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开镜
(许昌学院 魏晋文化研究所, 江西 许昌 461000)
·三国文化·
诸葛亮躬耕模式论*
付开镜
(许昌学院 魏晋文化研究所, 江西 许昌 461000)
诸葛亮躬耕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耕读结合,躬耕之余,静心思考安定天下之策,努力提高治国之才,等待时机出山建功立业。诸葛亮所在躬耕地隆中交通便利,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有无主土地可耕,有利于经济的独立;附近有亲属和朋友,有利于社会交往;隆中与襄阳存在一定的距离,有利于个人静心学习与独立思考。诸葛亮躬耕模式成功的原因有六:汉末社会动荡对人才的需求,儒家伦理地位的稳固,诸葛亮对家族精神的传承,诸葛亮子孙对诸葛亮精神的继承,刘备对诸葛亮人格的尊重,不忠不义的盛行。诸葛亮躬耕模式对后代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躬耕模式和其本人均经历了一个神圣化的历程,后人难以超越。
诸葛亮;躬耕模式;神圣化
青年时代的诸葛亮躬耕隆中,以耕读生活的方式待时而动,边读书边思考安天下之策,边交友边提高平天下的能力,最终捕捉到合适的建功立业之机,并通过政治实践,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诸葛亮躬耕模式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士人实现人生政治理想的成功模式,并为后人不断称扬而神圣化。诸葛亮为何躬耕隆中而非其他地方,躬耕模式为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对后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为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学界对诸葛亮躬耕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但是对躬耕模式却少有研究。①这是笔者不揣浅陋,撰写此文的原因。
兴平元年(194),诸葛玄应袁术之请,南下欲做豫章太守,携诸葛亮、诸葛均二侄及二侄女南下,留诸葛瑾在祖籍琅琊。诸葛亮时年十四。诸葛玄在豫章做太守不久,朝廷派出了正式官员担任豫章太守,诸葛玄交出官印之后,辗转到了襄阳,投靠旧交刘表。诸葛亮随叔父来到了襄阳。此后,因诸葛玄死,诸葛亮开始了躬耕生活。诸葛亮从躬耕地隆中到出山参政,为儒家士人建立功业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为后代士人所景仰,并为后代士人所仿效。诸葛亮的躬耕隆中的这段生活,可称为躬耕模式。这种模式有如下的特点:
(一)躬耕地隆中位于襄阳附近,易于获取各地传到襄阳的消息
襄阳地处汉江中游,所辖地区属于江汉平原的组成部分。东汉末年,刘表被朝廷委任为荆州牧,因诛杀地方叛乱大族,担心报复,遂把州治从汉寿(今常德北)移到襄阳。当时荆州所辖八郡,史称,如果“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1]210,足见襄阳地位之重。襄阳北接南阳,与东汉首都洛阳交通便利,刘表移镇州治于襄阳,提高了襄阳的政治地位。诸葛亮因黄巾之乱随叔父来到襄阳,在其叔父去世之后,并未居住在襄阳城内,而是隐于距离襄阳西三十里的隆中。隆中属岘山山脉中的山间谷地,与襄阳城池的距离不远不近,诸葛亮可随时与住在城内的十人取得联系,并因此可获取来自各地的消息,尤其是来自中原的消息。为何诸葛亮不随同兄长一道出仕东吴,而是留在襄阳?除了胸怀政治理想的不同外,襄阳的地理因素也很重要。襄阳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对来自中原的消息传播,明显要优于江东。
(二)隆中无主土地资源广布,有利于躬耕与自给自足
农业时代,土地成为普通民众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襄阳城池附近的平原土地,早被广泛开垦出来,土地各有其主。唯有山区存在未垦土地,还属于国家所有,所有人都可垦殖。因此,诸葛亮在此耕种,不会影响其他人的利益,并可独立生活,也可免受赋役的干扰。当诸葛亮躬耕之时,躲避中原战乱而来到襄阳的流民,并非只有上层社会中的士人群落。事实上,还有大量的小民也被迫从中原流落到襄阳附近。刘备所征之兵,均非刘表治下之民,而是由中原迁徙而来的小民。这些小民与诸葛亮一样,可能并未成为荆州管辖的编户,当然一时也并未承担政府的赋役。
