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云
摘要:在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是培养学生德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下,思想品德由于内容的抽象和深奥,教师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当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全新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教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能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然而,如今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借助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推行,转变教学观念,应用的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扭转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充满热情的学习中得到思想品德能力的提高,促进德育和道德水平。
一、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和问题探究能够实现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设计和安排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一点,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充分结合课本知识并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或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探究,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另外,教师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机会,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海纳百川,尊重和包容每个学生的个人观点,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获得真正的教育。
举例而言,在我讲解“珍爱生命”的课程时,就安排学生对于生命的价值进行讨论。结果有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得出了“危害社会和国家安定人的生命没有价值,可以任意残害”的结论,并获得了很多学生的支持。这时,我就以课本知识为基础,阐述了关于生命平等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了生命的本质,获得了很好的知识掌握。
二、结合热点实现知识时效性质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绝非让学生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掌握,还需要提高学生对社会、国家与世界的评价、分析和实践能力。由于思想品德学科具有紧扣时代与社会潮流的性质,教师应当在教学时将知识点和当前的热点新闻和事件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把握当前世界动态的同时有效地巩固和运用思想品德知识,从而让学生发现思想品德的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对于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成长和进步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比如,在讲解“竞争合作求双赢”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一路一带政策的施行、亚投行的设立,让学生掌握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国家之间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与意义。这样结合热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自己喜闻乐见的内容中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对于提升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色表演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在一些初中生的观念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抽象晦涩,因此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演的模式将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教师引导学生扮演知识点中的角色,对教材内容进行表演和展现,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可以在这种情境创设中体验到角色责任,对知识点拥有身临其境的认识。
举例而言,我在教学“做诚信的人”时和学生设计了《两个爸爸》的课堂小品剧:一个学生因为沉湎于网络被班主任发现,并要求家访。该生害怕事情败露便拿零用钱让网吧的老板做自己的爸爸接受班主任的批评。正当班主任在对这个“爸爸”进行教育时,学生真正的爸爸回家了。由此引发了一连串搞笑的故事。在学生表演时,我邀请该班的班主任扮演小品剧中的班主任,以增加表演的真实性。结果表演过程中高潮迭起、学生笑声不断。他们在享受欢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理解了关于诚信的重要性,不仅实现了知识点的形象、生动化,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学习实践实现综合能力提升
理论性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而科学有效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对理论性的理解和运用起到证明和巩固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有效运用,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对于拓展学生的自学空间,利用实践的方法提高探究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比如,在经过“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自己所在社区的邻里活动,或者到社会上参与志愿公益活动,领悟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和意义。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形象和具体化,并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总之,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当运用科学、创新的教学模式实现高效教学,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和综合德育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新课程·教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