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媚
【摘 要】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感首先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言,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去体味语言;接着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展开联想去品味语言,从而在润物无声中培养语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感悟;培养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处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起始阶段。因此,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进入文本,体会语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即除了眼到还要心到。学习中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通过多种感官,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有机结合,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达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挖掘含义,体会作者遣辞造句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所感悟。如人教版第十二册《匆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课文用了“八千多日子”是以天数来算时间的,如果改用“二十多年”以年来计算,读起来感觉会怎样呢?对比着读读,学生就会觉得课文以天数来算时间就更能显示时间之长,更婉转、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悄无声息的流逝的无限惋惜和无限感慨之情。比较中学生领悟到准确、生动的语言蕴涵着作者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
2.联系实际,体味语言
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景,可以采用一些必要的中介手段,比如挂图、投影、课件及实验等。但是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激活经验,以读求悟,读中见悟。
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与生活有着这样或那样密切的联系。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經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是的,生活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虎门销烟》一课中写道: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鸦片对中国人的祸害,不清楚外国人那时的嚣张,就无法感受到销毁鸦片后,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欢快心情,外国人所受到的沉重打击。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
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例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荔枝》一文中写道:“站在荔枝摊前,脚挪不动步。”我让学生就这句话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着自己解答。有个学生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里为什么要用‘挪,而不用‘移呢?”讨论后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很快得出“挪”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儿地动,而“移”要比“挪”的幅度大。用“挪”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矛盾的心理:“买吧,对于作者来说又太贵了,不买吧时令过了就想买也买不到,而母亲70岁的人了还没尝过荔枝。”而这个“挪”字就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孝心。这是学生在启动生活体验后作为读者的一次发现,一次情感激荡。这种发现和激荡是老师的讲解代替不了的。
二、注重朗读,感悟语言
1.模仿范读,激发兴趣
要想学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范读是很重要的。因为范读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小学生善于模仿,所以,教师的范读力求语言正确,感情丰富。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先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边听老师的感情朗读,一边闭上眼睛联系类似的电影、电视中的有关镜头,将人物的具体情景浮现于眼前;然后,让学生通过默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方式进行感情朗读。在模仿范读中,唤起了学生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语感。
2.情境朗读,加深理解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例如:教学人教版第十册《丰碑》一课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在冰天雪地里,一棵光秃秃的、堆满积雪的树干上倚靠着一位老红军,配合狂风呼啸之声和漫天飞舞的雪花,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行进着……伴随着老师的朗读:“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室内鸦雀无声,同学们已经完全进入了课文的特定的情景,从而使朗读更加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内涵,这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作用非常大。
3.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一个有效途径,它能加深对句子的体会,增强语感。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教学S版第五册《落叶》一课,写了动物们怎样利用落叶,分别选用了恰当的动词,小虫、蚂蚁用“爬、躲、藏”,小鱼用“游、藏”,小燕子用“飞、催”。教学时,我先要求学生想想小动物们的活动是怎样的,然后多读几遍,品味这几个动词;接着要求学生把这几个动词演出来。学生不仅把握了这些用得传神的词语,而且唤起学生生活的体味和感受,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4.分角色读,融情入境
小学阶段的教材情节生动有趣,人物栩栩如生,为儿童所喜爱。小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常常将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来看待,与之同喜忧,共哀乐。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凭借角色效应,在情境中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担当角色,引导他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这样朗读起来不但抑扬顿挫,还会饱含深情,极富情趣与感染力。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草船借箭》一课,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段(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时,我让学生先各自想象两人说话时的语气,然后一起讨论、朗读,同学们逐渐感受到周瑜的阴险毒辣、心胸狭窄,诸葛亮的随机应变、以大局为重和胸有成竹。学生们与主人公一同思考,一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体验得真切深刻,读起来绘声绘色,情趣盎然。分角色朗读不但能让学生读好课文,还培养了他们对朗读的热情、兴趣、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5.个性朗读,珍视感受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多种方式诱导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注意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因为“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如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的李晓辉老师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文片段:
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师:儿子被埋了38小时后才被挖出来,你们想象一下这时的阿曼达会是怎样的呢?你会怎样读儿子所说的话呢?
生1:阿曼达这时是非常高兴的,所以读时也应该表现出高兴的感觉。
生2:阿曼达这时是很虚弱的,所以应该读出虚弱的样子。
生3:我觉得此时的阿曼达是十分兴奋的,所以应该读出兴奋的感情。
……
师:你们真棒,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才叫真正的朗读。
本课教学中,李老师能诊视学生对作品中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让学生自主诵读品味语言,长此以往语感就会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三、感悟体会,品味语言
在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语感的培养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重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悟,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体会言语对象表达的独特之处,才能不断提高语感能力。
1.揣摩品味,感受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教师要在教学中应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语句作为训练点,让学生进行比较、揣摩、使其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如教学十一册《泊船瓜舟》一诗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语言之精妙,我先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指“吹绿”之意。再引导学生看看“绿”字可以换成哪些字,然后想想哪个字用得最好。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到、过、入、满、进”等字。但通过比较还是“绿”字用得最好,因为“绿”字把风吹过江南两岸时的景色变化写活了。
2.启发想象,深化感悟
语感同想象是密切相关的。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听《柯里亚的木匣》一课,我记忆犹新:
师:板书“周围的一切在变化”,那么我们讲课的这间屋子里,从开始到现在有了什么变化呢?
生1:黑板上原来没有字的,现在老师您写了一些上去。
生2:我们都长大了一点点了,因为40分钟快过去了。
生3:我们比原来多学了知识!
师:多学了多少呢?
生4:就是您剛才教的那些。
……
《柯里亚的木匣》“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变化吗?”,蕴含了最基本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在本教例中,授课老师能联系现场实际,让学生想象和发现教室里一堂课中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深化学生语感的目的。
四、小结
特级教师贾志敏认为:“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总之,“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它的提出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潜心思考,不断探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那么语感的增强,语感的培养将会在润物无声中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