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强,落实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2017-06-22 14:19:18邓跃茂
教育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人大附中基本功学校

文 | 邓跃茂

文化自强,落实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文 | 邓跃茂

2011~2016年,五年的时间对一所学校来说,或许只是艰辛创业的开始,然而,我们却用短短初创的五年时间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创造了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奇迹,成就了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速度。这种奇迹和速度充分证明了刘彭芝校长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也充分证明了人大附中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我常常在想,人朝学校令我们欣喜和骄傲的是出色的成绩,丰富的课程还是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其实都不是。我们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创造了人朝先进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使得人朝成为一片孕育奇迹和欣喜的沃土。

以文化人,以文立教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需要坚韧的文化自信,需要不懈地追求文化自强。朝阳学校正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开启了一条文化构建与完善之路。正因为我们意识到人大附中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并对此充满信心,我们才能成功建构起人朝的文化。任何一粒种子,都能在人朝这片沃土上自由呼吸,茁壮成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人朝文化力量。

教育是爱的事业,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就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正如刘彭芝校长所讲,“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爱与尊重是人大附中的核心文化,饱含深情地爱孩子,心怀大爱尊重孩子,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底色。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只有主动作为,才能奋发有为。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要做到慎独慎微,积极主动,自觉行动,善于关爱孩子。这种自觉行动的能力,就是教师的核心素养。

大浪淘沙,不进则退。当前,北京教育正是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我们学校地处朝阳,刚刚起步,冉冉升起,但与一流名校还有不小的差距,在许多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因此,我们需要抓住机遇,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不断前行,我们要坚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要对学校发展充满信心,凡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我们都要以最饱满的精神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让我们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要实现这个梦想,无疑需要每一位人朝教师承担起自己光荣而伟大的使命。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教师的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影响深远,决定一个人的成长,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教人真知,教做真人,因此,我们的教师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不得半点花架子,必须扑下身子,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求真务实。

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这种务实精神,为了求真,要有坚持真理的信心和勇气。人大附中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曾经连续带了八届高三,成绩斐然,闻名遐迩。后来,从全校的教育布局考虑,于老师的工作岗位调整到初中一年级,他以“加强人文积淀,涵养大家气质”为出发点,引领初一年级的孩子们深入广泛地阅读文学名著。几个月后,得知情况的家长们把告状信铺天盖地送到校长手里,这些信件内容大同小异,直指一个简单的诉求和疑问:中考只考大约一千个词语、十几首诗、二十多篇古文,于老师领着孩子们读名著的意义何在?

在这样的责难面前,于老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读书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树根萎缩则枝叶枯黄,源泉枯竭则河流干涸,基础不牢则大地动摇、大厦倾危,血脉不足则躯体脆弱,灵魂缺位则生命失色——语文教育的‘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

在于老师的坚持下,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阅读名著在人大附中实践了六年。据粗略统计,在2010年至2012年两年间,人大附中初中学生的人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超过20部。时至今日,早培班(初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4本校本教材:《名联、名诗、警句、寓言集萃》《古诗文选萃》《走进名著》《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进而形成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方法。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体系下,学生每周撰写读书笔记1篇,整个初中三年,人均撰写读书笔记两万字以上。

于老师的成功获益于他个人的求真务实精神,也获益于人大附中给予他有力支持的广阔平台。我们人朝也为每一位教师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每一位教师只要能够认准一点,扑下身子,坚持下去,狠抓落实,一定能够在人朝的沃土上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创新驱动,以人为本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大附中的创新理念是:不断地思考与寻找,不断地寻找与变通,在变通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形成决策。这其实是刘彭芝校长几十年不断创新、追寻真理的真实写照。如今,创新已然成为人大附中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均衡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创新、超常教育创新、道德教育创新、“三高”体育基地创新、教学改革创新、科技教育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国际交流创新等十大路径极具特色,每一项新事物的登场都激发出蓬勃热情和无限想象,把人大附中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创新在人大附中已经成为常态,这是刘彭芝校长教育情怀的一个重要特质。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缺少“以人为本”的思想。这里的“人”就是我们教育的对象与主体,传统的教育模式很少真正地考虑学生的需要,而是把成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们,忘记了促进孩子自我发展这个最根本的目的。某些学校为了自己的荣誉,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很少考虑学生体能和智能的发展;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只顾孩子的知识学习、考试成绩,不考虑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政府官员只考虑自己的政绩而不顾学生的成长;一些社会教育机构为了赚家长口袋里的钱,只顾把没有用的知识去充塞孩子的头脑。可以说大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人认真地思考孩子将来的前途。孩子处于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病症。

有一句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我认为这句话需要反思,传统的教育理念总认为教师的使命就是传授知识,是要把自己的一桶水倒在学生的杯子里,事实上,学生更需要的是点燃、激发、启发,即点燃他们的激情,激发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智慧,而非简单地灌输式给予。

在这种局面下,我们要不断反思,反思我们的教育机制,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目中有“人”,关注每个生命个体,尊重他们的个性,用发现的眼睛挖掘他们的潜能。我们要反思我们的教学,反思我们的每一节课,用智慧点燃他们的激情,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我成长与发展的主人。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承载着社会文明发展的希望。

敬岗爱职,荣身树人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担当,就是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高度负责,勇于担当,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精神。

人朝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地需要展示这种气魄和精神。人大附中为每一位师生提供了最广阔的平台。这个平台上,龙腾虎跃,各显神勇。众所周知,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农民工王锋,他在初中毕业后到人大附中当上一名锅炉工,此后的30年间,他因为表现出色,赢得了国家优秀农民工的称号,入了北京户口,成为电教中心主任。而王锋最大的优点就是热爱学习,并且具备勇于担当的决心,在学校每一次活动中,他都会默默无闻做好幕后工作,每个环节都会考虑周到,不出现一点纰漏。正是王锋的负责和勇于担当,让他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大潜力,不仅为学校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也改变了自己和家人命运。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的古训,指的是教师应在学识上高人一筹,也说明具有深厚学识是好老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当今信息化网络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多元、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做一名好老师,要想有扎实的学识,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提升自身的学识魅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绵延不绝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同时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在拥有扎实学识的同时,还要不断磨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教师基本功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面临着许多无法回避的挑战,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首当其冲的挑战就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解读教材的基本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功、考试命题与试卷分析基本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和教育科研基本功等。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成功源于执着与坚守,庄子讲“美成在久”,《易经》讲“继之者善”,一个“久”字,一个“继”字,道尽了中国文化的精髓。“美成在久”,就是一切辉煌在于持久;“继之者善”,就是说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在刘彭芝校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教育阵地,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刘校长从80年代就开始不断实践探索,风雨无阻,无论遇到什么阻力、风浪,她都始终不渝。她坚信真理,坚信教育规律,为国家培养有领军能力的创新人才呕心沥血,在1月13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排斥卓越”,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深入实施‘拔尖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和系列卓越人才计划”。这对超常教育、英才教育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鞭策。刘校长30多年的执着坚守,终于迎来了春的气息。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017年是朝阳学校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同在,动力与压力并存。这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年头,带上梦想与希冀,我们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北京人大附中朝阳学校)

猜你喜欢
人大附中基本功学校
我们班里的奇遇记
我做了一次“小陀螺”
人大附中早培班九年级周思言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4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人大建设(2020年1期)2020-07-27 02:47:12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奇妙学校
在“联合”中追求学校的“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