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倩 耿宝荣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生物教学中非活动式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思考
黄旭倩 耿宝荣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在分析了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理解与运用误区的基础上,分别对旧知识回顾和新知识引导型的非活动式前置性作业在适用情况、布置要求、相关复习课与跨学科新知识学习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设计。
非活动式前置性作业;旧知识回顾型;新知识引导型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作为生本教育理念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前置性作业在基础教育教学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前置性作业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围绕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所设计的课外作业[1]。前置性作业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回顾与梳理旧知识,铺设过渡性知识,纠正错误认知并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而增添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与趣味性;还能帮助教师自身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减少课时压力,实现对学生的前置性评价与指导。前置性作业已成为衔接新旧知识之间的重要纽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前置性作业的理解和运用往往有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①片面理解前置性作业的活动形式。如将前置性作业等同于在正式教学之前进行的以阅读课本为主的预习方式。使得学习方式过于单一,缺少针对性、指导性。②前置性作业模块设计不合理。如设计导学案时,往往将学生课前使用的预习案与课中的研习案、课后的复习案三者合一,并且没有明确提出预习要求与内容,生硬地将原本应于教学之后呈现的后置性作业前置化。且作业内容过于习题化和难度化,让学生在正式教学之前就产生畏难情绪,加重学生课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根据前置性作业所适用课程活动类型,可以将前置性作业分为问题导向的非活动式预习,以及包括实验探究与实践体验在内的活动式学习两类。在非活动式作业中,根据所提供的内容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间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旧知识回顾的梳理学习和引导性的新知识学习。
(一)旧知识回顾的梳理学习
1.旧知识回顾型前置性作业的适用情况
(1)新知识与旧知识间具有共同的知识与经验基础,即新知识本身就是对旧知识的继承、发展、补充或修正,需要根据其内在严密的逻辑线索建立起完整的新知识框架体系。
(2)由于学习时间较久远,导致学生遗忘新课中将涉及的旧知识,从而无法很好地迁移运用到新知识学习上。
2.旧知识回顾型前置性作业的要求
旧知识回顾型前置性作业,特别是问题导向型的作业,经常出现的难点是教师对作业的内容、题型和难度把控不到位。为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旧知识在新知识构建中的基础作用,其设计要求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作业内容的选择。应该尽量选用与新课相关且重要的旧知识要点,同时避免考察无关的旧知识,使学生免于疲于完成作业,注意力被分散。
(2)题目的表述与题型的选择。题目的表述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具体、明确,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解答。题型也尽量选用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的问答题,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结于某一个特定的答案。
问题的设计还需要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例如学生学习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呼吸”之前,可以设计以下旧知识回顾型前置性作业,考查学生对呼吸作用中血液的媒介作用、细胞呼吸的场所等的认识以及细胞呼吸不同方式的理解。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为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动力,促进学习新知识。
1.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那么血液是通过呼吸作用吸入的氧气的最终去向吗?是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最初来源吗?
2.人体具有呼吸系统,并依靠它进行呼吸作用,那么一些生物比如植物和细菌没有呼吸系统,它们是如何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
3.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而酵母菌作为一种单细胞真菌,却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那么在有氧和无氧两种环境中,酵母菌体内发生的生命活动是相同的吗?如果不同,又有什么差别?
(3)题目难度的设定。旧知识回顾型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回顾梳理旧知识,并检测已有的知识基础[1]。因此其难度要考虑到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简单问题入手,逐步加深难度。在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前置性作业中,引导学生对初中所学的神经系统作用、神经元及其结构模型、反射与反射弧等知识进行回顾与串联,要求学生以基础性旧知识对不同神经冲动传导方式进行深入地思考。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前置性作业单
1.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快步回到教室,在自己的座位坐下,迅速地找到课本,手指灵巧且准确地将书翻到即将上课的内容……你能说出参与上述活动的人体器官或系统吗?这一连串活动的协调有序,主要靠__________的调节。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单位。请画出一个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什么叫做反射?你能举出例子吗?
4.完成反射需要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______。你能画出它们共同的结构模式吗?
5.在膝跳反射中,通过橡皮锤轻扣膝盖,对感受器施加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入,在脊髓中传递给传出神经传出,最终作用于效应器,完成膝跳反应。为什么神经冲动能在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上进行传递呢?在脊髓中,神经冲动又是怎样由传入神经传递给传出神经呢?你认为上述两种不同神经冲动传递方式的原理相同吗?
3.基于概念图构建的复习课前置性作业设计
基于复习课的前置性作业,可以设计为围绕本节课核心概念的概念图构建,检测学生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估学生对概念掌握情况。因此布置此类作业时,教师应该提前精选课程内容中的相关核心概念,建立概念库,让学生熟练掌握概念图绘制方法和要点[2]。同时学生完成概念图的绘制并不是此项作业就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的概念图作业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对概念图进行补充和修正,将其转变为“第二次作业”,让学生结合相关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解释,最终实现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真正理解[3]。
(二)引导性的新知识学习
1.新知识引导型前置性作业的适用情况
(1)生物学的一些重要观点与研究成果的产生一般需要经历相当漫长、曲折的过程,这些生物科学史实、相关学派和科学家的重要观点等背景性知识常常需要教师在课前提供给学生,必要时还要进行适当补充。
(2)生物学中的一些知识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前首先对这些跨学科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学习。
2.新知识引导型的前置性作业的要求
学生课前学习有关资料属于新知识引导型前置性作业的形式之一。考虑到其对促进新课学习的重要作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资料的选择。学生课前进行阅读的文本资料可以来源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应紧扣新课知识的学习,但无需覆盖所有教学内容,应适当选择一些自然现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实性资料,引发学生的注意与学习兴趣。
(2)选题的确定。新知识引导型的前置性作业主要是提供有助于新课学习的课外阅读与学习资料,要让学生有目的、有侧重点地阅读这些资料。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巧妙地设置思考性问题,从问题解决的视角、过程、手段、内容、思维方式以及结果表述等方面体现其开放性和多元性[1]。学生借此理解和体验包括质疑、猜测、探究、验证、推理、批判和创新在内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情感[4]。
(3)题目难度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解决一定的问题;同时还要体现对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技能与思维的考查和训练要求,体现学习的逐步进阶过程。在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受精作用”前置性作业单中用标注*与否来体现对学生不同的作业要求,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的数学与生物情境问题,实现对学生思维的进阶引导如表1。
3.跨学科知识的前置性作业设计
生物学知识往往蕴含多学科知识。学生单纯依靠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无法解决某些问题。但仅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又无法在生物学情境中挖掘问题本质,得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针对这一学习难题,教师有必要设计相关前置性作业如表1。在“受精作用”的前置性作业中,巧妙地将数学问题和生物情境问题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抓住复杂的生物学问题表征下的本质,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减数分裂后配子的多样性对受精作用后生物遗传变异的意义,并突破相关概率计算的难点。
表1《受精作用》的前置性作业单
虽然目前教学中对前置性作业的活动形式、内容选择与使用等方面存在误区,但是以旧知回顾梳理与新知识引导为主的两类非活动式前置性作业在巩固学生知识基础,创设过渡引导性知识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如何有效选择与设计的前置性作业形式与内容,还需要从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探索与改进。
[1]孙天山.化学前置性作业的六大特性[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2).
[2]王孟雨.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学概念转变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6(41).
[3]程道明,张毅,杨九俊.二次作业法:阅读教学的新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5).
[4]邰玉韦.聚焦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生物学教学,2016(8).
(责任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