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06-07 08:50朱志平
新课程·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效率教学模式

朱志平

摘要:完全依靠教师来传授知识、讲解习题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对学习难免产生惰性情绪,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独自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主要从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出发,以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为探讨方向给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效率;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使课前预习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交流小组的开展会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视野;探究式实验的缺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一、设置课前教学提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知识复杂程度较高,而且教师需要在并不算多的课堂时间内把教学计划要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会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教师采取适当手段解决学生对知识掌握吃力、改善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教学节奏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设置课前三维导学提纲的方法,对下一节课需要讲解的知识重点、难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设置教学提纲,让学生结合教学提纲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通过自主预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再带到课堂上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这样会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从而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学习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提纲:什么是原子核外电子?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利用现有材料制作原子核外电子模型,有哪些注意事项?核外电子是怎么运动的?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开设学习交流小组。组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效教学课堂的打造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与自主掌握知识的能力。传统教学课堂模式中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就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对习题解题思路详尽的讲解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不懂变通,只会死板地去套公式解题。然而解题过程需要学生懂得变通、自主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变通地去做题,这样才会把每一道题都做对。所以,学习交流小组的开设为培养学生掌握变通、灵活、多角度的解题思维方式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对于一些课堂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大多数学生对解题思路没有头绪时,不妨将学生按照区域划分成几个学习交流小组,改变以往一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求助于教师的模式。开设交流小组可以综合集体思路,集思广益,小组交流讨论,将疑难问题一步一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充分调动所学知识,竭尽能力去思考,同时每个人又了解了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拓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在交流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探究实验的设置。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时代下的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个人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实验的开设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学科的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手段的运用,而探究实验更是锻炼学生实践操作、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對于探究实验,教师应做好引导的职责,充分解读课本知识,设计有意义、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作为探究实验的主体,可以在展开实验前结合所学知识,搜集相关资料,自主准备实验需要的仪器、试剂等,设计实验步骤,在探究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能够对实验中突发的各种问题迅速判断,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灵活应对各种状况。探究实验的设置使学生体会自己动手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具有不断发展的潜力,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从旁监督、适时调整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效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