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云
摘 要: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师要创设精彩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调动参与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 ;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艺术以及语言艺术展现教学风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要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精彩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师以引导为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发展语文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潜心研究语文知识。
1.巧设音乐,艺术导入
导入是小学语文新课教学中每一节新课的开场白,是新课教学的引子,能带领学生迅速进入情境。音乐导入利用美妙动听的乐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高效的探究文本环境,促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探究心理,具有超强的诱惑力,激发学生探究语文新知,产生刨根问底的欲望。音乐导入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以提升。教师需要进行艺术化的导入,导语要巧妙衔接、切入主题、激起兴趣,做到自然、恰当、精彩。利用音乐渲染气氛,在新课开始前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思考,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教师在上课伊始,就问:“同学们,你们听过《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吗?想不想听一听。听听歌里都唱了什么?”一曲作罢,教师让学生谈谈听到了什么,并就歌曲中的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展开讨论。这样,通过歌曲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有效地发展了智力;激发了小学生强烈的探索兴趣,缩短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对课文的陌生感,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和谐共鸣,从而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去。
2.灵活板画,艺术讲解
讲解是语文教师运用有声语言向小学生传达信息的一種常用的教学方式,是向学生准确地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发展小学生智力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课上要认真讲解,语言逻辑性要强,要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语言要有节奏感,要风趣幽默,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少讲多练,重点突出。教师艺术性的讲解,要做到少讲、精讲,新颖别致;及时把握讲解的时机,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探究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讲解时,也可以辅助板画。在黑板上选择适当的位置,合理而清楚地把教学内容分布在黑板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板画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焕发生机,学生对所讲知识一目了然。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古诗杜牧的《山行》时,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学生概括诗意作画。想一想:画面上要画些什么景物呢?学生说要画上远山、小路,小路要画得蜿蜒曲折,盘旋而上 ;上面要画出云雾缭绕、房子、人家和飞翔的小鸟,山上还要添上一丛丛火红的枫树林,这样才能让诗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教师的语言讲解再精辟,也不如边讲解边板画吸引学生,板画能激发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来理解课文,提高想象能力,学生很容易理解诗意,真正做到“寓讲于画”。
3.更新理念,艺术提问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知识,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引导学生产生“为什么”,进一步探究“是什么”的强烈欲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由易到难,有助于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研读文本要从问题开始,激活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的确,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对文本进行细致品读,才会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凡卡》一课时,围绕“凡卡给爷爷写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进行问题设置。教师出示问题:凡卡·茹科夫给爷爷写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呢?爷爷如果能收到凡卡的信,爷爷会不会把他带走呢?……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有较大的思维价值,学生只有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理解课文,回答老师的问题,进而帮助他们自己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所以,教师的提问要抓住关键点,恰当地引导学生把知识点前后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做到“跳一跳摘桃子”。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文本,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燕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感悟[J]. 新课程学习(上旬刊),2014(8):127.
[2]付 颖.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8).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隅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