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晓峰+李启国
摘 要:初中历史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大多以文字为主,对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讲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无法令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采取多种方式配合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历史课堂教师是课堂主导的模式,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态度,同时还能让学生真正融入历史学习中,更加深化所学习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大多都是文字类的记忆性知识,书面表达形式单一,教师授课方式单一,无法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造成很多学生给予历史课程的关注度和学习时间不足,导致历史考试成绩往往都不理想。因此,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方面的方法和技巧的改变,对改变学生对待历史课程的学习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启发式教学正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新颖教学方式,把历史的趣味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启发式教学概述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称为启发教学。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核心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给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书本知识和直接体验相关联的目的。
二、启发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根据课内学习内容,提问式启发
根据课内学习内容,直接提问式地启发学生思维,这是所有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方式。当然,这种直接提问的启发方式需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重点、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学生易混淆的疑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定要难易适中,既要涵盖课程的难点,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回答出来。例如,唐太宗和“贞观之治”,提问就需要围绕“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有何意义和对唐太宗的评价等,最终让学生认识到“贞观之治”的重点内容是:(1)轻徭薄赋,提倡节俭;(2)知人善用,重视纳谏;(3)推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的管控能力;(4)完善科举;(5)改善民族关系;(6)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2.利用还原历史情境,观察式启发
我们都知道,直观看到的、经历过的东西要比看书本上的文字知识印象深刻得多。观察式启发教学就是根据人的这一特点而应用的。例如,在讲述“商鞅变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相关的影视资料或是让学生模拟其中一个场景,让学生了解商鞅和认识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1)认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奖励耕战;(3)推行县制。这些对当时秦国的影响就是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综合能力最强的国家做了铺垫。
3.归纳相似历史事件,类比式启发
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脉络清晰,且很多战争和事件都依据时间、地点命名,有很强的关联性,需要教师将初中历史课程中所涉及的相似的历史事件或是发生在同一时间节点的类似事件进行有效的归纳、汇总,将关联性强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方便学生的记忆。例如,中国近代史的三次战争相对应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三次事件的相似点很多,例如,都和洋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都象征着中国社会模式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且这三次战争所涉及的时间节点相连,如果总结归纳在一起更加方便学生的记忆。
4.联系历史发展进程,推理式启发
联系历史发展进程,推理式启发,主要是根据历史发展中存在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原因是: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导致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当做英国商品的原料供给地的目的被破坏,所以才发动了鸦片战争。这样有必然联系的推理,可以让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明确英国为何要发动鸦片战争。
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这不仅要求教师有非常扎实的历史知识功底,还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方式、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实际方面出发,改变传统的由教师一人主导教学的模式,采取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程度,培养学生乐于自主获取知识的意愿,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让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变得趣味盎然,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孙延洋.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4(21):35-57.
[2]赵瑛欣.新课改下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J].现代阅读,2013(9):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