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合作备课

2017-06-14 12:26杨晓盛群力
新教师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案班级结构

杨晓++盛群力

一、什么是教师合作备课

教师合作备课,也叫教师集体备课。其基本形式是教师组成备课小组,在协同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备课任务。

教师合作备课,不仅仅是教师在一起研究教学重点,讨论教学内容,发展教学策略,制订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教师之间要进行合作协商,探究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凝聚群体智慧,生成优秀的教学预案。

合作备课强调“教”与“研”以及“教”与“学”的结合,讲究“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教”,就是教师充当“教书匠”的角色,传道授业解惑。“研”,强调的是教师要转变成“专家”,积极投身于教学的研究与开发。“学”,讲究的是“以学促教,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共性”,即把握教学本质,遵循教学规律,在满足教学标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教学预案。“个性”,更多的是要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展示个人教学风采,凸显个人教学特色。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师合作备课

首先,团队合作作为一种强大的创造产品的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资源,是实现高效备课的最佳选择。教学信息沟通,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共同提升,这是教师合作备课的核心。

其次,每位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特点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合作备课的过程中可以交流讨论,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在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基础上,集合众多教师之智慧,一起制订出最理想合适的教案,这是教师合作备课的精髓所在。

再次,教学经验尚缺的新教师可以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带动下快速成长,老教师可以在青年教师的影响下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赶上时代潮流。二者结合,正可谓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最后,合作备课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交流与沟通,增进教师情感,融洽人际关系,提高教学热情,构建教师合作文化,增强凝聚力,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这是合作备课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三、如何实施教师合作备课

以规划合作学习课时为例。成功的课时规划没有秘诀,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或特定的教学目标来决定如何规划课程。但是,合作学习课程规划有一个核心要素——结构,这是成功规划合作学习课的保证。那么,什么是结构呢?简单地说,结构就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课堂互动的方式。以教师授课为例,授课本身是一种结构,它描述了教师正在做的事情:口头传递内容;学生在做什么(倾听);教学内容是如何处理的(听的方式,即从教师到学生的传递模式)。“编号集思广益”“摊牌”“轮流辅导”“计时配对分享”是其中的几种“卡干合作学习结构”,它们都是很好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将之融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搭建基石——个人初备

个人初备是教师合作备课的第一步。教师需要立足结构,把握住设计合作课的精髓——结构+内容=课程。所以,教师应该先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吃透课程内容,厘清知识体系,画出重难点,研究教学策略,确定教学顺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与“研”的结合,做到“教”“研”统一。同时,教师应该熟悉结构,以结构为抓手,整合课程内容,实现从传统课到合作课的转变。具体操作上,个人初备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熟悉结构。当教师熟悉了结构的使用后,就可以把结构串联起来,规划多结构课程,以达成更多的教学目标。

2. 确定课堂内容。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课堂要教授的内容。

3. 理出课堂顺序。教师要理顺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步骤。比如,按照五星教学设计的理念,课堂教学要面向完整任务或者聚焦解决问题,其顺序可以为: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

4. 思考在课堂各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的可能行为。以上述的课堂顺序为例,在复习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思考后回答。在新知识学习环节中,教师可以讲解新知识,学生则边听讲边做笔记。在练习强化环节中,教师可以布置书本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在总结提升环节中,教师可以总结课堂内容,并布置一些思考题,学生则边听讲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5. 结合课堂特点,融入合适的结构。还是以上述课堂顺序为例。在激活旧知环节中,教师可以使用“轮流说”結构,让学生轮流口头回答问题,或是运用“轮流写”结构,把答案写下来。在应用新知环节中,可以使用“轮流查”“闪卡游戏”或“相互辅导”结构,让学生相互核查练习答案。在融会贯通环节中,可以使用“计时配对分享”或“站立分享”结构,让学生轮流分享这堂课的收获,或者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6. 设计弹性活动。不管规划什么样的合作学习课,准备弹性活动都是非常必要的。若是有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接着进行弹性活动。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这节课内容相关的附加题或深层次思考题,在应用新知环节,如果有学生提前完成题目,就可以让他们接着完成附加任务。

(二)博采众长——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是教师合作备课的第二步。在集体研讨中,教师要遵循合作协商、求同存异、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规划教学进度,分配具体的备课任务(如教具的准备与制作)。在这一步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共性中施展个性,在个性中体现共性。集体研讨可以大致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研讨会主持人,负责引导研讨会顺利开展。

2. 教师限时分享。使用“限时轮流分享”结构,每位教师分享自己在个人初备时形成的教案。

3. 集体讨论。每位教师分享完后,大家围成一个圈,讨论刚才的分享内容并生成教学预案。教学预案最好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要具体细化到每一堂课有什么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所使用的结构,等等。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每位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成绩分布、人数、性别等),对集体形成的教案进行调整,再次生成自己的个人教案。

4. 分配资源和任务。教案确定下来后,就要给每位教师分配具体的资源以及备课任务。如,教师A负责PPT的制作,教师B负责单元小测验的编写,教师C负责设计课堂小游戏,等等。

(三)他山之石——相互听课、集体评课

相互听课、集体评课是教师合作备课的第三步。在这一步中,教师要重点关注“教”与“学”的关系,思考如何“以学论教”“以学促教”。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根据教案上示范课。教案定下来后,可以确定一位教师,挑选一个班级,根据计划好的教案上一节示范课。

2. 其他教师听课,并进行评课。其他教师在听课的时候要做好记录(可以统一使用课堂情况记录表),记录上课教师和学生的表现,重点记录在示范课中哪些地方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3. 完善教案。上完示范课,教师要进行集体讨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

(四)更上层楼——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是教师合作备课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不断进步的阶梯。对于合作学习课程,教师可以从小组建设、班级建设、掌握程度、思维技能四个方面一起反思教学效果,力求使教案尽善尽美。

1. 小组建设。小组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小组成员一起学习的意愿,并为小组营造积极互助的良好氛围。所以,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反思:学生更加适应和喜欢小组合作了吗?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有进步了吗?还存在什么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能融入什么活动增进小组建设?

2. 班级建设。班级建设主要是给予班级学生归属感、安全感与信任感。因此,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反思:上课时,学生除了与小组成员互动外,还有机会和班级其他同学互动吗?有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吗?更喜欢自己的班级了吗?还有什么结构能结合课程内容来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呢?

3. 掌握程度。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教学效果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最重要的评判标準。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该思考:学生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了吗?会在相关内容测试中做得比原来更好吗?还有他们不理解的地方吗?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课堂内容变得更有趣、更通俗易懂呢?

4. 思维技能。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反思:学生的思维技巧有所提高了吗?更擅长批判性思维,更具有分析性、逻辑性了吗?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吗?可以把分散的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归类吗?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能从哪些方面加强对学生思维技能的锻炼呢?

教师间进行合作备课是适应新一轮课改要求,提高备课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必然选择。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点燃学生思想智慧的一支火炬,那么备课就是点燃这支火炬的源头之火,教师合作备课则可以为源头之火不断注入新的能量。

猜你喜欢
教案班级结构
班级“四小怪”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论《日出》的结构
不称心的新班级
《半张纸》教案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