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栓
(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高级中学)
摘 要:在现代的教育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能锻炼逻辑思维,培养从信息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在高中语文中,阅读教学体现的更为重要,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应教育要求,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以实现高中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为目的,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来进行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提高写作水平
高中生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主要途径就是阅读,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学生既然没有时间去“行万里路”,那么写作素材的积累就要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实现,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手记下有用的素材以备写作时的需求。学生要主动去阅读,饱览群书,为写作储备文化功底,打下牢固的基础。
2.培养语文语感
语感是需要培养的,语感的获得离不开大量阅读。通过阅读不仅可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在写作中用词不准确、句子不通顺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首先可以以饱满的情感朗读全文。学生通过教师的朗读对文章有个大概了解,接下来就需要学生自己大声阅读文章,一定要保证学生出声阅读,最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代表性的人物或是段落分角色进行朗读。这一遍一遍的朗读是有必要的,每次读都有可能收获不同的感受,通过多次的朗读来获得语感。
3.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意识是大脑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它是一个人智慧的反映。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对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阅讀的过程就是多种思想在头脑中的综合活动,通过思想的融合、碰撞,形成思维意识。广泛的阅读不仅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使智力得到发展,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这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高中生自身的智力条件、思维意识等方面不同,影响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思想与体会到的情感也不相同,而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日积月累,在潜移默化中来锻炼思维能力和提高阅读水平。
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不合理
现代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淘汰了陈旧的教学观念,“应试教育”的思想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也不再只是完成所有教学任务,教授一些专业知识而已。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占据大部分时间来讲解知识点,学生再记考试的重点,为了教学而教学,一节课下来,学生在不停地听教师讲解、板书、演示、说教,记笔记,学生的参与性很低,课堂效果也可能不太明显。教师的教学不能只看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因此,有效的阅读教学还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2.教学工具利用不合理
教学工具本应是方便教学,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但是由于教师缺乏经验等原因,可能会弄巧成拙。例如,学校为方便教师教学,大多数课堂都安装了多媒体应用教学,教师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方便教师的教学,还可以为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置各种情景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还是有部分教师没有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本该是教师或学生承担的角色内容也全部由多媒体来代替,忽略了对阅读教学的研究。
三、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1.利用好课本教材
语文阅读最好的教材就是课本,课本上的文章是经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是最能体现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课本材料,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握好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学会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有效教学。
2.利用好教学工具,改进教学方法
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一些常见的教学工具或手段包括板书、模型、多媒体、幻灯片等,这些教学工具的合理运用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朗读文章时,动听的音乐背景和唯美的画面可以为学生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都要及时改进,高中语文的阅读不只是书本上的内容,教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向课外延伸,多带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要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要积极探寻教学的真谛,主动改进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完善高中语文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董颖.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论析[J].科技视界,2016(8):159.
[2]刘俊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生成策略:基于对甘肃省W中学的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3):40-43.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