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华
【摘要】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等方面一直不尽人意,由于缺乏相应的英语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学生的英语甚至存在着近乎空白的盲区。如何走出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盲区就迫在眉睫。本文试从几方面阐述这些问题与现象,以唤起大家对这些问题与现象的关注,更好地发挥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
【关键词】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的传播和新课程的实践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和巨大的作用,作为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评价目标;引入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等。但是,对英语教学评价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考试内容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反馈,缺乏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操作性并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评价方式的探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当前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的被教师误解或忽视的一些现象及问题,以唤起大家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关注。
一、“以考定教”VS“以学定教”
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一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已经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并以此指导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笔者在各类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看到不少教师在新课的最后安排当堂检测环节,旨在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当堂检测是‘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显现,学生达标率高也就意味着本课教学目标达成率高,用此方法比较两节课教学效率高低是最客观、最直观的。”当堂检测也只能检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部分目标达成率,而不能以偏概全。若仅以此方式来评价课堂教学效率高低则还是在沿袭传统的“以考定教”,而非“以学定教”,师生课堂活动将狭隘的局限在语言知识的讲授与学习上,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与英语课程标准背道而驰。
二、“展示型问题”VS“参阅型问题”
依据Long & Sato的分类,把问题类型归纳为两种:展示型问题(Display Questions)和参阅型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展示型问题是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根据事实进行的提问。问题多为表层理解,答案通常是唯一的。如:笔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Does the poet like the dog?”。参阅型问题是指提问者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即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提升并应用所学知识而提出的需要其进行思考、分析的问题。这类问题多需要深层挖掘,积极思考,通过探究而得出答案,通常答案比较开放。如:“Why do you think so?”,“What do you think of ...?”,“What can we learn from ...?”
三、“教师评价”VS“学生评价”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调控者,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设置情境——加以引导——总结评价”的作用。但是往往教师比较注重前两个环节,而忽视了“总结评价”评价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进行了“总结评价”,比较常见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口头评价,如:“Very good. Well done. Youre right. Good job.”等等。部分教师也会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同伴评价或自我评价:“Do you agree with him/her?/ Is he/she right?”或者用集体鼓掌、小组加星等方式表示肯定的评价。总体来说这样的评价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学生无法从这样的评价中找到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四、“教教材”VS“用教材”
语言知识是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很多教师将教材中的课文作为语言知识的重要载体,详细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不敢有丝毫疏漏。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生才能学到知识。这样“教教材”的做法存在两个误区:首先,学习语言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语言点。有些教师孤立地讲解某个语言点的意义和结构,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語言知识。其次,英语阅读能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能力,并不是学生认识了每一个词句就能够读懂文本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理解文章的类型、结构,上下文各段落之间的联系,作者写作的目的与意图等,同时也需要培养一些学习技能,例如猜测生词的能力、推测和判断的能力、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等。
“用教材”即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教师通过示范和演示,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策略和技能,学生通过运用学习策略和技能,反复实践,阅读学习更多的英语语言素材,从而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虽说“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艺术创作”,广大教师自然而然会从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此可见,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理念和新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广大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把握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才能把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和手段有效运用于日常教学中,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改进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效率,帮助学校管理教学。
参考文献:
[1]Nunan,D.1991.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New York:Prentice Hall.
[2]Tsui,A.B.M.1995.Introduc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M].London:Pengu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