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2017-06-07 13:52柴艳霞
新课程·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父母健康家庭教育

柴艳霞

摘要:孩子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无形中渗透着家长的影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家长做起。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关键。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母;健康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怎么老是横着爬,为什么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妈妈,我是照着您的样子走的呀。”孩子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无形中反映着家长的影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家长做起。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关键。教育专家尹建莉说:“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的手上有一块玉石——可愛的孩子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孩子小时候对学校、社会没有形成自己的意识,全靠我们家长正确的引导。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生命、懂得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让孩子懂得按规则办事?如何让孩子与家长更好地沟通,不再和家长、老师顶撞,懂得感恩?一切一切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那么首先我认为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怎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先做什么样的人。

一、和谐。上进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

小到家庭、大到家族,和谐、上进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周围的大人都比较懂礼貌、礼仪周全、孝敬老人。那么会无意识地影响孩子,孩子无形中会模仿。而且这样的环境使得孩子的亲情感比较浓厚,是非观念比较强。当遇到其他同学不好方面问题影响时,会有自己正确的见解。家里老人慈祥、夫妻关系和睦,一般来说孩子的性格比较开朗、乐观。如果家长脾气比较暴躁、时常发火,那就很难保证你的孩子能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如果你不孝敬你的父母,不愿给体弱多病的双亲以更多的关怀,那就别指望你的孩子会把你当做“高堂”而赡养;如果你脏话不离口,随时乱扔东西,就别想你的孩子会有文明之举;如果你不爱惜书本,就别奢望你的孩子会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现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手机人手一部,有些家长一回家不是躺沙发上玩手机,就是电脑前玩游戏。嘴里还说着孩子“你快点写作业啊,怎么就那么点作业还没写完?”试问:你觉得孩子在这样的影响下,能专心写作业吗?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业余时间天天围着麻将桌,连孩子最正常的家庭环境都保证不了,怎么能期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当我们期望孩子能认真写作业、看书时,我们也可以看看书,努力干工作。把这种上进的精神传达给孩子。特别是家长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学习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觉学习的行动。因此,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二、信守承诺、平等意识对待孩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表率作用,平时不论大事、小事只要说了就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否则答应他的事总是做不到,总是让孩子失望,时间一长,在孩子心里,就真的没有信誉了。再者,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以家长居高临下的身份自居,尽量要用平等的口气与孩子交流。当孩子犯错误时,尽量沉住气,尽量不打骂孩子。首先能听一听孩子怎么说,如果孩子是无意识的犯了错误,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讲清利害关系他会好好听的。如果孩子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们可以表现出我们对孩子足够的信任,选择宽容孩子、鼓励他,也可以和他约定看他以后的表现。当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好或者在某些方面有进步时,抓住机会表扬他,保护他的自尊心。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而且也不会只犯一次错。这次的错误,就在这一次解决,不要翻他以前犯的错出来,再数落他一通。那样,孩子的心里就会一而再地经受父母的说教,甚至羞辱,他的自尊心会很受打击的。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卑起来的。

三、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态度也很重要

家长应该多向孩子讲述自己小时候在学校的趣事,向孩子多传达一些自己对学校美好的向往、美好的记忆的信息,努力培养孩子对学校的情感。从教育好孩子的角度出发,千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应主动维护老师的形象。否则不但破坏了老师的威信,使教师今后很难开展对你孩子甚至对其他孩子的教育工作。孩子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每天都在自己的眼中留下父母的形象。家长对学生的人格感染和习惯影响,这是家庭教育的上乘境界。优质的家庭教育,不是优在“说”,而是优在“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所以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的言谈举止反映的正是家长的形象。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做得很好,首先我们家长就应该做好,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我们潜心引导和准确的教育方法下,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父母健康家庭教育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浅谈幼儿英语学习中父母的参与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