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更新的模式研究

2017-06-05 14:18泽,周
关键词:古桥风貌古镇

徐 泽,周 云

(苏州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2150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更新的模式研究

徐 泽,周 云

(苏州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215011)

针对国内部分历史文化古镇基础设施薄弱、居民生活环境恶劣等问题,通过结合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历史文化古镇提出的新要求,并对苏州市黄埭古镇保护与更新的实证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 “在整体风貌得到恢复性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使基础设施得到完全性更新”的模式,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历史文化古镇;整体风貌保护;基础设施更新;模式研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其培育成为文化旅游等专业特色镇[1]。而目前,全国有保护价值的2 800个古城镇中,至少有2 000个城镇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虽然有些历史古镇做了一定的保护规划,但真正对古城镇风貌、重点建筑及文化遗存、公共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投入太少,这远远不能使古镇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对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更新进行初步的设计研究,重点探索古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整体风貌保护和基础设施更新的模式策略,希望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一定的策略引导和帮助。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而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更新的目的也是如此,保护强调活态保护,历史传承,保护就是为了让生活于古镇、古村内的人生活的更好,更新也是为了古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新型城镇化与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更新的目的是根本一致的。

1 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更新的模式概述

古镇的开发热潮源于丽江、周庄等成功的开发模式,其保护与更新模式的经验对我国诸多尚待保护和开发的古镇起着良好的示范和指向作用。如丽江模式最初以整体保护的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模式构架也很完美,但随着游客的不断涌入,古城核心区商业气氛日渐浓厚,这不仅破坏了古镇原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使得原住居民大量外迁和商户不断投资[2]。周庄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居民整体搬迁,在古村内部重新进行商业经营开发,最终形成政府和住户双重保护的良性循环的开发模式[3]。这种模式早期被视为一种较为成功的古镇保护与开发模式,但从居住环境上看,还缺乏整治较好的公共绿化用地,并且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大多为旅游事业服务,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还有待更新完善,随着周庄模式的深入运营,过度的商业化严重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破坏了原本由当地居民、老屋、街巷、河道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和谐美丽的原生景观[4]。水乡的风情民俗渐渐难觅,精神内涵逐步淡化。

周庄和丽江等成功典型模式以旅游开发促进古镇保护的效应极大地鼓励了地方政府决策者,使其保护与更新模式出现向外扩张的局面,这也使得其他历史文化古镇在积极开发的时候只关注其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却忽视了古镇居民的人居环境及公共基础设施等环境和社会效益。

2 苏州市黄埭古镇保护与更新的模式策略

2.1 项目简介

据史料记载,黄埭镇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周赧王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楚拜黄歇为相,封以淮北地,号春申君。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改封春申君于吴地。黄埭因楚相春申君黄歇以水筑埭而得名。明清时期,黄埭镇更是苏州城北商贸重镇,素有“银黄埭”之称,历来是苏州西北的繁华商埠和物资集散地。

黄埭古镇虽然经历过辉煌,但是眼下的黄埭古镇的历史风貌却在不断的遭受破坏。九十年代以后,很多古建筑被拆除或作他用,部分建筑在风貌上不协调,在形体和结构上都和传统建筑有一定的冲突,且周边退让空间严重不足;部分古桥虽重新翻建,但其结构和用料已完全改变。“黄埭十八景”中,也仅有熙馀草堂、香花桥、城隍庙庙门、白果园古银杏保存相对完整。据实地初步调查,古镇内老街两侧的民房大多已改造,仅有少部分建筑的外观还保持原样。如今古镇内的规划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商住和娱乐文化用地较少,规划区内道路绿化也是沿河零星分布的点状绿化为主,大部分绿化用地均为菜地,整个老街绿化率较低。另外,古镇内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缺乏,电力电线走路杂乱,管网设施配套尤为短缺,房屋年久失修、采光通风差,居民对地块区位的文化休憩设施存在较大的社会需求,但场地和空间严重短缺。

2.2 整体风貌保护的提升策略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归纳了黄埭古镇的整体风貌保护构成要素(见表1),并形成了“由点-线-片”的整体保护框架(见图1)。

表1 风貌保护构成要素

图1 整体风貌保护框架

2.2.1 节点的保护

(1)古桥。对现存古桥,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要求创新保护管理方法,控制古桥风貌环境,并从开展古桥普查、完善档案管理,建立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明确古桥重点保障措施;对尚留遗迹的古桥,视实际情况保留古桥遗迹,某种程度上,残缺也是历史美的一种,因此不建议在破坏古桥尚存风貌的情况下,以新代旧;对已消失的古桥,根据实际情况可考虑复建,或在原址留一块碑文以留作纪念,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不盲目重建与历史风貌不符的“假古董”,对古桥的保护形式需多元化,切莫让古桥在遗忘中消失。

