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敏
(重庆市石柱中学高中部)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理念、内容、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为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是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新的突破,有利于促进教师有效调动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地保证当前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现阶段高中音乐新课程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
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的各个方面拓宽了领域,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现阶段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使得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将课本和网络资源相结合,从而提高师生整体的课堂效率。当前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部分“录音机”“黑板”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以传统的听磁带、对照教材为主要手段,课堂模式相对刻板,如何推进当前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成为现阶段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实现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的转型与升级。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以音乐赏析、乐曲歌唱、简单乐器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各国经典音乐形式、主要的乐曲风格,并且从选取的经典音乐作品中体会到作者及演员真实的情感;再者要能够运用简单的声乐技巧演唱一些经典曲目,并且对基本的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有简单的认识。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对作品的赏析主要以教材所配的磁带录音为主要教学工具,学生只能通过听力感受音乐作品,一些作品的相关知识也只能通过音乐课本来介绍,教师的备课资料为主要的了解途径,教学内容相对单调,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音乐课堂不仅有声音,更增加了画面,不仅有静态的板书知识,还增加了动态的情景模拟。例如,在学习《春之圆舞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大家展示春天的画面,再通过播放花腔女高音的演唱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作品本身的意境和作者的创作理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导下,学生吸收的课堂知识不仅来源于课本,学到的更多的是丰富的课外知识。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过程
1.运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方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传授仍然是当前高中音乐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变得沉闷,课堂的教学过程变得死板,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失去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下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阶段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倡导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在亲身体验中学到知识。多媒体技术本身就能够集声音、画面于一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传统板书没有的特点,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利用投影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还能够通过幻灯片等诸多方式向学生展示授课的重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再者,音乐课本身就具有艺术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够通过一些音频、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些更直观的感受。转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倡导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思维方式与情感价值的三维教学观,因此,在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确立三维目标,把音乐这一门艺术类基础学科的教学重点确立为保证学生的基本音乐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真切的情感体验。新课改之后的高中音乐教材中,除了演唱、器乐等基础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的内容外,音乐鉴赏成为现阶段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重点内容。面对“音乐鉴赏”这样的新课题,如何使学生更容易吸收,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成为主要问题。结合教材来看,音乐欣赏中往往涉及不同国家、不同风俗地区的作品,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的课外资源,如:蒙古民歌、新疆民歌;可以先播放两首不同的曲目让学生讨论二者的区别,再向学生展示两地不同的背景文化,学生就可以从两方面感受到这两个地区民歌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相比于原来教师直接的总结式讲授,学生的亲身经历更具有代表性,教学效率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各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自身直观、生动、形象、更具表現力的特点为当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使得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现了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周丽娟.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2(11).
[2]黄敏.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5(7).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