(三)隆中附近有血缘亲属,还有志同道合的友人
诸葛亮躬耕隆中,并非为了与襄阳地区社会各阶层隔绝往来。事实上,诸葛亮与当时他在襄阳具有重要的人脉具有重要的关系。诸葛亮早年父亲病故,随其叔父南下,其叔父死后,诸葛亮兄弟失去了唯一的靠山。但是,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诸葛亮的大姐嫁与蒯祺,二姐嫁与庞山民。蒯氏与庞氏均属襄阳大族。
襄阳并非诸葛亮的故乡,但诸葛亮一家很快在襄阳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姻亲群落,这说明诸葛亮一家尽管流落到襄阳,但并未受到襄阳地方士族的轻视,相反,他们也相当重视来自琅琊的诸葛氏。诸葛亮来到襄阳时年纪并不大,因此,其叔父在与襄阳大族结合过程中应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诸葛玄死于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时年十七,从此,诸葛亮只能依靠自身谋求发展。诸葛亮后娶黄承彦之女,而刘表与黄承彦系连襟,由此,诸葛亮便与刘表有了亲属关系。诸葛亮虽然没有投在刘表门下,但是,有刘表这棵“大树”,诸葛亮在襄阳也就有了安定生活的后盾。
除了姻亲之外,诸葛亮在襄阳还结交了一批朋友。因中原饱受战乱,战火蔓延到荆州。因此,襄阳就成了当时中原人民避难的乐土。在大批逃亡到襄阳的士人中,诸葛亮结交了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等朋友。诸葛亮结交这些朋友,志在通过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见解。诸葛亮也相当重视向长辈学习。庞德公具有识人之鉴,诸葛亮师事之。通过姻亲关系和友朋关系,诸葛亮得以建立了自己的交际圈,不仅从交际圈中获得了大量的政治信息,而且得以向荆州贤能之人请教,从而增长了治国之才。
(四)可以静心读书,思考平天下之策
诸葛亮躬耕隆中,并非道家的终身之隐,而是在静心思考,磨炼才智,选择时机,随时出山建功立业。诸葛亮的躬耕,在于修炼治国才智,在于等待合适的合作者的出现。从诸葛亮与刘备所谈的《隆中对》中所言,可见他对天下形势的分析非常切合实际。诸葛亮不是不想建功立业,而是在选择最佳的建功立业的时机和主人。这是诸葛亮与一般士人不同的特点。
因此,诸葛亮的躬耕,是人生价值的慎重选择,而非趋利之人的不择手段。在诸葛亮的躬耕过程中,如果要出仕,在当时有两个选择比较实际:一是在刘表手下谋求一份职务,二是随其兄诸葛瑾在孙权手下谋求一份职务。显然,诸葛亮并不看好刘表,并未在刘表手下任职,而刘表对南下的士人也未尽力给予重用。尽管诸葛亮之兄在孙权处任职,但诸葛亮却不愿意在孙权手下谋生。诸葛亮认为,孙权只可能以之为贤,而不可重用之。史载:“张子布荐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1]915除了以上的两种选择,诸葛亮还有北返中原的另一种选择。当时的中原地区,英雄并起,最为突出者为袁绍与曹操。但是,诸葛亮对袁绍和曹操均未看好。袁绍最终为曹操所败。诸葛亮对曹操与袁绍的成败进行了比较,认为曹操成功,人谋的作用更大。不过,尽管诸葛亮对曹操作了极高的评价,但是诸葛亮早已看出,无论袁绍还是曹操,均非汉室忠臣,并非诸葛亮赖以建功立业之主。因此,诸葛亮要等待的,是拥汉的贤能之人。诸葛亮对“主人”要求甚为苛刻。他曾说,“太公九十非不遇,盖审其主焉。”[2]58最终他得到了“汉室之胄”的刘备的延揽,成为刘备实现兴复汉室政治目标的一位重要人物。诸葛亮一旦作出了选择,就开始了忠贞不渝的奋斗。
诸葛亮接受刘备邀请在建安十二年(217年)。作为寄居襄阳的北方士人,诸葛亮显然与当时寄居刘表处的许多北方士人不同。许多北方士人怀念家乡,希望中原平定时,再回到家乡。如王粲,便是其中的代表。当曹操占有襄阳之后,寄居襄阳的一些士人迅速北返,归依曹操。这些人中,有些已为刘表所用,有些并未为刘表所用,同时也未依从刘备。由此也可说明诸葛亮与一般之中原人具有完全不同的政治选择。
诸葛亮躬耕模式的成功,与其所处的时代、与汉代儒家地位的抬升、与诸葛亮家族精神的传承,以及诸葛亮个人的政治人格均具有重要的关系。
(一)汉末社会动荡需要人才拯救社会
东汉末年,来自社会上层政治的腐败,与来自社会下层的黄巾起义,造成社会的大动乱,出身凉州军阀的董卓进京之后,更加剧了这一社会动荡。天子权威自此丧失,汉朝陷于军阀割据状态。时势造英雄。汉末的社会大动荡,需要人才出来拯救小民于水火。
在群雄纷纷参与政治之争的前期,诸葛亮却躬耕山中,静观天下之变,分析当时的政治局势,同时结交当时的社会名流,讨论社会问题,得到庞德公等人的高度赞扬,从而奠定了他从政的知识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儒家伦理地位的稳固
