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策略

2017-06-09 18:23吴慧婷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整合结构内容

吴慧婷

【摘 要】将课程内容彼此链接、相互整合,是彰显学科体系、落实课标要求的重要途径。以一年级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着眼“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深度迈进”的终极指向,对课程内容的整合提出了“深读教材,寻求契机”“优化结构,完善方式”“改进过程,提升效率”三条行动对策。

【关键词】内容 整合 教材 结构 过程

课程整合,是当下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课程整合可以是学科间的整合,如信息技术学科与数学学科整合,用动态直观辅助抽象思维。课程整合还可以是学科内的整合,主要体现在教材重组,即内容的整合。那么,内容整合该如何实施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来谈些粗浅的想法。

一、深读教材,寻求内容整合的契机

数学学科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由此,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建立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引领学生感悟贯穿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基于这样的分析,笔者认为,深读教材是内容整合的基本前提。具体地说,教师要通过教材解读,努力搜索册间、单元间、单元内的内容关联,使知识成串、体系连网。

(一)宏观层面:“册”间寻联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遵循“从低到高螺旋上升”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客观的认知规律、基于学生较高的学习起点,我们可以将某些跨册的学习内容加以整合。以“认识时间”的教材编排来说,一年级上册要求“结合生活经验,会认、读、写整时”。二年级上册则要求“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会认、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观察上图所述三个阶段教材对“认识时间”的要求,我们发现,经过大班学习、刚进小学学习的一年級学生的起点已经很高,因此,不妨将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单元后置整合到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单元。整合之后,学习内容更具挑战性,同时也避免了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知识点的重复教学。

(二)中观层面:“单元”间寻同

数学教材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单元构成的。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两个单元在“数的认、读、写”“基数与序数”“比较大小”“口算”“解决问题”等方面都是类似的,只是所涉及的数的范围稍有差异。笔者认为,这两个单元目标接近、结构相似,可以整合。具体做法是,可把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和“准备课”“认识图形(一)”整合成“有趣的数字”和“生活中的加加减减”两个大主题。一年级新生对图形已经熟悉,所以,图形可作为“认数”与“口算”的学习材料。单元整合后的教学目标见下表:

(三)微观层面:“单元”内寻合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是由多个富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组成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课时教材的细品,而忽视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学思考缺乏系统性。对此,深读单元教材,重组知识板块,理应成为每位教师的理念共识。例如,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单元中,“9加几”作为“种子课”,首次呈现 “凑十法”,而后续的“8、7、6加几”“5、4、3、2加几”都在巩固“凑十法”,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变化。根据这一教材特点,我们可以将单元知识进行整合(整合前后的教学安排见右侧上图),先重点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和算法,再加以巩固优化,最后在解决问题中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这样的教学改进,有利于避免“重复经历”的尴尬,让学习活动有滋有味。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也可按此思路进行整合。

二、优化结构,完善内容整合的方式

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学习内容作为一个认知系统加以精心整合,让学习内容富有结构性。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内容整合后的课堂设计,要兼顾传承与创新,可借鉴幼儿园的“主题式”活动模式,采用“大板块”教学组织,让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更加凸显。笔者认为,内容整合可按以下三种结构来进行。

(一)并列式结构

一节课中,教师可将整合后的相关内容再作二次分解,使各部分达成各自目标,且彼此之间联系不大,这是内容整合的并列式结构。如整合课“0至9的认识”中,笔者将教学内容重新梳理成两大板块:一是“给0至9的十个数字分类”,感悟不同的分类标准;二是“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理解0至9各数字的意义”。并列式结构的内容呈现,学习空间大,探究体验真。

(二)递进式结构

前面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拓展,这是内容整合的递进式结构。如上面提到的整合课“凑十法”,先重点研究“9+3”“9+6”,理解“凑十”的内在算理和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探究内容拓展到“9+□”“8+□”“7+□”“□+□”,促成“凑十”策略的融会贯通,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设计递进式的学习内容,课堂实施依序推进,利于构建知识链。

(三)融合式结构

融合式结构的课时内容,是将不同课时中编排的概念、特征的理解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加以组织。比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材分两课时编排。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第二课时“看谁搭得又稳又高”。实际教学时,大多数教师只上第一课时,而忽视第二课时的实践活动,影响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内化及空间观念的养成。我们可以将两课时整合为一课时,让学生在“拼拼搭搭”的活动中“认识立体图形”,边实践,边体验,边思考,边理解。

三、改进过程,提升内容整合的效率

内容整合后的教学实施,更要营造开放、自主、温暖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对于整合性学习内容的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将内容整合落到实处、提高效率的重要依托。下面,以整合课“凑十法”为例,说明具体的实践策略。

(一)凭借预设的整合式内容,引发学习

我们可以将整合后的学习内容以挑战性问题的方式呈现,从中明确研究任务、激活探求热情。“凑十法”一开课,笔者便呈现了第一个学习任务:“从9+3=?、9+6=?中任选一题,把你的算法画一画、圈一圈、写一写。有困难的小朋友,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要让别人一看就能看明白你的算法。”在充分活动且交流后,第二个学习任务随之跟进:“除了9+3、9+6,还有9+□也可以用凑十法吗?如果把9改成8、7,8+□、7+□也可以用凑十法吗?还有□+□呢?”就这样,一节课围绕两组挑战性问题,学生自主感受了“凑十法”从特殊到一般的生成过程,并体验到了内容结构化的价值。

(二)立足生成的整合式内容,促进建构

自主活动后,教师要讲究反馈艺术,有力聚焦全体学生面对整合式學习内容的真实学情,并通过组织讨论,适时引领来突出重点、缓解难点。笔者认为,整合式学习内容呼唤整合式学情反馈。“凑十法”教学中,在学生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后,笔者同时呈现了如下10种典型成果。对全体学生而言,这些成果再次构成了新一波的整合式学习内容。

让学生充分观察每幅作品,并请其思考进而分享:①这些方法都对吗?②你能看懂每种方法是怎么想的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③这些方法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呢?④能不能给这些方法分分类?梳理这10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①②,用了“点数法”;第二类是③至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式表示出了“凑十法”,其中⑨⑩更是在算式上规范地表达出了“凑十法”。学生根据已有水平解决问题,“点数法”“凑十法”体现出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状态。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分利用第二类反馈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和算法,引领学生像⑨⑩那样进行规范表达。

同理,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时,通过整合式反馈,再次生成了如下的整合式内容。

不难发现,①②③其实不需拆分凑十,但学生硬要模仿着凑十;④⑤⑥受“9+几”的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势,将第二个加数拆成“1和几”;⑦⑧拆分后“哪两个数凑成十”比较模糊……学生在基于整合式学情材料的分析、纠错、反思中,既巩固了知识、训练了技能,而且逻辑推理能力、自主表达能力也同步得到了提升。

总之,教学内容的整合,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从“深读教材”“优化结构”“改进过程”三个方面协同落实,其终极指向是,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深度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2]斯苗儿,俞正强.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小学数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2).

(浙江省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 313100)

猜你喜欢
整合结构内容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