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威+杨喆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4)
摘 要: 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助困、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工作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高等学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探讨了高等学校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体系构建问题,在阐述精准资助工作体系整体定位基础上,分析了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的基本架构,并进一步给出了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精准资助 资助工作 实施建议
高等学校大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助困、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工作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高等学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十二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当前形势下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资助工作。高校应以精准资助理念为指引,深入思考,广泛探究,积极建设以对象精准、需求精准、项目精准、效果精准为架构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目前,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已形成以政策为指导,逐渐深化、日趋细化的阶段性发展模式。第一阶段,2007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第二阶段,2010年审议通过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1];第三阶段,提出精准资助理念,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入“精准”时代。本文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问题,对于指导我国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精准资助工作体系整体定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精准资助理念的探讨仍处于理论研究和调研阶段,要将精准资助工作落到实处并有效开展,关键在于相关“精准化”工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的建设,首先应以国家相关方针、政策为指导,秉承“方向精准”,准确把握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整体方向;其次应注重“对接精准”,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制度,量体裁衣,避免“大小”不合适、“款式”不适合;再次,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的架构应做到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从而完整涵蓋“精准化”要求下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各类要求、各项目标、各个阶段,使精准资助理念下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资助工作既全面又细致,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既立足平实又砥砺发展。
二、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基本架构
(一)以“对象精准”为前提
对于资助对象的精准认定工作应从多方面着手开展。通过综合经济指标体系、“生源地-学校-院系”逐级认定、动态认定管理等方式构建完善的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辅以电话家访、实地走访、建档立卡、“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精准”性,形成以生源地区域状况与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相结合、院系综合考察与学生在校表现相兼顾的系统化认定考量体系。
2015年底,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生资助中期评估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推进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建成以学籍为基础的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人口、低保、扶贫等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或信息共享,为各级各类学校确认学生身份、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资助管理工作效率和学生资助的“精准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工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各项资助帮扶政策切实落实到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实现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受众精准”。
(二)以“需求精准”为导向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学习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肩,但对其产生更大影响的是其身上固有的“家庭烙印”。这种“烙印”不仅凸显在家庭赋予的物质、经济方面的匮乏,更表现为进入大学后与身边同学在价值观、文化、视野、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和冲击。以此为症结,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需求不断产生发展和变化,他们不仅渴望得到物质方面的资助,而且表现在情感精神和成长发展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精准化”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建设中更多地思考与探索,不能将单一的物质资助作为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唯一形式和目标,忽视在精神、情感、能力、发展等层面的关怀与帮助。
在实现“需求精准”的工作思路中,应注重“内外结合”、“多级共建”。在充分整合校内外资助工作专家资源的同时,形成校内院系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与各级学生组织相配合的调研模式,使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真正走进广大学生群体。通过深入了解,广泛调研,切实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诉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资助工作,实现“需求精准”。
(三)以“项目精准”为核心
2016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表示,资助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不应仅停留在单纯的物质资助层面,需结合区域特点、高校特色,将“资助”和“育人”相结合,把十八大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人成才”教育目标融入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资助育人”作为传统资助工作更深一层次的延伸,将原有“资助”概念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在将精神资助、育人成才的理念融入其中的同时,为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体系下的项目“精准化”建设提供借鉴与支持。
1.以物质资助为基础。目前全国各高校已形成围绕“奖、助、贷、补、勤、减、免、缓”及“绿色通道”[3]等资助项目为中心的物质资助体系,但还应进一步明确各资助项目的指向性和需求度,从而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2.以精神培育为重点。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要重视高校困难学生价值观层面的培养,可通过设立表彰性资助项目,立榜样、树典型,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还应将精神培育理念延伸至社会层面,以回报社会为出发点,以励志、感恩、诚信、责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开展相关资助活动项目。
3.以能力提升为核心。“资助育人”作为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标,其本质就是立足于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面对社会日趋多元化的发展,青年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个人能力提升、成长发展等方面的愿望越发迫切,这就要求高校资助工作不断调整方向,紧跟趋势,了解受众群体不同阶段的发展性需求,并提供诸如职业技能培训、认定等方面的帮扶,真正实现资助项目的“多元化精准”。
(四)以“效果精准”为目标
在资助效果精准评估体系的构建中,高校应着重考量“精准落实”、“精准反馈”工作,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研究,既要考虑整体资助工作中“量”的覆盖,又要注重具体项目开展落实中“质”的保证,既关注助困、脱贫的实际人数,又兼顾发展、就业的整体水平。
首先,在“落实精准”方面,各高校应高度贯彻政策精准施行、项目精确规划、经费专款专用的资助工作理念,为“精准”实现预期效果提供保障和支持;其次,要把“反馈精准”作为评价资助效果评估体系的重要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学院反馈、内部总结等多种途径,积极掌握当前资助工作各方面效果与评价,广泛获取困难学生对于当前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以“精准落实”和“精准反馈”为依据,深化工作研究,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以定性分析为导向,队伍建设研究与工作体系研究相呼应,精准化研究与项目化研究相支撑,形成完整的反馈-评估-研究“三位一体”的资助效果精准评估体系,實现“效果精准”。
三、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实施建议
(一)全力搭建信息化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着力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实现“精准化”要求的重要支持。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困难学生线上认定、勤工助学线上管理、奖助学金线上申请、相关信息线上反馈等系统化流程,是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构建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才能从源头实现各项资助工作的规范化、体系化、精准化。
(二)积极组建精准资助工作研究中心
随着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进入“精准”时代,其社会要求和社会期待也随之变化。因此,在多元化发展的整体环境下,组建专门工作研究中心,对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定位与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是深刻把握精准资助理念、明确当前发展思路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研究专业化、系统化、常态化的重要手段。
(三)高度重视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是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建设的有力保障。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既是个人问题又是民生问题,既是现实问题又是发展问题,这决定了其作为高等学校育人工作一部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建立健全工作队伍建设体制,推动校、院两级资助工作梯队建设,形成一支业务精干、作风优良、开拓创新的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是有效实现精准资助体系建设的一大要件。为此,一方面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不间断定期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兄弟院校间的横向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
(四)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作为资助工作研究、总结、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精准资助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起到重要的反馈作用。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应深入受助群体,充分调研,评价指标应兼顾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节,而非一成不变。只有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使之与资助工作的开展相适应、相协调,才能更好实现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7-29.
[2]张福友.关于普通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理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78-80.
[3]余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