儒家主张积极的入世观,主张建功立业,但同时主张忠诚,以义字为先,如此方可实现人生三不朽。这种人生观,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的政治宣传,已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再经过汉武帝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便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已成为社会价值观的基本标尺。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通过躬耕取得政治上的极大成功,不只与他个人杰出的政治才能有关,更重要的是,诸葛亮的政治人格浸淫着儒家思想的精华,“达到那个时代大家公认的最高道德水平”[3]。因此,诸葛亮践行了儒家的忠诚等重要理念,得到了社会上下的普遍认同。
(三)诸葛家族为国为民精神的传承
诸葛亮家族,具有典型的儒家风范。诸葛亮的先人诸葛丰,在汉代政府任过司隶校尉的重要职务,司隶校尉主管京城百官纠察和京师附近所辖郡的官员纠察,所治理的对象以官员和达官子弟为重点。诸葛丰因为刚正不阿,深受赞誉,受到汉元帝的嘉奖。时人有谚赞道:“间何阔,逢诸葛。”[4]诸葛亮之父,曾任泰山郡丞,官位不高。诸葛亮承传了其家族中的儒家风范,并发扬光大之。这在重视家族传统的时代,堪为楷模。诸葛亮家族中儒家风范的重要特点,是以儒家的忠义为核心。诸葛亮本人把“忠”看作人生的指南。他说:“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5]显然,在政治动荡的时代,诸葛亮依然坚守着儒家的政治操守,这与其家族传承具有重要的关系。
(四)子孙对诸葛亮精神的继承
诸葛亮道德权威的生成,具有家族传承的特点,这是诸葛亮家族能在中古时期脱颖而出的关键。东汉末年,如诸葛亮而受到社会和人民赞扬者,还大有人在。如曹魏的贾逵,其立其政其行尤其受到小民的喜爱。贾逵死后,豫州人民为其立祠纪念。但是,其子贾充,竟然党同司马氏,成为杀害曹魏皇帝的元凶。贾充尽管成为西晋开国功臣,但是,因为政治人格的卑劣,为后世所诟。史载:
贾充与诞相见,谈说时事,因谓诞曰:“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所知也。君以为云何?”诞厉色曰:“卿非贾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负国,欲以魏室输人乎?”[1]770
贾逵一度受到豫州百姓的爱戴,其死后,地方小民为其立祠纪念。但是,贾充党同司马氏,遂败坏了其家族的家风。《晋书》对贾充家庭的记述,极尽丑恶之事,由此可知时人对贾充政治行为之鄙视。如写贾充之女私下与一男私通,并赠其西域香料,为贾充发现,贾充竟然不以为丑。如此描写,主要是对贾充家族进行丑化。相反,诸葛亮子孙,继承了诸葛亮高尚的政治人格,光大了诸葛亮的形象,并因此强化了后人对诸葛亮躬耕模式的崇拜。
(五)刘备对诸葛亮人格的尊重
后人敬重诸葛亮,还在于诸葛亮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而这种独立的政治人格,受到了刘备的高度尊重。诸葛亮与刘备虽然具有君臣的名分,但却更似宾友。诸葛亮高度的人格自由是后代士人最为渴望的政治选择。同时,刘备的重才尊才也受到了后代士人的高度敬仰。
(六)社会不忠不义的盛行
在价值观念冲突严重的社会,坚持儒家正义观者,其形象的价值会更为突出。诸葛亮的政治行为,是儒家忠义一体化的具体实践。在汉末时代,这种政治行为非常可贵。因为不忠不义行为在三国时期的盛行,使得诸葛亮的躬耕模式显得更为高大。其中,最为突出者,为河内大族司马懿父子。司马懿父子尽管服膺儒家学说,却做绝了不忠不义之事,受到当代和后人的强烈鄙视。司马懿父子的行为,与诸葛亮父子的行为相比,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这样一个唯利是图的时代,诸葛亮坚持着儒家的忠诚观和正义观,不因世道混乱而改变自己的政治操守,从而成为乱世中耀眼的苍天明星,划破了黑暗的星空。因此,诸葛亮躬耕的成功,就在于乱世之中,诸葛亮与不忠不义的一批士族相比,坚守着儒家的精神价值观念,从而使他自己的形象显得更为高大。所谓“举世皆浊我独清”,正是诸葛亮的闪光之处。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但是以崇高的政治人格而受到后世尊崇者,诸葛亮最为突出。诸葛亮隆中躬耕也因此为后人所崇拜,并神圣化。
(一)诸葛亮躬耕模式成为后代士人追求的典范而被神圣化
