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华
摘 要: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之一,其传统的理念是基于传授知识点儿而展开推进的教学活动。但是,由于集体教学活动面对的对象其已有经验、知识接受能力、心理认知等方面并不相同,因此如何进行幼儿园的集体教学值得每一个幼儿园一线教师思考。本文结合日常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总结阐述几点关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集体教学 ;幼儿; 思考; 建议
一、基于集体教学活动的思考
集体教学活动在实施推进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并不没有对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与价值有一个深刻而清晰的认知。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由于没有深刻地认知,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目标设置并不明确,或者是说模糊;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教学活动形式设计多样,但是却出现了课堂“喧嚣快乐”、课后幼儿“不知所云”的情况。其中基于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个人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1.主体目标不明确
集体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在一段并不长的时间里,让一大群的幼儿能够在愉悦快乐的互动氛围中,高效的学习,虽然这是最好的期待效果,但是要达到这种效果却并不容易。其中很多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时,主体目标不明确,只在于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而不去注重实质性目标的开展,导致集体教学活动没有对幼儿的成长有任何的促进作用。
2.重难点不突出
在集体教学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由于主体目标没有精准定位,从而导致了整个教学活动没有恰当的定位教学活动重点与难点。虽然教师与幼儿都在多样化的形式中表面互动良好,但是没有真正的将重点教学目标落地,没有突破难点,可以说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就是一场短暂的“烟花”,虽然美丽,但是却没有对幼儿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3.幼儿实际学情没有摸准
集体教学活动可以说是一种难度较高的教学活动方式,其中需要教师要对幼儿的实际学情、已有经验、心理接受能力、知识接受能力等要明确清晰。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对幼儿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做一个透彻的分析,因此导致集体教学活动并不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4.选择教材没有吃透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虽然为一种启蒙式、引导式的教育,倡导自由选材,在一定程度个给予了教师更多的选择。但是在实际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选择的素材,本身就没有进行吃透,没有深入了解,因此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效果并不好。
二、集体教学建议
对于集体教学活动的思考内容是本人结合教学活动实践进行总结的,其中针对这些思考总结了幾点针对性的建议,总结如下:
1.设置明确的主体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立足点,集体教学活动亦不例外。因此,要想集体教学活动能快速、高效、师幼互动良好,又能够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幼儿学有所获,需要教师要针对此次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要进行精细化研究。其中主体目标的落实,需要综合幼儿的实际学情、教材等多种因素主体目标落实完成后,才能够让集体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才能够为促进幼儿的成长,打下基础。
2. 重难点突出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不仅仅需要注重目标,还需要注重设置重难点及重难点的实现及突破的方式。如此,在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够不会只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会真正的综合考虑到教学活动重、难点的实现上。因此,集体教学活动的实现,必须要注重重难点的设计,及其实现方式,进行多方位、多维度的思考与研究设计。
3.了解幼儿实际学情
无论何种教育形式,其目的是围绕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集体教学活动开始设定目标及选择教材的前提是对幼儿的学情有一个深层次的掌握。只有对接受对象幼儿的实际知识接受能力、心理认知能力、已有经验、喜欢的互动方式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才能够保证教学主体目标的安全落地,重点的实现与难点的突破。在了解幼儿的实际学情时,教师要注重日常教学过程中,一日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从而对幼儿的实际学情有一个充分而全面的认知。
4.吃透教材
虽然幼儿教育不设限教材,给予了幼儿教师更多教材选择的自由,但是要想保证集体教学活动行之有效。教师必须要对选择的教材吃透,深刻地了解,在结合幼儿实际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再次设计改造,转变为适合集体教学活动,能够让幼儿所熟悉的教材,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等方面进行设计改造。其中最有利的方式是可以提前试讲,看一下幼儿对教材的理解情况,在进行改造。
三、注重互动与回应
集体教学活动由于是面对的一大群幼儿,因此要想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观察能力、互动能力、回应能力提出了挑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敏锐地去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基于孩子们的表现去改变自己的语言节奏、或者是表达方式,从而最大化的激发幼儿的参与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幼儿的表情、动作及语言,给予幼儿及时的回应。通过提问、追问、激问、诘问、反问等不同的方式,去引导幼儿思考、探索,从而将幼儿的注意力锁定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说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够有效地与幼儿进行互动,给予有效地回应,是保证教学目标安全落地的必要条件。
四、形式不在于多,而在于有效
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幼儿的成长,或者是培养幼儿的某种习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虽然强调要以游戏化的课程为主,但是却不能顾此失彼,为了游戏而游戏,忘去了主体目标的设定。因此,在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活动环节与形式,要设计的简洁有效、又有趣味化。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提出了更强的要求,需要教师综合多方面去进行精细化的设计,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效,却也能够始终抓住幼儿的视线,激发幼儿的参与。
总之,集体教学活动,虽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有弊,如果想发挥其最大的价值,需要教师精心的去思考,去研究,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推进。
参考文献:
[1]何洁.让集体教学活动更有趣、更有价值.《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