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及培育路径研究

2017-06-15 11:37齐尚晓
关键词:政治参与培育路径微时代

齐尚晓

摘 要: 微时代以网络技术革新和移动终端高端化、智能化开拓知识时代新纪元,促发社会结构变动,变换政治沟通路径。微时代政治环境变迁影响着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及演化轨迹,一方面,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群体行为政治化等因素积极推动其政治态度的正向发展,另一方面,政治素养缺失、政治信仰危机、政治认同弱化等因素则阻碍此进程。因此,通过创设健康政治生态“微环境”,使大学生群体从关注政治到参与政治,从政治认知表象到政治实践,从传播政治话语到政治话语创生进行多维转向,进而培育其理性的政治态度。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7)02-0011-07

关键词: 微时代;政治参与;政治话语;政治态度;培育路径

2016年春节期间,百度、阿里、新浪、腾讯借助百度钱包、支付宝、微博、微信和QQ平台展开红包大战,发放红包不仅烘托了春节气氛,还吸引着众多用户关注客户端中发布的各种文字、图片、视频信息,进而达到其产品销售、新闻宣传和思想传播等目的。其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将“微内容”“微话语”“微工具”“微视野”等新符号融入到了大众日常生活中。

当今社会,媒介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大众借助“低门槛”华丽变身为“自媒体人”,参与到信息文本的生成、编译和传播链条中。大学生群体作为微时代中“微工具”的重要使用者、“微内容”的重要创生者和传播者,他们以“微视野”来观察和体悟社会变迁,以“微话语”来宣告对各种社会景观的态度认知,这种“微”变化反过来又引起现实政治环境的变化。微时代政治环境的变化引致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方式发生变动,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成及呈现也随之发生变化。

一、“微时代”界定论争及言说

微时代是一种依赖于技术革新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学界关于微时代中心命题、发展取向、核心元素等议题设置仍存在着论争,可概述为以下四种言说:

其一,“未定说”。学者对于微时代的相关界定还未达成一致,甚至对于“微时代”这一概念的提法还存在着争议。如“什么是‘微时代?学界还没有形成权威界定,但是‘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裂变化、舆论信息丰富化与多样化、话语表达的交互性与个性化、人际交往的平等性与虚拟化等特征被广为认可。”〔1〕“未定说”表明人们虽能切身体会到微时代的到来,但却无法清晰认知微时代的运行轨迹及规律,也无力对其范畴及结构特征进行科学化界定。

其二,“微博说”。该观点将微博视为微时代的标识性符号,如“‘微时代,即以微博这种近几年新兴的网络传播平台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2〕。微博的问世将快餐文化中的碎片化、去中心化、浅俗化推向极致,网络平台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网络用户,在网络用户的迅猛增长中,微博的功能得以拓展与延伸,将大众引入微博时代。“2010年是‘微博元年,2011年是政务‘微博元年,2012年是反腐‘微博元年,2013年将是政治思想多元化的‘微博元年。”〔3〕微博发展至今,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它在微时代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了网络问政方式变更,催生大量官方微博,拓宽和深化了公众政治参与途径,促进了精英政治向大众政治转化,使政治参与从阶梯化走向平面化。

其三,“载体说”。微时代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为核心媒介,以微博、微信等应用软件为基本载体,以微内容、微传播、微公益等为表现形式的新传播时代,充分体现了移動互联网技术、意义和文化的高度融合,它是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时代”〔4〕。微时代依赖于某种载体进行信息传播,载体的传播平台的功能及结构、议题设置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发展程度,相关技术的革新能够继续推动载体衍生与深化,使其在迎合大众的多样化品味中得以繁盛。

其四,“内容说”。“内容说”认为微时代是“以微博、微信为载体的‘微内容是隐藏着复杂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的话语传播,在‘内容为王的网络空间,需要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才能获得点击和阅读,即能够获得传播的优势,从而在话语传播中掌握话语控制权和价值观的评判权”〔5〕。“内容说”未忽视微时代的载体性,但更重视的是“微内容”,即认为内容的言说形式与价值意蕴决定其在大众中的传播速度与接受程度,决定和支配着话语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哗众取宠式、荒诞不经式、剑走偏锋式等内容议题的设置更易成为微时代的主流模式。