诸葛亮躬耕模式,在西晋年间便开始为人所注意。西晋灭亡蜀汉后,蜀汉内迁的官员及家族子弟,多受歧视,只能充当司马氏皇朝的政治点缀,在中央多被委以闲散之职;在地方,多任职边地,“位高权重之职则根本无法染指”[6]。但诸葛亮的后代却得到了特殊的照顾。史载,当时的政要荀勖、张华等人,指派陈寿搜集诸葛亮的文章,编定成书;又重用诸葛亮之孙诸葛京。西晋政府之所以重用诸葛京,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用诸葛亮父子之忠贞,来表明司马氏同样是用儒家的忠孝仁义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重用诸葛亮之孙来安慰蜀汉亡国士人之心。
对诸葛亮躬耕地隆中的重视,始于西晋末年刘弘的宣扬。公元208年,刘表死后,刘琮投降曹操,接受政府的管理,从此,襄阳回归到中央政府管辖。在曹魏统治时期,襄阳属于战争的前沿城市,曹操时代及曹魏时代,襄阳的守将均为国家的重臣。这些重臣,似乎对诸葛亮并无好感,因此,对诸葛亮所躬耕的隆中也未有拜见的记载。西晋建立后,羊祜征守襄阳。史称羊祜爱民如子、智力超常,尽管他对诸葛亮也相当敬重,曾称颂孙吴陆抗具有诸葛亮的德行,但羊祜系西晋外戚,在灭亡曹魏政权过程中,态度鲜明。在镇守襄阳时,多次行贿洛阳官员,可见,羊祜本人的政治人格存在严重的污点。羊祜尽管具有爱民的人格,但是却党同司马氏,他根本无法与诸葛亮相比。这也就是襄阳因诸葛亮而非因祜而更有名的重要原因。羊祜的继任者杜预,号称杜武库,他对诸葛亮似乎也未重视。这是因为,杜预本人也受到羊祜的影响,且为晋武帝乘龙快婿,同样是司马氏同党。但是到了刘弘担任荆州最高行政长官之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刘弘任职襄阳之时,已近西晋晚期,刘弘并非司马氏同党,因此他敬重诸葛亮,便没有了时代政治的干扰。
事实上,刘弘对诸葛亮的高度称扬,正处于西晋末年政治领域不忠不义现象猖獗之际。从晋武帝建立晋朝开始,以贾充为代表的一群不忠不义之徒便登上开国元勋的的宝座,享受到开国重臣的优厚待遇,“大多数成员的人格卑下”[7]。如此一群政治人格极端卑劣者,竟然成为新皇朝的政治支柱。刘弘虽然是晋朝的官员,但是却非开国功臣之后,政治人格高尚。故而,他对诸葛亮的敬重,发于内心而表于行动。
东晋时,史家习凿齿拿周瑜、鲁肃与诸葛亮比较,以为周、鲁二人为“小人”,诸葛亮为君子。并在隆中作诸葛亮宅铭,称其“义范苍生”。[2]121
(二)诸葛亮躬耕模式的神圣化的原因
诸葛亮躬耕模式的神圣化,不只是诸葛亮本人的作用,还有其子孙的作用。在其子孙政治人格的高尚化过程中,经过时代的洗礼,人们感觉到诸葛亮的政治人格远远高于同时代的士人。由此,诸葛亮得到了世人的高度崇敬,诸葛亮的躬耕模式,也成为后代士人仿效的典范。诸葛亮躬耕模式的神圣化,还在于诸葛亮躬耕模式满足了中国古代士人追求事业的心理诉求。经过儒家思想熏陶的士人,具有强烈的功业之心,也具有追求高尚政治人格的精神渴求,同时还渴望得到明主的真心信任,与明主建立亦主亦友式的相对平等的关系。因此,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信任与感恩模式,便成为他们心中的榜样,从而为他们所景仰、所歌颂。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诸葛亮形象的生成,有一个伟化的过程。“三国以降,在历代统治者的倡导下,士大夫阶层与文人墨客不断对诸葛亮形象进行着包装。通过讴歌诸葛亮其人其事、美化其政治素养与伦理道德、重塑完美的仁义新造型、不断追封加冕各种称号等多种方式,最终将诸葛亮改造成儒家圣贤中的极品代言人。”[9]这种见解,有其合理性,但是笔者以为,诸葛亮的神圣化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历史使其神圣化,而是诸葛亮本身具有神圣化的因子,没有神圣化的因子,后人也不可能对其进行神圣化。因此,把诸葛亮的伟化说成是后人造神的结果,可能有失对中国古代伟人的公正评价。
(三)诸葛亮躬耕模式的难以超越化
三国时代的士人智力型英雄辈出,而三国英雄之中,最能持久受到后人景仰者,非诸葛亮莫属。尽管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表示了严重的怀疑,但是这并未削弱后人对诸葛亮的敬重。诸葛亮的躬耕,是暂时之隐,非长久之隐。是在躬耕之时,静观天下之变化,思索治理天下之方略。这是儒家之隐。诸葛亮本人政治人格的高尚性,并为其子孙所继承,如此之行为,在三国时代唯此一家。诸葛亮因此而受到西晋以及后代各代政府的重视,同时还受到社会士人的景仰。
