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辉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创业并不是简单的寻找机遇、开创企业,其深层次的内涵是培养学生创新理念与创新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已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新的选择,这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挑战。新时期强化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帮助高中生充分认识与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已经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如何创新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思维,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就业与创业 教育思维
引言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日渐完善,全球一体化经济趋势愈加明显,我国各行各业都需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造成高职生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增大。加上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这些造成高职生面临就业压力。通过强化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有助于打开一条新的解决学生就业的通道,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高职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能力人才的教育。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其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创新力与创业意识,并训练基本创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必要性体现在三点:
(1)市场需要。現阶段我国只有培养高素质人才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各行业迅速发展,但总体而言缺少足够的创新型人才,服装创业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满足市场需求;(2)自我需要。当代高职生有着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满足这一需求,高职生可以在自己擅长领域中创业发展,借助创新思维方式推动创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职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尽早适应社会变化,实现自我价值;(3)就业形势。随着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造成毕业生就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自主创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新出路。自主创业依托创新创业教育,高校适当转变教育理念,有效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2.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创新措施
2.1转变就业观念
目前,虽然我国对高职生基层就业有一定的导向和政策,但目前高职生就业仍存在问题。高职生在就业时一定要摆正自身位置,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参加基层服务,选择基层就业。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专业和非专业技能的锻炼和学习,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再择业时要对自身进行理性定位,找准坐标,不能只追求高薪、舒适的工作环境,忽略自我价值的提升,要适当调整自身期望值和就业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立足基层,努力提高个人工作能力,制定合理职业规划,实现自我价值。求职择业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技巧的活动,将学生综合素质比作硬件的话,求职技巧就是与之配合的软件,两者配合才能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主任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号召学生除了在网上投简历外,还要直接到用人单位自荐。培养与训练学生推销自己的技巧,了解如何借助外来资源提高就业成功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多行业、多元化及立足多渠道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鼓励毕业生走向农村、走向西部等,充分解决高职生就业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一次订终身”的择业观在未来市场越老越小,只有少数人才会拥有永久性工作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多次更换职业。
2.2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该与单位广泛合作,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首先,通过这种模式的合作,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为企业输送理实一体的专业人才,实现双赢。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中,通过企业顶岗实习等,为自身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学生职场竞争能力提高夯实基础。其次,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企业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强化专业教材的实践性及与实际企业的相关性。教学组宏观调整授课内容和顺序,教师更易于将科研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科研进展融入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课堂上一系列环环相扣之科学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充分领略科研过程的逻辑分析过程,这比提问时直接知道答案更具有吸引力。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加深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记忆,还帮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逐步剖析,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对可能出现的科学问题有了预判和想法。
2.3融合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确保高职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院校就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过去人们片面地将企业的创建理解为创业,这对于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十分不利,其实不论是创办新企业,还是在现有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这些都属于创业范畴,它存在于各种组织和经营活动中。因此,为确保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应该结合时代发展,及时更新创业教育观念。同时,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过于重视学生就业观和自主择业观的培养,而刻意忽视学生自主创业观的培养的问题,这些都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高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应结合本专业实际特性,对这种落后、陈旧的创业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改革,合理把握社会创业教育发展方向,培养出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一定的营销管理能力的全面型人才。另外,高校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创业选修课,将专业知识互相渗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创业理论。调整教育结构体系,设置与市场对接的教育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保证实现区域经济战略目标。比如部分地区工业基础雄厚,这部分区域的高职院校侧重于工业、机械等方面的教育,开设专业性项目,为该地区工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2.4提高教师团队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一个必备基础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体系,其对于课程教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大大提升个人业务水平。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都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相应的案例分析引入教学过程中,通过切身体验,激发其创新创业思维。首先,要大力培训创业教师,完善配套的激励体系,定期委派一些教师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其次,要聘请一些外界资深人士、创业人员等兼职开展授课工作。大力创新与丰富创新创业实践,与其他学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工作。只有构建师资队伍体系,才可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2.5加大基础建设力度
培养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在于学校加大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从管理方面入手,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首先,从硬件方面入手,建设实践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场地。其次,从相关的专业教学器材入手,可以为学生购买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专业的管理软件等,同时为学生配备企业市场先进管理和实践的专业指导教材,提供先进的理论实践知识。最后,学校加大师资投入力度,可以聘请学校专业的教师及校外企业中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指导,定期开展实践课程讨论会,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人的行为都来源于意识,实践意识在学生的专业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条件是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同时采取专业手段,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
3.结语
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发展与生存,要求高职院校内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与人才观,推广校企合作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就业原则,强调培养高职生创新创造创业思维与意识,促进高职生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与创新夯实基础。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娟.当前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甘肃农业,2016(01):11.
[2]刘春秀.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河北技术学报,2016(02):89.
[3]王岩磊.高职生毕业实习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与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1):75.
[4]黄燕飞.刍议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23):92.
[5]潘竹燕.以市场为主导的职校生就业趋向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