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杉杉
[摘要]满族世代居住于白山黑水之间,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也是一个渔猎的民族,相较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满族知识文化相对薄弱,与传承千年,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的汉文化不可同日而语。清代国家政权一旦建立,统治者便急于学习底蕴丰富的汉文化来提高本民族人民的素质。汉族古典小说作為文学作品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德、宗教等价值观念的内容,作家总是希望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或人物把这种价值评判传达给读者,以期望与读者达到价值观念上的共识。本文从文学的认识功能方面来探究满译小说的文学功能,使用满文翻译的汉族古典小说可以使满族人更好地了解汉族人,深入全面感知汉文化,一方面提升本民族的素质。因为通过文学的表达方式,可以看到汉族文化的风姿、风情和风貌,而通过历史的表达方式,又可以看到汉族文化的悠远、深厚和多元。
[关键词]满文翻译;汉文化;价值观念
一、开阔人民眼界
《元史》中曾这样描写女真部落,“无市井城郭,逐水草而居,以射猎为业”,元代时期的女真族还是以散落的部落形式居住,直到明朝时期才逐渐定居下来,相比于经济基础强大的汉族来说,女真部落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同样由于没有文字也决定了女真族的文化水平不会很高,其文学主体是以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为主的口头文学。女真部落人民由于文化、地理等原因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闭塞。直到后金势力兴起,经济快速发展,迅速加固的经济基础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来匹配。满族统治者深知原有的知识文化水平远远不够,于是便开始了向汉族文化学习的热潮,一方面为了吸收优秀文化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满族人民文化素质,缓和满汉之间的矛盾,这是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中最明智的选择,也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优秀的汉族古典小说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从官场浮沉到市井生活均有详细的描写,读者从小说中便可知一个微观的汉族社会,通过阅读古典小说,满族人民领略到汉族精彩纷繁的社会,这大大开阔了满族人民的眼界。通过阅读汉族古典小说,满族人民知道除了捕鱼狩猎还有陶瓷美器;除了扬鞭骑马还有娟娟丝绸。
二、提高社会礼仪
时值满族入关,满汉文化交汇的大时代之下,汉族文学对满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满族吸收学习汉文化,尤其是通过阅读用满文翻译而来的汉族古典小说更是打开了满族人民新的大门,汉族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满族人民。从努尔哈赤时期起清代统治者就开始阅读汉族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康熙帝也受其影响深知古典小说中蕴含着的汉族传统儒家思想,深知“仁义礼智信”对统治中原,教化百姓何其重要。康熙帝也是努力向汉族文化学习,受汉族文化熏陶并能够运用汉文写作的最出色的帝王作家。
现如今人们往往通过历史书籍、宫廷剧等方式来了解满族,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清代宫廷等级森严,制度苛刻。的确,从清代记载宫廷的一些实录来看,清代宫廷制度严明,甚至有些纪律不近人情,但是这都是清朝人关之后的宫廷情形。而出了宫闱,出了朝廷,满族社会的规范并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满族入关,大批满族人民迁居中原,之前以骑马涉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没有调整过来,市井居民并没有形成整套的行为规范,除了政府的管治,满族人日常接触到的汉族人的行为方式,阅读的汉族书籍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教育教化的作用。
随着汉民族历史的发展,汉族精神文化也随之发展,到清代已经形成精神文化体系相对完善的局面。汉族是传统的宗法社会,等级制度非常严苛,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一套尊卑分明,长幼有序的思想体系,包含着关于思想方式、表达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一系列宗法观念,并反过来规范汉族人民的行为。汉族古典小说处处体现着长幼有序,人伦纲纪的思想,满族人民阅读古典小说耳濡目染地学习到这种宗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满族人民子弟的行为方式。
汉族古典小说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等博大精深的汉文化,这有利于规范人民行为,稳定社会局面。文学作品并不像法律教条那样僵硬地约束着人民的行为,文学作品是一种情感上的感化,作家表达的感受、理解、价值观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给读者,并对读者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产生影响,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满文译本作为意识形态势必会影响到读者的心理,观念,行为,满族人阅读汉族古典小说了解到汉族人的观念行为,这有利于改变或形成一种共同的社会风尚,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稳定社会秩序。
三、引领作家创作
一个民族要想学习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字就成为了最直接的媒介,两个民族的作家文人通过文字进行沟通交流。清朝初期,满文翻译活动能够如此大规模的展开,一方面离不开统治者的重视,同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满族作家对汉族古典小说的喜爱,这是主动性的学习,是出于对汉文化的欣赏和崇敬之情,满族作家在看到优秀的古典小说时很想把它介绍给满洲人民,那么翻译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正如昭裢在《啸亭杂录》中所述:“上虽厌满人之袭汉俗,然遇宿儒耆学,亦优容之。”可见满族对于汉族文人和汉文化的尊重。
清初受汉文化影响并发展成独具自己风格的作家要首推纳兰性德,王国维评价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的文学成就与他满洲贵胄的身份,喜好结交汉族诗人的爱好有关,与他身处满汉文化融合的背景有关,亦与他喜读汉族典籍小说有关。纳兰性德著有《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长如块。但似月轮终皎沽,不辞冰雪为卿热。无奈钟情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词中的“不辞冰雪为卿热”就出自汉族古典小说《世说新语》中的典故,《世说新语》主要记录魏晋时期名人轶事,也可以说是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选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优秀的汉族经典古典小说集。《世说新语一惑溺》中写道:“苟奉倩妇病,乃出庭中,自取冷还,以身慰之。”这是指苟奉倩的妻子生病发热,苟奉倩为了给病中的妻子降温,任凭风雪吹向自己,然后用冰冷的身体去降温。又如《木兰花一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词中的“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采用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典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以这个题材为主题的小说、诗篇更是众多。纳兰性德使用凄美的爱情典故来抒发对爱情的无奈,由此可见纳兰性德的创作深受汉族古典小说的影响。
还有被称为“满洲文学之开,实自公始”的鄂貌图,是最早使用汉文写诗作文的满族作家之一,精通满汉文义,也是文学翻译家。《雪桥诗话》中说道:“尝燕马通以读书,尤好为诗”这意味着鄂貌图已经开始接受成体系的汉文化教育。古典小说是汉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小说对鄂貌图成为文学大家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著名的诗集《北海集》中就包含许多古典小说的典故。而在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宗室作家高塞不容忽视,高塞为皇太极第六子,他与诸皇子领兵打仗,军功卓著不同的是,高塞喜欢过着恬淡闲适的生活,长期居住在辽东医巫闾山中,过着诗词歌赋花酒茶的神仙日子。昭裢身为天潢贵胄,虽然在仕途上不算得志,但是文化成就非常高,昭裢善于吟诗作文,喜读史传之书,对汉文古典小说更是深有研究,昭裢对古典小说的分析非常独到,从满洲贵族的角度解读汉文古典小说,笔触辛辣,一看便知是精读之后的见解。清代满族文人和一些上层社会的贵族常常以结交汉族文人为乐趣,虽不免有附庸风雅之嫌,但是也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满族文学作家,无论在诗词、小说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