(2)古树。对项目内的古树名木要核实信息,标明树木编号、树名、科属、英文学名及保护级别等内容挂牌,予以登记建档造册。

(3)古井。还原黄埭古镇现存几口古井的历史风貌,在当地群众中招募富有担当意识的“护井人”,在保护上实行严格到位的保护与监管,对破坏古井的不法行为予以追究。在形态上保护的同时,还要注重水质这项“软体”保护。相关部门要认真检测水质,鼓励居民经常使用检查合格的古井。

2.2.2 街巷格局保护

禁止在街巷中进行任何破坏街巷的空间连续性、改变街巷空间尺度的建设活动。禁止在其中建设大体量建筑或采用不协调的建筑形式。居住型街巷应保持其宁静亲切的居住气氛,禁止任意破墙开店。沿街开设商业服务设施应严格遵从用地规划的要求,对商业建筑店招、门窗、雨棚及地面管线均应做出统一规定,鼓励特色经营。新建房屋必须符合高度控制要求。鼓励采用传统的材料和形式铺砌路面,鼓励沿路绿化种植与环境整治。

2.2.3 河流水系保护

黄埭古镇街区的历史风貌街道——上塘街和小港里主要沿河流发展,与对岸街道成两街夹一河的格局,街区的环境特色就集中体现在街巷、河道上。街巷、河流空间联系层次丰富的建筑空间,组织沿街滨水的特色空间和环境要素。根据现有河街形式,对街区主要水系上塘街、小港里的河流保护规划如下。

(1)整治河流景观环境。在不改变现有河街形式及环境特色的前提下,改善沿河绿化、河埠、小桥等景观环境。绿化采用乡土树种,保护古树名木。保留现有古桥2处(太平桥和景福桥),小桥复原传统风貌,以突显江南水乡韵味。在交通流量大的河岸处增设河埠。

(2)改善河道配套设施。控制污水排入河道,保持河道水体的清洁卫生,整治水质,完善沿河的市政设施,合理组织水上交通线路。

(3)协调河街发展关系。河流形式必须与周边河街的空间尺度、比例、建筑形式、景观环境相协调,并保持纹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5]。

2.2.4 建筑保护与整治

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主要分为保护建筑、改善建筑、保留建筑、整饬建筑、拆除建筑和重建建筑六类,不同建筑类型的整治要求参考相应的规范。

2.2.5 景观视廊控制

保护与整治规划的重点是黄埭古镇街区的景观视觉走廊通畅性的营造,新旧建筑以及建筑与环境协调性的营造。景观视廊控制的原则是在视觉走廊内保持历史建筑及风貌在不同视角的视觉欣赏效果不被影响。

黄埭古镇的建筑是典型的江南风格的传统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珍贵的历史资源。这些要素反映在空间上为节点、轴线、区域三部分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黄埭古镇完整的体系。在图2总平面布局图上,确定黄埭老街主要入口所在并蒂莲入口区、重点保护的赵宅、陆宅等为主要的节点空间。结合黄埭古镇的现状,形成以并蒂莲主要入口为源头,正仪老街和古宅民居游线为轴线,联系各处传统民居古宅,最终通过用地结构的优化和功能的改善,形成市井文化生活区、综合功能发展区、老街历史风俗展示区,并在现有街巷格局的基础上整治道路,梳理河流水系,加强基础设施更新建设,从而使黄埭古镇街区的整体风貌得到了恢复性保护。

图2 黄埭古镇项目总平面布局图

2.3 基础设施的更新策略设计

2.3.1 基础设施更新的体系设计

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黄埭古镇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道路街巷窄、电力电线走路杂乱、管网设施配套短缺、文化休憩等配套设施空间和场地严重短缺。黄埭镇属于乡镇,而城乡基础设施的主要问题就集中在乡镇和农村地区。苏州市于2008年9月先后被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联系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因此,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改善城镇基础设施面貌,就需要构建完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配置综合网络体系,这其中包括了经济性基础设施更新体系与社会性基础设施更新体系。

(1)经济性基础设施更新体系。黄埭古镇道路等交通设施状况要在投资建设后有明显改善,水利设施建设要保障饮用水安全问题,电力设施建设和乡镇邮电通讯设施也要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离苏州市区距离较远,城乡规划实施不到位等问题,目前该地区发展仍低于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并且还需促进基础设施向乡镇的进一步延伸,拉近城乡差距,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

