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引导原则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2017-06-17 09:03李天天
求知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初中

李天天

摘 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变得越来越艰巨。其中,心理引导原则在初中思想教育过程中给教育者提供了抓手,对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心理引导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一、心理引导原则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

心理引导原则重点在于“说服”受教育者,使其心甘情愿学习知识、追求进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要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那么心理引导原则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连接点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更好地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就要借助心理引导原则开展工作,当心理引导原则运用得恰到好处时,就可以保证初中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通过案例简析心理引导原则对初中思想教育的意义

1.促使教育者找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

平时在进行德育时,要紧握心理引导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学生的心门,也能够让老师找到教育学生的方法。因为初一年级是个比较特殊的年级,此时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中,正是“三观”的形成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尤其重要。但是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部分都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所以很多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在乎别人的说法,更不在乎老师的教育。面对这个问题,心理引导原则为教育者们提供了很好的抓手,让教育者知道怎样让学生听进自己的话,从而引导他们“三观”的形成。

2.促使教育者更好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们要达成的目标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接受德育,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记得某次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提醒我,在准备案例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身边小事入手,可以是发生在他们自己身边的,也可以是引起社会轰动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共鸣,他们才能够从心里接受教师想要传达给他们的内容。

因为只有对案例有感触,学生才会愿意來讨论这个案例,阐述自己对这个案例的观点、看法。这样教育者才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从而就案例进行深一步的引导,让他们愿意思考教育者的观点,从而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3.有效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

因为初一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就课程本身来讲几乎没有知识性内容,更多的是“讲道理”。但是很多学生会认为,“这些道理谁不知道?”所以他们就不会听教师所讲的内容,会觉得这些东西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老师也只不过是个老师而已。

我在实习过程中班里有个学生好胜心强,爱跟别的同学打架,后来我从班主任口中得知他是个愿意被关注的学生,我想,他的种种行为应该也是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所以后来我开始关注他,上课让他发言,并给予他鼓励。之后我又找他谈了一次话,大致意思就是,想被老师和同学关注很正常,但是要运用正当的方式。他也表示同意,之后也很少与同学起矛盾。所以,当教育者能够把握受教育者心理而对症下药的时候,二者关系就会变得亲近,也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使受教育者更好地认识社会环境

我在实习听课期间,老师会安排学生每天来做时事报道,但是学生找到的大多都是社会负面新闻。结束后老师会对这则时事发表看法,老师的看法都是在用正能量来引导大家,但每次都不是说我们应该怎样,而是都会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这个环节通常要花很多时间。我课后与老师交流过,我认为一个时事点评没有必要举那么多例子,花这么多时间。但老师告诉我,这是必要的,因为学生现在不相信社会环境是好的,这不利于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所以要引导;但如果没有足够多、足够打动他们的例子,他们也不会理会。

所以,当受教育者心里愿意更好地接受正能量的社会的时候,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就不再是那么偏激,而是可以有个正确的认知。遵循心理引导原则恰好就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改变不良想法,改变思维认知。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孙保东.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原则[J].教育探索,1988(3):16-1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初中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