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7-06-11 22:42达哇扎西
教育界·上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达哇扎西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创新型方法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交流互动能力、创新能力、探索意识等。文章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主要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弊端、缺陷,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小组为主体,将小组成绩作为衡量每一位小组成员学习能力、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对传统教学结构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然而,就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现状来看,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小组合作教学水平,本文将重点予以研究和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按照新课标相关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突出目的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促使小学生全面、系统、个性化发展。随着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不断增多,信息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常教学所需。在此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运而生,得到广泛认可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是教育学界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其意义重大而深远[1]。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身体、心理等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自我约束力、意志力较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缺乏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意识,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性不强,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也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小组合作中责任分工不明确,学生存有抱怨心态,甚至会产生口角,影响到小组合作成效,致使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无法实现。

(二)分组过程缺乏标准规范

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爱好及学习能力等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分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进行科学分组。然而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小组划分不科学,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学生基本情况,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具体差异。如此一来,造成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发挥不了作用,从而失去了合作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无法达到预期教学和学习目标[2]。

(三)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流于形式,并未产生实质性效果。在分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思想开小差,并没有积极参与问题讨论,而是聚众闲聊。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管理作用,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不严,致使小组合作学习失去意义,进而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划分小组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最为有效,效果最为鲜明。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科学划分小组。小组合作学习要坚持组内讨论、组间交流、优势互补的原则,小组成员数量通常为4-6人,每个小组任命组长一名,要求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小组合作学习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要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让每一位成员轮流做组长,并向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轮流检查、督促,及时了解和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解决。同时,要结合实情,对小组做出科学调整,对不称职的组长进行撤职,鼓励学习好、态度端正、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二)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及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旨在解决传统学习方法的不足和缺陷。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小组合作模式下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是“教师讲得好,学生学得好”。这种传统的评价标准不仅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调动,而且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讲得透彻;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给予科学指导,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三)创设丰富的情境模式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结合课程内容实际,尽可能从学生学习现状出发,创设丰富的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形象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和潜力的激发,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学生始终保持一颗探索和创新的学习进取心[3]。例如,在《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分组讨论,小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之后,由教师做出点评,并开展组间讨论,在学生合作学习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情境模式的创设。如此一来,学生的讨论结果能够被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有利于学生参与讨论和创新积极性的调动,最终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目的。

(四)构建完善的学习评价机制

与创建小组的方式类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及学习能力,分别进行学习评价标准的设置,从而突出学习评价机制的针对性、差异性和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效显著的小组长、组员予以表扬和赞美,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不明显的小组长、组员予以鼓励和鞭策,帮助他们查找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另外,要构建完善的学习评价机制,采取多种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将评价结果有效运用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进而促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基礎[4]。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意义重大,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创新教学举措,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创新做法,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学习模式革新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姜永远.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心理反应及应对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2):563.

[2]郑涛.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飞(素质教育版),2013(10):318-319.

[3]李玲.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11):47.

[4]杨凤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245-248.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