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调查

2017-06-11 00:33朱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山东省

朱平

摘 要: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推动高校深化改革的创新创业教育,其优化建设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山东省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对其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东省 创新创业教育 发展现状

引言

在全面实施创新建设与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山东省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掌握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探寻优化发展对策,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本文采用了问卷调研法、访谈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包括济宁、青岛、济南)等20所高校进行了调查。[1]

一、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

通过450份中90%有效调查问卷的整合与分析可知,目前山东省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特点:其一,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至2013年末,山东省为两千多名学生建立了20多个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并投入了一千五百多万大学生创业项目补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降低了大学生创业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并提供了银行免息担保。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与财政支持。其二,在高校学生与教师调查问卷分析下发现,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内容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教育认知偏差、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专业教师人才匮乏等问题。例如,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创业需求”问题中,仅有8.2%的师生认为可以满足,55.4%的师生认为难以满足;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应该最先改善哪十种问题”的调查中,“高校应该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占首位(7.3),“高校应建立完善而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占次位(6.9),其次分别是“高校应加强企业合作教学”(6.8)、“高校应注重高素质、高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6.5)、“高校应注重资源整合利用与教学模式创新”(6.6)等等.

二、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发展建议

1.创设创新创业良好文化环境

创新创业良好文化环境的建设是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文化环境的渗透与引导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对自身学习、生活与发展的认知与理解。在此过程中,高校应严格遵守几点要求进行具体实践:其一,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服务性创新创业文化;其二,结合社会需求,注重竞争发展,营造开放性、市场化的创新创业文化;其三,树立“求异求新”理念,在不断挑战中探寻优化路径,营造制度性、自由性创新创业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业自主性。

2.构建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与深化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改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此,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团队。首先,在资源整合利用下,注重专业化人才在教育教学中的引入,如通过聘请精英企业家、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政府高干、各领域高技术人才等,革新教育教学组织结构,形成“学业、职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教师团队,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践经验。其次,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通过实践锻炼、专业知识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构建“双师型”、“综合型”师资队伍。此外,依据开展现状,结合相关政策要求,从综合角度出发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并依据经济、文化、市场、法律等变化情况进行不断革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为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构建奠定基础。从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完成教育开展目标。[2]

3.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在学科融合发展背景下,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列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从而实现“三层次”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即以学校全体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创业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创业兴趣;以创新创业意愿较强的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通过培训专业性课堂教学体系,如通过专题讲座、实践模拟等方法,培养创新思维、提升自主创业能力;以具备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结合本地特色,创设各项化课程体系,并在项目活动时间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3]

其次,在资源整合应用下,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发展。例如,政府部门在发展创新型经济,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基础上,为高校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创业扶持,如通过建立信息平台、服务机制,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指导服务、政府补贴服务、法律与知识培训服务等等;通过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创业项目与创业指导,并形成综合性合作型创业网络,如“科技园+创业资质评估+创业培训+投资风险测评”互动网络。

此外,基于“创新发展”理念,革新培养模式。从学科融合、理论与实践统一发展、校园文化引导、教学体制规范等层面出发,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形成符合高校建设、学生发展、社会需求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如在层次性课程教学体系下,通过项目学习、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培训学习、竞赛模拟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意识,提升学生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开展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存在。由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可知,虽然政府部门以及高校领导人员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力度,但从整体层面出发,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认知性偏差、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光辉,袁静怡,孙佳慧,宋晓燕等. 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1(11):263-264.

[2]張锡侯,李高申,赵婷. 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调查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23):113-115.

[3]谭芳,张耘,陈志勇等. 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调查初探[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11):143-145.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山东省即墨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