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园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阶段语文阅读课的有效实施进行研究和探讨,笔者提出了导向型阅读课、自主型阅读课、展示型阅读课等三种建构初中语文课堂的模型,并对每种模型进行了细致的组建。
【关键词】阅读课 课型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04-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这就要求初中学段语文课不能把学生局限在教室内、课本中,而是引导学生能从古今中外的文化巨著中汲取语言文字的知识和精神的营养,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阅读空间和时间,为学生呈现出广阔的阅读视野,并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适时地指导,让学生有机会与文字相遇,并能够从其中获得对自我有益的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阅读课正是顺应这一课标要求而开设的课程。初中语文阅读课是指发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学段(一般指7-9 年级)中,在校内或校外相宜学习场所内,由教育者指导被教育者进行自主课外阅读活动的语文拓展性课型。
课型的建构是阅读课有效实施的重要策略。课型即指课堂的类型,是基于阅读课内容而进行建构的不同类型的阅读课。依据初中教学的特点和性质,笔者将初中语文阅读课的课型设计如下:
一、导向型阅读课
有导向,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有目的阅读,才能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导向型阅读课包括:阅读计划制定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内容导读课。
(一)阅读计划制定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详实具体的计划是展开行动的前提,也是保证行动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要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阅读计划的制定应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教师层面的引导,二是学生层面的制定。在教师引导中,应充分考虑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及学生的学情特点,由老师引导学生制定出共性即可供全班甚至全校来读的书目,并明确书目的阅读时间和速度;在学生个性化制定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喜好来制定属于个人的读书计划。两个计划的融合便是学生三年的读书计划。
(二)阅读方法指导课
训练学生从文字资料中迅速获得信息,提高閱读效率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索信息、处理信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让学生读与记录结合,读与圈划并用,读与评点相连,疑问、感悟随手批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略读等多种方法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阅读内容导读课
阅读内容导读课分为两种形式:名著导读课和好书推荐课。
名著导读课的阅读客体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阅读主体是学生。这种类型的阅读课要求教师能从主导的角度将书籍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来读。
在阅读内容指导中,语文教师不是生硬的将书目清单发给学生,而是以导读性语言,在语文学习任务中呈现。
如:今年的寒假有点炫:读书写作看电影——我们的寒假读书写作计划。
前言:孩子们,这个假期很饱满,听起来都有点像做梦,这使我想起了我们的中学时代,寒暑假那大把的日子都是自己的,真是有足够的时间“奢侈”,我记得我当时“挥霍”时间的方式就是读小说,读得如醉如痴……午后的读书时光更是神仙不换的日子。只有先成为读者,才能成为学者,看看你作研究的天分吧。
建议去读两本书:
名著推荐之一:小小的北极村,世界的北极村——迟子建《北极村童话》
名著推荐之二:今夜的天空很希腊 ——《希腊神话故事集》
这是我给初一学生的一份读书任务单,我试图用谆谆教导的口吻,引领学生读书。在纸张与文字的交谈中,将自己在读书方面的见解,需要学生读的书目,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中更有读书的兴趣。
好书推荐课,是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通过推荐,学生会对图书有一个立体明晰的认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收获,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来读。
如:我在初二年级进行了一堂名为《阳春三月,我在读》的阅读课。该课以读书交流推荐的形式展开,先以抽签形式随机提问学生,自己近期的阅读书目,学生选择其中一、二段分享;第二环节是,若有同读这本书的同学,再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第三环节是小组同学之间交流自己近期读的书,及读书心得;第四环节,学生将自己近期读的书放在自己的课桌上,全班同学围教室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在征得书籍主人同意的情况下,可进行交换阅读;最后一个环节,抽取今天的爱心读者,赠送带有老师寄语的书签。这堂力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对学生阅读分享的点评中,起到了引导读书的作用。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推荐,单位时间内,学生也与更多的经典作品相遇。
二、自主型阅读课
自主型阅读课也叫“心灵的放牧”,是最能够体现学生自主性的课型,也是阅读课最主要的实施课型。这种课型秉承“大语文观”,给学生以充分自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籍,拓宽视野,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取向。为保证阅读课作为语文拓展课的地位,教师在开展阅读之前可给学生大致规定好选择书目的方向,如文学类或社科类,不宜和语文学科相差太远。学生对其他学科领域作品的阅读,可放在阅读课之外的阅读活动中。
三、展示型阅读课
展示型阅读课是学生在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进行展示、交流、汇报的课型。展示型阅读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具体包括读书汇报课,表演展示课,问题探究课和学生讲坛。
(一)读书汇报课
“学生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诵读、品味、赏析,生成语感,积累语料,学习民族语丰富的表现力;在此同时,必然也受到范文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操的熏陶感染。”[2]因此,通过读书汇报课,可以将自己在一个阶段中读书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提升,以汇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类型的课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穿针引线地进行适时点评,以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
(二)表演展示课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喜欢在演示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带来的心理的感受。表演展示课是一种有效的读书展示方法,即将自己所读的内容以情境的形式展现出来。
(三)问题探究课
问题探究课是建立在共读的基础上的一种课型。在阅读中,学生会渐渐形成自己的独到的观点,包括对文中人形象的认识、对故事情节发展的理解、对作者意图的思考等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学生之间会产生不同的观点,甚至会产生辩论。这样不仅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
(四)学生讲坛
基于阅读,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话题或自己一个研究方向,针对特定的主题系统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独到的见解,并可以引入PPT来展示。这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出的智慧的结晶,是学生能力的全面体现。教师在阅读课上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拥有一个讲坛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为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展示的契机,这是他继续阅读和终身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大背景下,阅览课的实施是实现大语文的必由之路。笔者相信经过一线老师和广大教育教学专家的共同努力,阅览课必然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新鲜的活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成为一个终生阅读的人,一个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2]钱梦龙.我这样上语文课[J].初中语文教育学, 201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