简言之,微时代根植于网络时代,是网络深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与当前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交融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小时代”,它未必是网络时代发展的最佳模式和终点,但却以其“微”之要义,借助技术革新推动大众日常生活模式的深度变革,从大众文化到日常习惯,从话语言说到行为交往模式,无不雕刻着属于微时代自身的精神烙印。

微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交流、言说、关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具体而言,微博或微信的围观量依赖于话题制造或网络推手的推动,对大学生而言,则只需在自己的朋友圈进行转载与评论就能以“手手相传”替代“口口相传”,使信息的传播具有瞬时性与不可逆性;微时代的网民们借助于段子或顺口溜的形式对原初文本进行分解,经过编码,形成新的琅琅上口、易于传播的文本,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对政治文本进行新的话语编码。如对习大大、彭麻麻的称谓,在尊敬庄重之余显得俏皮可亲;国家领导人的漫画、动漫卡通形象在网络中走红;四个全面、五大创新理念等以传唱形式承载着原初文本的意义,在新的媒介间进行信息传播和意义传递。复杂、枯燥的政治知识与信息在这种轻松、愉悦甚至是略带幽默、俏皮的话语风格中被大学生群体所接纳与消化。微时代的政治生活信息编码、传播方式与大学生群体的跳跃式思维形成无缝隙对接,间接改造着传统政治沟通路径,形成以平等、扁平化为特征的交流与对话模式。

二、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的“双重”因素

(一)微时代政治环境的变迁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他们政治态度的取向影响和制约着政治价值观认同。不同时期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不同,影响政治态度的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共同决定着这种变化取向。在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传统街头政治运动中,大学生群体显现出强烈的政治参与情感,他们的爱国情感中充满了激情与狂热;在以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等为代表的现实事件中,大学生群体的爱国情感以一种理性的、带有浓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的形式展现出来,也改变了公众对“80后”的看法。微时代的政治环境与过去相比,带有明显的“微”之要义。一方面,政治话题、政治事件不只局限于宏大叙事,而是更加微观化、碎片化,逐渐形成网格化的“微格局”;另一方面,政治话题、政治事件的传播路径不只局限于大的政治环境,而是走向“微环境”。以一名网络大V的微博为例,他对自己关注的政治话题、政治事件的言说和态度会在对他微博进行关注的“粉丝群”中进行传播,并自成一个独立的“微环境”。

总之,微时代的政治环境变得更加“微”观化,在这个环境中,政府部门政策方针的制定、发布及政治人物的言谈举止等都被众多网民所围观、评论和言说,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高涨。政府部门对于这种政治环境的变化也采取了应对措施,它们主动开通政务微博、官方微信等信息平台,实施信息公开,对网民关注的政治问题进行及时回复,及时解决突发的网络舆情事件,与网民之间逐渐形成良性互动。这种网络“面对面”的对话模式与传统严肃、规范的政治交流形式形成鲜明对比,自然也影响着身处其中的众多网民的政治态度。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政治态度还处于变动过程中,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微时代的政治环境的变化感受明显,他们不再作为被动的受众而是借助于网络、手机等媒介积极地参与其中。

政府机构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主导者无法独占舆论阵地,不能以俯视姿态掌控信息的传输路径与共享面,而是逐渐以平等姿态来看待大众尤其是青年知识群体在信息生成与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权威型的政府在网络时代从无所适从到逐步适应,直至主动创新与众多网民的对话和交流模式,以政务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代表性“微”平台的搭建,将原有的“间隔化”政治对话模式推向“无距化”,这种政治环境的变迁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便利,更有效地促动了其政治态度的健康发展与理性定位。

