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空间规划设计原则初探

2017-06-05 14:18曹沁霖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空间

曹沁霖,夏 健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空间规划设计原则初探

曹沁霖,夏 健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节庆类非遗依托的主题空间为对象,通过对节庆类非遗活动及其对空间要求、主题空间的组成要素及系统、主题空间的特征等多方面的研究,尝试提出了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将节庆类非遗的保护传承落实到空间系统中。

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空间;设计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与活态文化基因,可以称之为人类的精神家园。

根据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六大类。其中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与节庆相关的传统风俗、礼仪、活动、游戏、习惯等方面,是传统生活方式中最有特点的部分。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动态

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需要承载活动的空间,但对空间的要求差异极大,有的节庆活动具有大的地域空间概念,如整个国家和区域等,相对而言具有空间上的虚幻性,即没有一个特指固定的场所进行这些节庆活动;而有的节庆活动则有相对明确的空间依托,需要在固定的空间中展开。不管是“虚”还是“实”,节庆类非遗在空间上都有着独特的指向意义,即都是具有特别空间特征的主题空间。

1.1 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构成要素及其系统

非遗主题空间是将主题事件(包括经历、记忆和其他无形的事物)与具体的空间(地点)通过时间联系了起来,形成具有主题性的城市空间[1]。(1)事件。时间、空间和事件是彼此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的。主题事件通过把某个特定地点发生的特定经历具体化并排序,使它们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关系系统。非遗节庆资源是主题空间中的非显性要素,承担信息传导的作用,给人最直观的感知。空间缺乏了事件,就失去了主题,因此事件要素是主题空间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环。(2)空间。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为非遗节庆事件提供了必要的发生场所。节庆事件决定物质空间的感知,而物质空间则是这种思维感知的物质载体,是非遗节庆主题事件落地的归属[2]。从古至今,人们之所以要举行祭祀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具有仪式性的主题活动,将某种事件与某一特定空间进行联结,来加强这一事件在人们脑海中的记忆。节庆主题事件所发生的空间及其所营造的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也是构成主题空间的重要要素之一。(3)时间。时间要素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空间的时间性表现,二是事件在时间顺序上的历时性表现。无论是主题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等任何类型的空间,都在事件维度上具有历史性特征。此外,节庆主题事件要素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产生和发展也具有历时性特征,并在未来仍将不断的历时发展。时间要素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它是构成主题空间的一个重要要素。

当事件发生在一定的空间中时,空间才成为主题空间,同时主题空间也通过设计手法,去迎合事件发生的要求,形成事件与空间结合一体的主题空间(见图1)。在一定的时间维度内发生的事件,才称之为节庆活动事件。当节庆事件发生在特定的空间容器中,继而产生了主题空间,主题空间及其节庆活动,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域内。时间要素是事件要素与空间要素形成序列层级的方式,通过时间顺序界定,形成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主次顺序,通过事件的先后主次,形成空间上的主次序列,从而形成空间结构。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动态

主题空间承载着非遗节庆活动、展示节庆特色、增强节庆特征、传承节庆记忆。同时,主题空间在周边建成环境中起到触媒作用,带动周边区域保持活力、自主更新,因此,其规划策略的研究是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组成。

在国内学术界,关于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庆类非遗的分类、特征、保护策略研究及其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很少有涉及到承载非遗节庆活动的主题空间方面的研究。

图1 主题空间三要素系统示意图

2 节庆类非遗活动特点及其相应空间特征

2.1 主题性活动与空间的原真性、地域性

节庆类非遗活动都是围绕一个突出明确的主题进行的活动,例如划龙舟、祭祀、庙会等,同时,核心活动又大多围绕着突出的标志物展开,如庙宇、牌坊,甚至村口的大树这样便于认知便于标记的空间象征符号,符号构成了空间的主题。非遗节庆活动通过不断加强主题性的一系列活动,让非遗节庆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主题性活动是基于历史传承的非遗活动,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具有无可质疑的原真性。由于节庆类非遗主题活动是按照历史传统,发生在特定城市空间中真实的事件,使相应空间也具有原真性的本质特征[3]。事实上原真性体现了一个优秀的设计所需要遵循的基本特征:尊重历史,尊重非遗节庆活动本身的原真性。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的原真性不但涉及到物质的形态与非物质的形态,还涉及到使用者对空间的认知等方面,包含许多方面[4]。非遗节庆活动是地方历史与文化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就要首先挖掘文化中最有核心竞争力的非遗节庆资源,对其进行整理和包装。这个过程不但是尊重历史的过程,也是保存城市记忆、发掘城市主题的过程,同时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场所感,带给人心灵和情感的归属[5]。

