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作正迁移受阻的成因与对策

2017-06-23 21:43梁勇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写作成因初中生

梁勇

【摘要】本文基于心理学上的学习迁移理论,对初中生写作正迁移受阻的主观与客观成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了一线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写作正迁移的渠道。教师要将泛阅读、浅阅读与深阅读多样化结合;要从训练学生“知写”,到慢慢培养学生“好写”,进而熏陶学生到“乐写”,通过这三步逐步发展学生作文能力;要构建“看、听、说、读、演”多元化作文课,增进学生的体验;要养成重组迁移思维,以丰富正迁移的媒体;教师个人要具备写作正迁移的“范”,让学生“信其道”。

【关键词】初中生 写作 正迁移受阻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39-02

一、研究背景

“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1]国内教育同行对迁移与写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阅读量或阅读水平对写作时迁移的影响,[2][3][4][5][6]较少从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分析成因,寻找应对策略。然而,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发现,初中生写作时正迁移受阻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写作时正迁移受阻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过于简单

学习正迁移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层次的高低。认知结构是指个人在以前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初中生的心理年龄一般较小,对客观世界的阅历尚未全面,因而,他们的认知结构质量,例如知识经验的准确性、知识经验间联系的丰富性和组织性等都有所欠缺,会影响其在选题构思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写作时有效迁移的发生。2011年广西玉林地区的语文中考题目为:“你曾经阅读的有关春天的诗文给你留下怎样的认识?刚刚过去的春季给你留下怎样的记忆?正在经历的人生之春又给你留下怎样的体验?请根据你的经历、认识和感悟,以‘春天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认知结构质量好的学生即可抓住“正在经历的人生之春又给你留下怎样的体验?”关键信息,与平时的习作“成长的滋味”“成功的滋味”“挫折的滋味”等类似话题作文挂上钩,发生有效的迁移,而认知结构质量差的学生可能就局限在“春天”这个字眼里面了,纠结在春天有什么事物这个问题上而迟迟未能完成正迁移。

(二)学生对写作或对语文学科的态度不正确

学生对写作或对语文学科的态度会影响他们把平时积累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写作中。研究发现,写作正迁移能力差的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认识到所学知识对以后的生活或学习的重要意义,联想不到将学知识可能的运用情境,不具备在具体写作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对语文教师、语文课堂、语文学科的态度都会影响其写作时的正迁移。倘若学生认为语文教师是一位负责任、教学能力突出、会教学生写作文的老师,或认为作文课堂、语文学科是充满乐趣的,就容易产生对写作的自信心与热情,有助于正迁移的发生。反之,如果学生养成一种害怕写作文或厌恶语文学科的态度,则会在写作时产生负迁移的不良影响。

(三)学生写作时的思维定势

写作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写作学习引起的、能对今后写作产生影响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思维定势既可能成为积极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能成为消极迁移的心理背景。例如,2012年广西玉林地区出了一道中考语文题目:“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无论是万物,还是你、我、他,都需要来自太阳七彩的光辉,也需要来自人间多样的‘阳光。请以‘给你一片阳光或‘给我一片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学生不能结合材料情境予以思考,受困于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只能正迁移到平常写过的“给我(你)一个机会”“给我(你)一次鼓励”。这种水平线上的正迁移属于大众构思,不够独特,难以出彩。如能打破常规,在垂直线上正迁移,如另辟蹊径把“阳光”理解为“好书”,叙述个人在读好书的过程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这样文章的水平就更上了一个台阶。

(四)教师的写作指导缺乏启发性

教师有启发性的指导有利于写作时发生正迁移。但是在一线语文课堂上,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或平时带领学生阅读时,常常没有计划好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章之间的异同点,没有启发学生应该如何去仿写或创造。教师的写作指导缺乏启发性,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思维刻板,缺乏创造力,正迁移能力逐渐下降。