(二)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的有利因素

1.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

微时代是网络时代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它给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带来重要变革。它依赖于短小、独具特色的话语阐释模式,多维度的信息傳播平台和创新性的娱乐模式,将具有强烈猎奇心理的大学生群体吸纳到一个新颖化、扁平化、碎裂化和虚拟化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大学生群体通过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特殊休闲方式。这种休闲方式是指大学生群体通过对“微媒介”的使用,去关注喜欢的“微内容”,生成与传播“微话语”,对“微环境”中的政治话题和政治事件进行评说,逐渐生成其政治态度。

网络技术革新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业带来的便利性和愉悦感已成共识。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土著”,他们通过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不仅摆脱了网络中存在的各种诱惑,而且还为日常生活及学业赋予了“休闲”意义,并在这种“休闲”生活中享受到政治参与带来的愉悦感。“从国际化和跨文化的视角来看,能使生活更有意义、提升生活质量的途径或机制包括:(1)从休闲生活中体验到积极的心态和康乐;(2)从休闲活动中获得积极的认同和尊重;(3)休闲产生的社会、文化联系与和谐;(4)休闲在人的一生中对学习和人类发展的贡献;(5)休闲作为背景,实现和利用人的力量和韧劲。”〔6〕“休闲”功能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去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从中体味生活真谛,享受政治参与带来的愉悦感。微时代的政治参与摆脱了枯燥、无味,变得精彩多样,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获得提高,更加愿意主动去熟悉“微工具”的功能,使用“微话语”来表达对“微内容”的认知和喜好倾向,积极地探索政治参与的“微”路径。

2.政治参与意识增强

微时代中大学生群体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及网络行为空间的延伸为他们参与政治提供了时空上的便利,他们利用这个便利来关注政治话题和政治事件,并通过话语言说、评论和传播等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

一方面,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通过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学会并熟练使用微时代中各种“微工具”,借助“微工具”来发布或传播“微内容”,并对“微内容”表达他们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意愿。具体表现为他们不仅能够及时关注到各种“微媒介”平台上发布的短小精悍、风格迥异和内容丰富的政治讯息,而且还能熟练应用在碎片化时间习得的技能主动参与到信息的生成、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将他们的政治热情进行适度释放。

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延伸拓展了政治参与的空间。大学生群体能借助“微媒介”与官方媒介进行网络“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网络空间的延伸拓展了政治参与的空间。政府对网络问政报以宽容态度,并通过开通政务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积极回应众多网民对政治话题与政治事件的关注,对突出的网络舆情事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及时处理,同时主动将政府相关信息通过“微媒介”进行公开发布,使政务逐渐透明化。政府的这种平等对话、宽容态度及阵地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培育与增强。

3.群体行为政治化

从微时代政治参与的有效性看,它在议题设置的科学性、内容的丰富性、程序的规范性及目的达成度等方面与现实政治参与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但其网络特性为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路径。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政治参与的全新形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喜爱,网络政治参与缩短了公众政治参与的空间距离,给公众提供了一种公开、平等的问政方式。微时代政治参与是网络政治参与的进一步延伸,尤其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喜好,它借助各种“微媒介”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一个能够“面对面”对话、互动及时、公开平等的政治参与平台。

大学生群体通过各种“微媒介”,构建镌刻着群体印记、拥有群体自我话语特性的信息发布源,借助层层相绕、环环相扣的“朋友圈”—“粉丝群”—“公众号”等发布、关注、转发和评论各种社会现实,他们爱国情感和参与意识的高涨使得群体行为的政治化意蕴日益浓厚。“当个人聚集到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他们混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能。他们屈从于集体的意志,而他们的意识则默默无闻。”〔7〕群体行为的集体化在微时代得以进一步的加强与升华,自媒体也以个体(表征)—集群(实质)形态改变了公众对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政治参与重要主体的定位和态度。

(三)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的阻碍因素

1.政治文化素养缺失

政治文化教育环境存在的一些因素制约着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养的提升。以某些高校为例,它们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多元化考核、综合素养提升的改革过程中,采用网络考核、社会实践等方式以期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文化素养。但在实施过程中,因网络题库资源的单一、考核难度的降低、综合评价体系的单向度和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等多种原因,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效果不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疏离,高校对大学生政治文化素养的培养路径更为“窄化”。

