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婷 宋辉
摘 要: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在辽宁省农村幼儿园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农村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可以从政策导向、多元智能理论、乡土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和家园合作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曾说过:“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辽宁省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辽宁省的幼儿园课程,尤其是农村幼儿园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政策导向,保障农村幼儿园资源配置
目前,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大都集中在城市公办示范性幼儿园,而农村幼儿园长期缺少稳定的经费来源,这直接导致了城市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差距,更難以实现教育公平。因此,改变财政投入方式已迫在眉睫。根据目前辽宁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政府应从以下两方面保障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增加农村公办幼儿园的数量,通过新建园舍或改建义务教育阶段空余的校舍提高幼儿园的接纳能力,并以物质奖励等形式对达到相关标准的幼儿园给予补助;另一方面,将农村普惠性幼儿园纳入补助范围,使其享受与城市幼儿园同等甚至高于城市幼儿园的生均经费,并对其中用于改善教师待遇和教师培训的经费比例作出明确规定,以确保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多元智能,优化农村幼儿园课程目标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自然观察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八种智能[1]。根据多元智能的相关理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幼儿都培养成全才,而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最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因此,为适应农村幼儿的身心发展,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应作出适当调整,在传统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融入多元智能课程目标,优化农村幼儿园课程目标,使其更具科学性。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农村幼儿园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幼儿生活技能的培养、幼儿知识的有效学习以及幼儿多元智能的运用及发展三个方面,农村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上述课程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设计与评估,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乡土课程,丰富农村幼儿园课程内容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立足于农村地区本地的风土人情,农村幼儿园教师应先提高课程意识,学习和掌握一些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然后尝试挖掘和利用现有的乡土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同时,农村幼儿园应关注对现有课程的“二次开发”,即教师可以先选择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教学参考书,然后根据农村幼儿的兴趣、需要及已有经验引入乡土课程资源,从而使幼儿园课程内容更符合农村幼儿的生活实际。农村幼儿园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还应鼓励教师多了解一些农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他们对乡土资源的敏感性,提高他们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为丰富农村幼儿园课程内容奠定基础。
四、专业发展,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
当前辽宁省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有着很大的关联。可以说,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关键。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大部分教师从理论到方法上对注重过程的幼儿园课程的把握都存在着困难[2]。因此,农村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一方面,应建立择优奖教机制,对工作时间较长的优秀幼儿,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还应建立定期培训机制,要求每位幼儿教师必须接受一定课时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参加一定课时的各种教研活动等,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和归属感,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五、家园联手,整合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
农村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需要家长的支持、参与和推动。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家长提供的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中,有很多家长在被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对幼儿园的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越来越了解幼儿教育的需求及价值取向,并开始主动为幼儿园和教师提供课程资源。可以说,这是家园合作的契机,也是开辟家园教育合力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应善于利用家长自身的职业资源。家长的职业资源也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要资源。幼儿园可以定期结合家长职业的特殊性开展一些补充课程,将课程主题化、活动系列化。
参考文献:
[1]邓小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浅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34-35.
[2]范 莉.幼儿园课程改革之我见[J].新课程(上旬刊),2016(5):27.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