店(上)
对超文本版《喧哗与骚动》的解析
由《喧哗与骚动》窥见凯蒂的悲剧形象
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命运
《喧哗与骚动》中首章非线性叙事分析
时间对昆丁的禁锢与毁灭
昆丁——美国旧南方和旧时代的守望者
班吉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