这种阻滞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养提升的现象在微时代进一步发酵,原本历史中具有正能量、客观存在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被充斥于网络中的各种“微段子”所颠覆或消解。如雷锋、邱少云等优秀政治人物的事迹被少数网络大V和网民所质疑,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解构、重新编码,以颠覆的、娱乐的方式予以叙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记忆”片段被扭曲,政治文化传承路径发生断裂。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深陷于去主流化、消费娱乐化的快餐文化之中,社会主流价值引导主体缺失,政治文化素养无法得以有效提升。政治文化素养的欠缺导致大学生群体在解读话语文本时常发生歪解,进而引起政治理念的消解和政治信仰的动摇,为其理性的政治态度的培育和引导设置了多重障碍。

2.政治信仰危机

信仰不仅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对权威的尊重,是一种对未来的希冀和展望,微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政治信仰正遭遇危机。

一方面,微时代政治参与的方式发生变化,客观地消解着传统政治领域中的政府权威。各种“微媒介”为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公开化、平等化、信息“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平台,大学生群体能够及时关注、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政府部门也愿意采取网络“面对面”方式及时发布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舆情事件。但是,政治参与方式的变化并不会带来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養的自动提升,从实际情况看,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养还有待提升,他们在享受“微媒介”带来的政治参与便利之际,常忽略了自身责任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培育,也缺乏对政治权威的敬畏之情,政治信仰容易发生动摇。

另一方面,微时代网络资源的共享更加便利,信息源更加多元化,其中裹挟着的西方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思潮的言论、观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主流话语造成一定冲击,而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养的不足使其难以清晰辨识各种价值观念的真伪,也难以有效抵御各种言论、观点对他们价值观的冲击,政治信仰遭遇危机。

3.政治认同弱化

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信仰的动摇客观上削弱了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具体而言,一方面,现实政治权威和主流话语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有所下降,无法覆盖到每一个角落,网络中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大学生群体政治文化素养的不足使其对充斥于网络的多元政治信息和政治话语难以清晰辨识,对自身的角色认知和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他们习惯于随声附和,或肆意转发,或无情嘲讽,或冷漠旁观,他们的政治归属感模糊,政治认同感有所弱化。另一方面,微时代政府政务微博、官方微信等平台的开通为网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对话范式,但它们在覆盖面、活跃度及目的达成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大学生群体网络政治参与程度还不高,多以围观为主,现实政治的层级结构在网络中依然存在,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期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难以根除,这种政治疏离感进一步弱化了他们的政治认同。

三、政治生态“微环境”的创设与理性政治态度的培育路径

微时代是一个开放式的“微环境”,它具有影响范围广、进出门槛低、人员众多和内容繁杂等基本特征。“微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各个用户之间的人际交流方式、话语言说风格和信息生成传播途径等带有明显的网络化特点,“微环境”对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培育大学生群体健康且具有理性的政治态度,必须优化“微环境”,积极推动大学生群体从关注政治到参与政治,从政治认知表象到政治实践,从传播政治话语到政治话语创生等多维转向。

(一)创设政治生态“微环境”

1.增强政府公信力

传统意义的政治常局限于精英人群范畴,它对普通大众而言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大众日常生活与之相距甚远。政府政令通过多级官方机构自上而下传达,弱化了政府与大众之间的平层交流,信息的单向化传播加速了裂痕扩散。在此情景下的大众对政令的威慑式服从远超于认同式服从,政治参与热度日渐式微。当前,随着政治民主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政治参与及沟通路径走向多样化、深层化。微时代政府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搭建了与大众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与现实世界相比,它呈现出即时性、公开化和平等化特性,带有明显网络印痕。政府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倒逼中,放低姿态并以开放心态融入网络虚拟世界,主动迎合大众问政与参与政治的需要并变革规则,通过交流和对话平台实现信息收集、宣传和反馈。这种即时性、公开性、透明性、对等性的方式,将政府形象在大众观念中进行立体构建,政府公信力在无形中不断得以增强。国家兴盛与中国梦的实现与大众利益紧密相关,微时代政府与大众互动模式的构建进一步推进大众政治参与进程,对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塑造效果尤为显著。