同时,非遗节庆主题活动的地域性决定了主题空间的地域性。不同的非遗节庆主题活动会赋予主题空间不同的形态特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显著差别,是空间属性具有唯一性。多样的城市有着多样的文化积淀,这种多样性决定着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也会呈现专属于本地的空间属性,形成独一无二的城市风貌。这些独一无二的主题空间最终将潜移默化深入当地人内心,对该空间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6]。

认同感的产生对非遗节庆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非遗主题空间是由事件、空间、时间三要素叠加形成的,人们在认知中把非遗节庆与其发源地产生联结,认为只有在特定的空间中举行节庆活动,才是原汁原味的。这种地域性空间带来的认同感,会在行为上影响非遗节庆活动参与者,让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心理上全情投入,从而让节庆活动的气氛更加热烈,也让节庆活动在人们的记忆中产生更强烈的映射,不断加强群体记忆,让非遗节庆活动在群体传承的模式下得到保护。

2.2 特殊性活动与空间的图形性、指向性

节庆类非遗活动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人群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进行的活动,其活动具有特殊性。一般地,非遗节庆活动会选择日常性空间中较为“合用”的、带有一定特殊性的空间进行;而专门建设的非遗节庆空间也会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因此,节庆类非遗活动的承载空间需要同时适应特定节庆活动和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要求空间规划设计具有集约性,保证灵活使用的实现。

由于非遗活动具有特殊性,因此主题空间应当表达出明确的图形性与指向性,从而更容易被人感知。使用者对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的直观认知是一种“视觉心理”感知体验。明确的图形性会形成城市空间的图底关系。图底关系理论是一种对图形、背景和空间形象的辨认。人们对明确的、可识别的图形有着明显的视觉偏好,因此图形性明确的主题空间往往更容易被人感知。

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的图形性与指向性,可以使节庆活动参与者在感受公共空间的过程中,更好的对空间特征进行识别,把节庆活动与公共空间通过明确的图形性符号进行联结,从而形成主题空间。这样的联结过程,是符号学基础理论中所提出的“能指”与“所指”发生映射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被空间的明确性与图形性不断加强,从而使非遗节庆活动真正落实到物质空间上得到保护。

2.3 周期性活动与空间的稳定性、灵活性

节庆类非遗活动是以一定周期重复举行的活动,无论举行的频率如何,所有的非遗节庆活动,都是按一定的时间规律进行的。这样的周期性特征,要求非遗节庆空间的部分空间内容保持稳定,便于周期性活动的反复展开。因此,稳定性是主题空间的重要特征。主题空间中主要空间要素保持其稳定性,可以保证非遗节庆活动能按其周期举行,而这部分稳定空间往往也是节庆类非遗活动的主题内容。

由于主题活动的周期性,主题空间不但具有稳定性特点,还应当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特点。主题空间的灵活性决定着其使用频率与使用效率。使用频率可以看做是空间的生命力,而使用效率可以衡量空间是否存在无法使用的浪费死角。优秀的主题空间可以在节庆活动期间胜任节庆的一切空间要求,并且在平日做到融入平日生活,承担平日使用功能,作为带有主题符号的公共空间,成为周围居民周围环境的一部分,使用者可以灵活使用,并不会成为空关着闲置的低频使用空间。因此灵活性是主题空间非常重要的空间特征。

2.4 群体性活动与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

节庆类非遗活动具有群体性传承的特点,是一项大众活动。因此,要求非遗节庆空间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容纳不同规模的活动,尤其是大流量人群的使用。这种弹性主要依托交通系统支撑、周边扩散空间组织或内部空间灵活组合实现,结合所在片区的整体规划是实现综合解决的保障。为符合人的空间心理的需求,主题空间的尺度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应符合人们对安全和依赖感的要求,如人们更愿意身处尺度宜人的中小空间而不是空旷无边的空间,后者让人感觉无所依附,从而产生不确定心理[7]。因此,主题空间应当具有舒适性,表现为空间尺度适宜、空间界面宜人、空间节奏紧凑,让使用者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空间变化产生的舒适性。

同时,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的安全性,会让节庆活动的参与者在心理上受到安全感和保障感的暗示,保证在大人群涌现的情况下,节庆活动可以顺利安全的进行,保证人群可以安全的聚集和疏散,并且在空间内自由活动不受安全的威胁。节庆类非遗活动是一种大型的群体性活动,在一些节庆类非遗活动过程中会出现人群涌现。人群涌现是一种社会现象,即指在一定空间内瞬间人群的突然出现[8]。这种量变产生了规模效应甚至质变,比单个主体的简单叠加要复杂许多。这种现象给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的应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的边界大多是开放的,没有明确的出入口大门,没有明确的围墙界限[9]。同时,人群的涌现是变动与不可控的,但活动高潮与情感共鸣的时空却是相对固定的、唯一的、短暂的。与其相对应的主题空间尺度与人口容量却一定是有限的(一个广场、一座桥、一座庙等)。在这些特定的节点场所,人群涌现就非常容易发生突发事件[10]。

