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位师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教学研究室)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历史课堂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近些年的教学中不断进行尝试,逐步形成了问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引领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教材,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彰显个性,提高能力,养成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全员参与,让全体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目标要求。
一、“八步走”走出历史高效课堂
第一步:温故。复习上节课主要问题目标,以学生自学为主,同学之间可相互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
第二步:预习。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主要内容。主要是想通过几分钟的浏览,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老师板书教学目标,也就是本节课的问题,我称之为问题目标。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课件节省板书时间。老师这个时间板书问题目标,可以节省时间,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第三步:讨论。对于板书中的问题目标,可采用先独立完成,后讨论解决的办法。首先学生可一边带着问题看书,一边将目标抄写到课本的相应位置。大部分问题的答案可以自己解决,对于有难度的问题可采用小组合作、同位合作的方式完成。最后形成对问题目标的正确答案。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到初二完全可以在自己预习的时候设计出本课的问题目标。
第四步:展示。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展示问题目标的正确答案,形成统一意见。对有异议的问题可采取自由发言的办法进行解决,自由展示,集中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老师这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拓展的知识,丰富课本内容。
第五步:质疑。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节,学生对于课本中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对于提出来的问题,学生可相互讨论完成,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老师可做相应点评,给出比较科学的回答。这时老师也可以准备几个问题,拿出来供学生探究。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步:巩固。在形成对问题的正确答案后,对每一个问题记忆掌握,采用大声朗读的办法,迅速记忆。同时对在记忆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做好记录,随时询问老师和同学。记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够做到自由运用。
第七步:检测。学生之间互动,对于问题的掌握情况展开竞赛。老师可随时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摸底,在学生互动的时候,也走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做些练习题进行巩固。
第八步:拓展。可以让学生或自己找几个与本课有关的历史小故事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二、對于问题目标的设计
对于目标的设计主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主,根据教材整理出本节课的问题,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明朝君权的加强》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本课就是围绕这一标准进行安排设计的,包括明朝前期两位皇帝明太祖和明成祖采取的主要措施。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了细化,把主要的措施进行分解,为了了解历史的进程,添加了部分内容,主要有明朝的建立和靖难之役,使这一部分内容连接成一个整体。
本节课,我列出的问题目标主要有以下六个:
1.说出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3.说出明朝科举八股取士的目的、内容、影响。
4.靖难之役的原因、交战双方、结果。
5.明成祖加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
6.思考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这六个问题涵盖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主要内容,学生掌握了这六个问题,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和目标。
三、问究式课堂教学的体会
目标明确,学生易于接受。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完成教学要求,就是完成了历史的教学任务。当然采用的方式可以是不同的,这种问题式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目标明确,学生知道一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要达到什么程度,一看问题,一目了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繁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模式。在众多的模式中,要真正掌握好某一种模式,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最根本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杨正勇.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故事法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5(19).
[2]孙亮.创设有效问题情景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J].文理导航(上旬),2011(7).
编辑 鲁翠红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