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2017-06-20 11:06巢君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

巢君华

【摘要】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并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题联系;有效性

一、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堂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旦与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具体数学问题,每名学生都会津津有味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例如,教学了“圆的面积”之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怎样测量学校饭堂门口那棵大树树干的横截面的面积呢?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激烈,有一名学生说:“把树砍倒锯开,先量出横截面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这话一出立刻遭到大家的反對,在一番争论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先量出树干的周长,计算出半径,再根据圆面积公式算出横截面的面积.通过这样的练习充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从自己身边的情境中可以感受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问题.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热情.

二、动手操作,重视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也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果仅仅是嘴巴上说说,不去实践,就脱离了数学学习的意义.加之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动手实践操作,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在五年级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后,我们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用身边的材料为班级制作一样有实用价值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东西,并测量出它的长、宽、高,算一算用了多少材料、体积是多少,结果学生兴致勃勃地制作了诸如捐赠箱、粉笔盒、简易图书箱等东西.在这种操作性活动中,学生的品德、知识、技能、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等都会得到发展.又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教室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并算出面积,然后,求出教室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最后,检验一下是否正确.经过这样让学生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早已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就可以享受到生活带给数学的无限乐趣.

三、灵活多变,体现趣味

数学知识比较枯燥,练习显得尤为突出,它不仅枯燥,还缺乏新意,枯燥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新颖有趣的练习,一定会使学生乐此不疲,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体验成功的乐趣,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要新颖有趣.像猜谜语、摘取智慧星、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加带童话口味的,像改错判断夺红旗、送信、帮小动物找家……这种游戏性、趣味性、挑战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欢乐大比拼”“智慧小城堡”“勇闯迷宫”等竞赛性练习.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又如,在教学完“比的基本性质”后,下课的铃声快要响了,我没有按部就班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而是面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快要下课了,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学生齐答:“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离课堂,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每次出示一张写有比的卡片,如果你手里拿着一张写有比的卡片和老师手中的比的比值一样,你就可以下课.离开的时候,必须先走到讲台前举起卡片并说出这个比为什么和老师出示的比的比值是一样的,说对了就出教室.”我出示4∶10,一个手里有2∶5的学生就很快地高举卡片说:“我的比的比值和你的一样,因为前项和后项都同时除以了2,比值不变.”而另一个手里有8∶20的学生马上接下去说:“我的比的比值也和老师的一样,因为前项和后项都同时乘了2,比值不变.”……也有学生会出现错误,那么教师就利用错误进行讲评,同样能收到好效果.像这样的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四、合理分层,关注差异

由于每名学生的社会经历、家庭生活、认知水平都各不同,在一个班里学生个体发展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题目,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巩固练习环节,就可以把练习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基础练习,使学生初步形成技能,练习是基本的、单一的、带模仿性的;第二层次是拓展练习,是使学生巩固技能,把掌握的新技能纳入已有的知识中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第三层次是思维训练,是使技能发展,启迪思维,发展智力,练习的难度较大,较灵活,是开放的题目.以上几个层次的练习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取得成功机会,使他们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积极自信的信心.

课堂练习设计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让学生乐学、爱学,从而促进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