3 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设计原则

3.1 了解非遗历史,尊重非遗精神

非遗节庆是地方文化的缩影,是一个地区所有居民的共同记忆。在对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其历史,这样才能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游刃有余。一个对非遗节庆的起源、发展过程、历史更迭不清楚的设计师,很难设计出符合非遗节庆使用要求的主题空间,也很难将非遗节庆要素自然的融合到空间设计中去。在设计初始阶段,应当通过阅读文献、现场踏勘、群众走访等方式,充分了解非遗节庆背景,才能做到尊重非遗节庆精神,保持非遗节庆的原真性与地域性,从空间上对非遗节庆进行保护传承。

3.2 考虑整体空间,带动区域发展

承载非遗节庆活动的主题空间在从其周边整体城市空间系统中孕育产生,又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发生互动。在对主题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把主题空间放到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分析,在总体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上对其进行规划设计,使主题空间成为区域内的活力点,发挥非遗触媒效应,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3.3 运用非遗符号,加强空间指向

非遗节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凝聚着当地独特的文化。在进行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深度挖掘非遗节庆背景,将非遗节庆中最独特的文化符号进行提取,运用到空间设计中,作为空间符号与图像性符号。通过将主题事件中的主题文化符号运用到主题空间的各个设计环节中,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从空间尺度、材质、色彩、装饰等各种细节之处感受到非遗节庆文化,从而使空间的主题更加突出。

3.4 结合节庆特点,体现空间属性

不同的非遗节庆有着不同的活动流程与活动特点。有的非遗节庆参与人数众多,需要主题空间的尺度大;有的非遗节庆需要在过程中洒水或是点燃火把,对主题空间的安全性要求高;有的非遗节庆需要进行体育赛事,需要主题空间符合体育要求。五花八门的非遗节庆活动有个性化的空间属性要求,在对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充分对活动流程、活动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其对空间属性的独特要求,这样才能设计出最基本的“好用”的空间。

3.5 统筹空间要素,打造核心主题

事件、空间、时间是构成主题空间的三要素,在一定的时间域内发生主题事件的空间才称之为主题空间。在进行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对事件、空间、时间三要素进行梳理与总结,梳理核心主题事件、确定核心主题空间、明确时间域,从而将非遗节庆中的三要素统一在主题空间系统中,这是打造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的前提与基础。

3.6 兼顾集约使用,设置空间弹性

非遗节庆具有其周期性特点,主题空间规划设计时应当将周围居民平日的灵活使用纳入设计考虑范围,避免造成平日主题空间的闲置浪费。设计师可以通过空间的临时性分隔、可移动的设施等灵活的设计手法,将主题空间在平日打造成周围居民的活动场地,或将主题空间的设施进行多用途设计,在平日仍可使用。避免出现节庆期间用一次,平日空无一人的空间浪费情况。

4 总结

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地方历史与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集体记忆。在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中,缺乏将节庆类非遗与空间结合进行的研究,导致节庆类非遗很难落地。本文通过对节庆类非遗活动特点及空间要求的分析,提出了节庆类非遗的空间是一类可符号的主题空间,并通过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的要素及其系统、空间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节庆类非遗主题空间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希望通过将节庆类非遗活动与其主题空间一体化规划设计的方式,给节庆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1]郑雯.面向游客的广州市小洲村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2]ALLORA LOVELL.Southport urban heritage and character strategy review[C]//City Planning Review,2006.

[3]肖刚.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4]ROB KRIER.Urban Space[M].New York:Rizzoli,1991.

[5]芭芭拉·科瑞丝普,孙硕泽.人性空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6]THOMAS THIIS-EVENSEN.Archetypes in architecture[M].Norwegian University Press,1987.

[7]LISE BURCHER.Urban character and viewscape assessment[C]//Urban Character and Viewscape Assessment,ISoCaRP Congress,2005.

[8]王晓.城市传统商业步行街景观地域性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

[9]唐勇钢,李伟.城市主题空间的多元化设计理念浅析——以纪念性建筑与传统建筑空间设计为载体[J].人民论坛,2012(8):88-89.

[10]刘虹.转型期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设计框架策略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5.

A first study on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me space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estivals

CAO Qinlin,XIA Ji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SUST,Suzhou 215011,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estival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Taking the theme space of festival activities as the object,the paper tries to summarize some basic principles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theme spa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estivals by studying the festival activities and its space requirements,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the system of the space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space,which will put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estivals into the space syste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festivals;theme space;design principle

TU984

:A

:2096-3270(2017)02-0058-04

(责任编辑:卢文君)

2016-04-18

曹沁霖(1989-),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

夏 健(1963-),男,江苏苏州人,教授,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的研究,Email:xiayifei92@126.com。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空间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空间是什么?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创享空间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