2.提升国家认同感

改革开放至今,大众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切身体会到生活的变化,其中信息传播模式从报纸、广播、电视提供的读、听、看单向传播向网络互动的双向传播转变。这种转变给大众带来的不仅是即时性、公开化的对话和交流平台的搭建,还促进了其理性审视心态的养成,进一步强化了对国家的认知度。十八大以来,一个“中国梦”、“两个百年”、“三个自信”、“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等一系列政治话语通过各种“微媒介”跨越间隔,以“无距”方式抵达大众内心世界,远大的理想、独特的发展途径、创新型理念等国家发展观使大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得以提升。微时代政治环境的生态化为大众政治参与提供新的促动力,借助于各种“微媒介”,大众不仅可以了解到国家各个层面即时性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国家间互动的动态信息,还能参与到相关的话题讨论中;不仅可以关注政府“微”平台发布的多样化信息,还可作为“自媒体”角色参与到信息的收集、发布进程中,实现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作为“微媒介”的重要使用者,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也由原来集体记忆中神圣的、崇拜式的认同向内源式、审慎式认同转变。

3.参政议政的现代化

网络政治参与发展至今历经三个阶段:(1)匿名狂欢期。其主要标识是网络用户的大幅度增加、言论平台的多样化与自由化、网络政治参与热情的高涨、政治话语设置的匿名性与自由性、官方关注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参与路径及方式的摸索阶段;(2)理性调整期。其主要标识是“微”之要义的萌生与发展,期间网络用户的继续增加、言论平台的进一步多元化、网络政治参与热情由感性向理性转变、政治话语设置的实名制与规约化、官方与网民的互动频繁化、政治参与路径及方式的调整与优化阶段;(3)多元化构建期。其主要标识是全面进入微时代,网络用户的稳定性增加及大学生群体网民的凸显、言论平台的多元化与规范化、网络政治参与的日常化、政治话语设置的创新性发展与成熟化、官方与网民政治互动渠道的多元化及正规化、政治参与路径及方式的多元化构建及参政议政形式的现代化。简言之,微时代网络参政议政形式的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现代化进程遥相辉映,创设出一个新的政治环境,为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生成及培育路径研究提供新视角。

(二)培育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路径转换

时代变迁映衬大学生群体政治观念的规律性波动,波动里投射出岁月印痕,镌刻着世人及社会各阶层对青年群体的认知心态。微时代大学生群体对政治的认知和参与方式均出现转变,要培育大学生群体健康且具有理性的政治态度,不仅需要优化“微环境”,还要积极推动大学生群体从关注政治到参与政治,从政治认知表象到政治实践,从传播政治话语到政治话语创生等多维转向。

1.从关注政治到参与政治

囿于地域阻隔造成的大学生群体人际交往的线条化、政治参与的底层化、信息来源的单向度困境被网络的出现所打破,“网络时代的技术革命导致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政治参与空间的变换引发参与革命,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思潮百舸争流,激荡飞扬”〔8〕。尤其是在以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为代表的微时代,大学生群体间交往进一步深化,将原有的单一化的关系圈区隔为言说话题范围广、词语数量少、信息量大的朋友圈群。在微化进程中密切关注政治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群体的政治需求,而是转向深入参与即以“微视野”进行观察和信息收集,熟练运用“微工具”编辑发布“微内容”,以“微话语”来言说和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进而切实参与到政治发展进程中,隐藏于其后的是大学生群体积极的、理性的、明确的政治态度。