第一,交通网络。继续提升黄埭镇与市区的城镇公路建设,加强黄埭古镇公路的提级改造工作,应规划建设乡镇客运站,加快公交向古镇延伸,优化城乡客运的路线和公交站点布局,并优先考虑通往旅游景区、码头等重要乡镇道路。

第二,供排水网络。一方面,促进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水利设施不仅需要加强建设维护,更要进行节水改造,增强水资源的调控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6]。另一方面,落实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努力建设向古镇延伸供水管网络,优先解决污染严重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保证黄埭镇尤其是旅游景区的用水需要和安全。

第三,供电网络。城乡电力设施不足主要存在于乡镇居民区,继续对黄埭镇电网进行改造升级,以安全供电为基础,以满足乡镇建设需求为导向,全面提高供电能力和运行经济效率。

第四,邮电通信网络。一方面,应普及黄埭镇移动电话使用率,增加移动通讯网络的覆盖面,以满足乡镇居民日益增加的通讯需求;另一方面,加快城乡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提升无线网质量,建设社会主义信息化新城镇。

第五,环保设施网络。一方面,继续宣传“节能环保”意识,强化垃圾分类教育。另一方面,不仅要积极推进供气管道向黄埭古镇延伸,推广天然气的使用,还要注意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分类处理等。

(2)社会性基础设施更新体系。目前,黄埭镇的社会性基础设施不仅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还存在分配不均等问题。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性基础设施更新体系,是正确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5]。

第一,教育体系。在巩固现有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基础上,确保黄埭镇适龄儿童得到更好的文化教育。对于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可建立乡镇寄宿学校、设置优秀学生奖学金等。

第二,医疗卫生体系。加强黄埭镇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继续推进黄埭镇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带头作用、乡镇卫生院的衔接作用、村卫生室的基础作用,逐步实现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一体化、均等化。

第三,公共文化体系。统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黄埭镇的文体事业发展,努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免费开放,加强村镇级文化建设[6]。另外,群众的心声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积极听取群众心声,创新乡镇文化建设方式,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第四,公共安全体系。要改善古镇治安维保,提高居民生活安全感,并建立紧急预案机制,防止重大自然灾害等。

2.3.2 投融资策略

苏州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将经营性的公共基础设施逐步交付给市场,鼓励、引导民间社会资本向投入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原则,盘活民间资本,使得更多的资本在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环保、文教卫等领域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这不仅可以促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也有助于推动苏州市城乡一体化的步伐。黄埭古镇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大力提倡的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中积极推广特许经营等各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因地制宜,灵活组合其他融资方式。

3 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和更新好历史文化古镇,实现“文化传承,彰显特色”,通过对黄埭古镇保护与更新项目的研究,提出“点-线-片”的整体保护思路,从古桥、古树、古井等节点细节入手,结合街区格局和河流水系等动线的处理,使整个历史文化古镇的风貌呈现一定的连续性,最后通过整体景观视觉的营造和整体风貌的把握,形成不同的功能片区,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对历史文化古镇提出的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明确要求,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古镇基础设施进行完全性更新,通过基础设施综合网络体系的配置,分别从经济性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更新设计,同时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方案。这种保护与更新的模式不仅是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也是改善历史文化古镇居民生活条件、放缓古镇旅游业发展步伐,从而提升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更新的合理模式。

[1]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7-18.

[2]唐春媛,刘明,黄东海,等.古镇保护与更新模式探析—以闽北和平古镇为例[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7,29(6):1-4.

[3]徐致云,陆林.周庄旅游保护与开发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5):476-478,485.

[4]阮仪三.古城笔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5]钱涛.杭州中山中路近代商贸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6]李姬.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松滋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under the new urbanization

XU Ze,ZHOU Y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UST,Suzhou 215011,China)

As to the weak infrastructure in parts of the domestic history and culture towns and the poor living conditions for some residents,based on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proposed in the“New National Model Town Planning (2014-2020)”,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d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ancient Huangdai Town in Suzhou,proposing the mode that there should be an emphasis of the completely updated recovery of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covery protection of overall style of the structure,which may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othe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historic and cultural ancient town;holistic style protection;infrastructure renewal;model research

TU98

:A

:2096-3270(2017)02-0053-05

(责任编辑:卢文君)

2016-03-18

徐 泽(1990-),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

周 云(1962-),女,教授,从事房地产经济、建筑经济与管理的研究,Email:szzhouyun@126.com。

猜你喜欢
古桥风貌古镇
古桥古韵 灵动灵渠
包裹的一切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