(五)写作时缺少迁移媒体

一般情况下,两个写作情境并不能直接发生联系或产生迁移,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体才能使两个不同“题目”的写作之间产生正迁移。此时,学生能否选择能引起正迁移的媒体将对迁移的发生和性质产生重要影響。2013年广西玉林地区的语文中考题目为:“昨天的背影依稀可辨,今天的事物历历在目,明天的日子近在眼前。过往的昨天值得念想,经历中的今天值得玩味,不确定的明天更值得期待。请根据你的认识、经历或想象,以‘向明天问个好为题,写一篇作文。”这个写作材料的情境显然与初中生平时的写作情境很不一样。因学生对写作材料陌生,骤然难度增大了,隐蔽了开启迁移的重要信息。这时,大多数学生由于缺少迁移媒体,写出的作文只会不断点题呼喊“向明天问好”,实则是言之无物的“乱章”。

三、促进学生写作迁移的渠道

(一)泛阅读、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多样化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语文学习中,厚实的阅读量能提高阅读技能,阅读技能的提高又能促进写作技能的提高。阅读技能与写作技能之间会发生相互迁移。初中语文教学要充分运用泛阅读、浅阅读与深阅读多样化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社区书城等资源,博览群书,在泛读中夯实个人的阅读基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揣摩文章主旨大意,品析精彩的词句等提高学生深阅读的能力。教师以“泛、浅、深”阅读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不断完善个体的认知结构。

(二)“知写、好写、乐写”,逐步发展迁移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能让学生以写作为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语文教师应当从训练学生“知写”,慢慢培养学生“好写”,进而熏陶学生到“乐写”,通过这三步逐步发展学生的写作迁移能力。教师在教授文本的过程中,应紧扣实际学情,让学生在体验中知道如何写作。教师应发挥网络资源的便利,创建班级作文微博或微信群,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热烈地“跟帖”或“评论”,让学生渐渐喜欢上写。教师全面关注学生写作的进步,及时挖掘学生文章中的亮点并加以表扬,让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使得学生乐在写作之中,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

(三)构建“看、听、说、读、演”多元化作文课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写作时,学生总是比较容易把个人的亲身经历精彩地写到文章中。更多的感官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所以作文课不能总是局限于“写”。教师的作文教学方式要多元化,如采取全班一起读优秀作文,听美文朗诵,尝试口头说作文,举办作文朗诵比赛,把优秀作文情景化表演出来等。在多元化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用多样的方式体验与学习写作。当学生学会洞察生活或学习上的细节,成为勤发现的有心人时,必能走出思维定势,把作文写实写活。

(四)养成重组性迁移思维,以丰富正迁移的媒体

重组性迁移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运用于新情境,这类迁移叫做重组性迁移。[1]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够重新组合原有的写作情境,建立新旧写作情境的联系,启动正迁移的媒体就应运而生了。例如,上文提及的“向明天问个好”这一题目,材料提及的“过往的昨天值得念想,经历中的今天值得玩味,不确定的明天更值得期待”这一句话中藏着需要重组的成分,即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学生写过的作文“令人难以忘记的一件事”是在“昨天”发生的;学生写过的作文“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今天的时光”等是属于“今天”的;学生写过的作文“明天将更美好”“我的未来不是梦”是关乎“明天”的。学生若能将三者重组,正迁移的媒体便跃然纸上了:为什么要向明天问个好,因为昨天刻骨铭心的体验对明天有启迪;怎么向明天问个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期待向明天问个好,因为明天将更美好。

(五)语文教师个人要具备写作正迁移的“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文教师要具备写作正迁移的“范”,才能让学生“信其道”。教师要熟知常见的迁移理论:加涅的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布鲁纳的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帕金斯的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等。只有把个人写作迁移的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示范迁移时才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学生模仿教师正迁移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个体认知结构简单等因素,初中生在写作时常会遭遇正迁移受阻的现象。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写作知识,并将已有经验与已学知识运用到新的写作活动中,应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只有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迁移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

【参考文献】

[1]迁移.[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21740.htm?fr=aladdin.

[2]莫雷,張金桥.文章阅读对写作的结构映射迁移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3]张金桥,莫雷.不同阅读水平对组织策略迁移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

[4]龚建丰.从阅读到写作:迁移中的细节描写能力培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6).

[5]柯秀华.初中语文阅读到写作迁移的研究探索[J].新课程(中旬),2013(3).

[6]李吉东.读写迁移——从阅读中飞跃,在写作中创新[J].语文学刊,2013(10).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写作成因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