诸葛亮所创造的躬耕模式,虽然为世人建立了一个典型的示范,但是这种示范只可模仿,却难以超越。难以超越的原因,不只是时代的特点不可复制,诸葛亮的才智难以复制,更重要的是,诸葛亮自身所具备的儒家的高尚政治人格,以及诸葛亮后人对诸葛亮高尚政治人格的继承和发扬,更是难以复制。因此,后代士人仿效诸葛亮躬耕模式者,多不可能达到其境界,也难以超越诸葛亮的成就。
躬耕意味着与社会结合紧密,躬耕同时还意味着要进行事业选择。诸葛亮的躬耕模式,尽管受到后人的景仰和效仿,但是时代的不同与政治形势的不同,加上效仿者个人政治人格的不同,已很难超越诸葛亮的躬耕模式了。
因此,诸葛亮的躬耕模式,尽管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受到了后代许多士人的景仰效仿,但是最终无人超越诸葛亮的功名成就,这也就使得诸葛亮躬耕模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个案,历千年而不朽。诸葛亮躬耕模式的神圣化和诸葛亮的符号化一样,经过中华文化两千年的演绎,已成为中华政治文化中的宝贵的一页。这种模式的形成,其根源在于诸葛亮本人政治人格的高尚性,以及诸葛亮后人的继承性,合乎中华伦理精神,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诸葛亮躬耕模式的神圣化和诸葛亮的符号化一样,成为中国古代典范人物的典范行为,如同陈年老酒,历久弥香。诸葛亮的行为特征,在乱世中顺应了人们的心理期望,并与司马懿等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诸葛亮躬耕模式的成功,造就了儒家士人入世参政的成功经验,并因此成为中国儒家士人入世的典范。诸葛亮公忠体国、死而后已的精神,“是激发人们向上的宝贵文化遗产”[10]。
注释:
①学者对诸葛亮躬耕诸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参见丁宝斋主编的《诸葛亮的成才之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许如贞的《诸葛亮成才原因研究综述》(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余鹏飞的《“三顾草庐”、〈隆中对〉研究综述》(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舒跃育的《诸葛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成都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等。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张连科,管淑珍校注.诸葛亮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余明侠.诸葛亮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485.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3248.
[5]李日方.太平御览(第三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29.
[6]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51.
[7]曹文柱.西晋前期的党争与武帝的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47.
[8]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377.
[9]熊梅.诸葛亮形象的伟化和儒化[J].成都大学学报,2011(2):60.
[10]张大可.三国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30.
(责任编辑:刘晓红)
2016-02-1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BZS097);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魏晋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2014WJ04)。
付开镜(1966-),男,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K236.2
A
1004-342(2017)02-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