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象
摘 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打造高效数学教学课堂已成了教师们的共识。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教与学的环境,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课标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能形成独特、有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活动;学习方式;有效探索;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19-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并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教师必须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效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有效数学学习方式的探索,提高小学数學教学活动的效率。
一、认真听讲,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数学学习中少不了倾听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倾听教师讲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倾听同学的发言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更能对他人的发言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必要的补充,丰富自己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解题过程、分析数学数量关系,甚至有理有据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等,可以培养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习惯。
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在教学时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复述知识间的关系。让学生复述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说不完整时其他同学给予补充。二是猜想比的基本性质。有些学生不能准确表达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但通过同学的补充表达与教师的讲解,他们不但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还能猜想出比的基本性质,并加以验证。这样,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听与讲的不断转换,认真听讲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二、积极思考,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善于解题。”数学教学活动要逐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认为:“教会学生思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开动脑筋,养成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才能真正领会数学知识的真谛,把握数学的本质。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想到学生有预习的习惯,就创造性地用列表法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一是说一说。教师利用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及迁移的规律设计了一个表格。图例中表格出现三种图形,分别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其他空格让学生回顾三个方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所需图形个数),然后准确说出答案并把表格补充完整。二是想一想。揭示未学的图形——“圆”,教师提问:“学生们,仔细观察表格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马上举手发言:“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推导公式的方法是什么?”“所需图形的个数是几个?”……此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教师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学生们异口同声说:“同意。”师:“同学们,你们都很厉害,那我们用什么方法验证圆的面积公式?”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师利用教具、课件引导学生经历“验一验、算一算”的过程。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圆的面积公式的内涵,还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动手实践,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学生经历动手实践的教学活动过程,就能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探索数学、猜想数学,在动手实践中验证猜想,应用数学知识。学生只有动手实践才能够体会数学的内涵,才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如教学“折扣”时,课前教师让学生走进商场了解折扣,预习教材。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一是说生活中的折扣。让学生说出自己调查到的折扣。二是探索折扣的意义。课前有了预习,学生能够轻松地把折扣化成百分数,利用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理解折扣的意义,进而探索出折扣的数量关系:现价÷原价=折扣数、原价×折扣数=现价、现价÷折扣数=原价。三是折扣的应用。教师设计了两个习题。1)填一填。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 ( )元,现在商店打( )折出售,现在买这辆车用了( )元。学生补充条件并解答。教师通过这一教学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意义,知道如何应用折扣的数量关系。2)猜一猜。让学生采用竞猜游戏的学习方式完成教材中“做一做”,猜一猜是打了多少折扣,进而算出原价与现价。整个教学活动气氛活跃,学生在趣味的动手实践中积极思考解答,踊跃发言,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自主探索,学习数学的重要保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课标中应该体会到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情出发,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与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教学六年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时,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处在信息社会时代,知识与经验有了一定的水平,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一是做一做。通过简单的复习引入。课件出示:1)一个笼子里有8只兔子,12只鸡。这个笼子里的兔子与鸡一共有多少个头?它们一共有多少只腿?2)小明买了x只兔子,兔子们有( )只腿。又买了y只小鸡,小鸡们有( )只腿。3)笼子里有20只兔与鸡,如果鸡是x只,兔有( )只,兔子们有( )只腿。接着出示鸡兔同笼的尝试题: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二是试一试。让全班的学生尝试解答,并点名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有几个学生竟然能正确解答,这种情况真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方程解法:解:设兔有x只。4x+2(20-x)=54,2x=50-40,x=7。20-7=13(只),
答:鸡有13只,兔有7只。假设法:20×2=40(只),54-40=14(只),4-2=2(只), 14÷2=7(只),20-7=13(只)。答:鸡有13只,兔有7只。抬腿法:54÷2=27(只),27-20=7(只),20-7=13(只)。答:鸡有13只,兔有7只。三是说一说。让4个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解题过程,如有疑问的同学可举手表达。教师组织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适时引导总结,整个教学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收获了鸡兔同笼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五、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利用这些学习方式,让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渗透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于数学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以达到高效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5(10).
[2]吴琦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以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为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6).
[3]费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与“优效”[J].基础教育研究,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