2.从政治认知表象到政治实践

政治具有庞大的知识谱系,高校课程化教学模式传输的只是其中占比很小的一部分,关注点也惯于集中于社会热门话题和现象,缺乏科学化、体系化的学术训练和专业化实践,导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并不高,对政治现象的认知局限于表象,表现为口头上的夸夸其谈和实践中政治经验的极其匮乏,其中参与路径的狭隘化削弱了政治认知的深度及精准度。而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源占据着这个空隙,多元化的社会思想、观念和话语言说充斥于现实与虚拟环境,试图左右着大学生群体政治认知态度与价值取向,微时代将这种影响进一步压缩至“微化空间”,群体间互动频率提升带动着政治认知从表象向实践转化。“网络论政”借助于各种“微工具”转化到客观实际中,通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实践日常化去验证政治态度的准确度及行为的有效性与合理化,进而为理性的政治态度培育夯实根基。

3.从传播政治话语到政治话语创生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话语,在网络中它相对集中,并不规则地分散到各个关键点,其中权力的存在形式和运行方式与现实相比也有所不同。“在网络社会中,权力是流动的,它往往遮蔽于网络‘去中心化的影像中,从表面上看权力似乎少了规训性质,但实际上只是建构了一个不易被察觉和反抗的权力体系。……网络政治最大的影響力来自媒体中存在的‘话语。”〔9〕话语将不同的群际组织在一起,围绕共同的议题设置展开言语讨论并引导行为实施。微时代政治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扁平化、互动微化态势使大学生群体在政治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以不断增强,使其从政治话语的被动接受者和传播者向政治话语创生角色转变。

(三)培育大学生群体理性的政治态度

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具有局限性、渐进性、自律性特征,成为培育具有高度自觉性的理性政治态度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局限性体现在关注面和话语言说范畴“微化”,即囿于微时代的碎片化,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焦点是动态化的国内外社会事件和涉群利益现象,话题围绕焦点进行设置,具有流动性、片段化表征,往往忽视对科学的政治理论体系、权力运行模式和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的关注。

其次,渐进性即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进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具有一个学习、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与现实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还缺乏一个成熟的体系或模式,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常会经历“内心抗拒—尝试参与—从众性服从—情感化认同—内化于心”这样一个过程。

最后,自律性体现在大学生群体虽然因为年龄等原因导致政治经验不足、政治素养不高,但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爱国热情高、政治参与热情高,不仅能熟练使用“微工具”,还通过各种“微内容”以“微话语”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尊敬与关心和对社会各种热门事件的关注,同时,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力。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这三个特征,为培养理性的政治态度提供了有益借鉴。

微时代不可逆转,一方面,可通过创设政治“微环境”,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态圈;另一方面,还需从大学生群体内部入手,培育群体各成员理性的政治态度。为此,首先,要将网络政治参与纳入政治文化教育体系中。不仅要高度重视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紧迫性,还要通过研究去探索科学、实效的参与路径,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文化素养,引导其树立理性、坚定的政治态度,合理利用“微工具”,通过“微内容”的发布,以“微话语”来参与政治,表述群体的政治情感,进而推动网络政治的快速、合理发展。其次,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大局观。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其不仅将热点话题和事件及时发布,并伴有特色的解读,还将常识性的政治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关注者树立积极的、正向的大局观。目前,大学生群体订阅官方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既能满足其关注国家政治的需求,也能无形中培育其“三观”,为其政治态度正向的引导提供良好契机。最后,要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政治自信心,培育其理性的政治态度。政治自觉的基础是政治自信,微时代的扁平化使政治对话模式从“间隔化”转向“无距化”,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对等化激发了其政治自信,人人都是“自媒体”进一步提升了这种自信,使大学生群体能通过自我话语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而确证了其政治态度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 超.“微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危”与“机”〔J〕.理论与改革,2015,(3):185-188.

〔2〕赵 明.“微时代”党的群众基础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9.

〔3〕张爱军.政治文明视域下的微博功能研究〔J〕.晋阳学刊,2013,(5):44-49.

〔4〕罗 迪.微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样态透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4):80-84,103.

〔5〕周 炯.论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3):80-84.

〔6〕埃德加·杰克遜.休闲与生活质量——休闲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M〕.刘慧梅,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56.

〔7〕赛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许列民,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9.

〔8〕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21.

〔9〕蔡翠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5:22.

(责任编辑:陈艳艳)

猜你喜欢
政治参与培育路径微时代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