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全 叶建丹
(建瓯市第一中学,福建 建瓯 353100)
构建新诗教学的生态环境
——校本课程理念下的新诗教学
黄荣全 叶建丹
(建瓯市第一中学,福建 建瓯 353100)
文章从学生心理成长需求出发,指出人教版教材对新诗重视不足的缺漏,并详细介绍了校本课程理念下构建新诗教学的生态环境,促进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思考与尝试。
新诗教学;生态环境;校本课程;语文素养
诗人邵燕祥在《赠给18岁的诗人》一书中引用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或者说,每一个中学生都是诗人”,现代诗歌是最具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而青少年正处于敏感多思和与诗歌天然亲近的时期,正处于“诗的年龄”。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多读诗、进而尝试着写一些新诗,这对增强学生的语感与人文素养,提升其语文能力是非常有益的。遗憾的是,诗歌教学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但重的仅仅是古代诗歌,新诗明显被边缘化了。
同为诗歌,新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何以如此尴尬?根源在其生存环境。首先,从当前的教育评价来看,对于新诗,“中考阅读不考,高考阅读不测,考试时,作文是‘诗歌除外’”[1];再则,从教师的教学自主选择来看,“新诗历来是中学文本解读及教学的难点”[2],因为,诗是最具灵性的文学样式,要靠心灵去感悟,其节奏、韵律、情感也较难把握,一些教师对新诗的教学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第三,从教材的编选看,新诗数量过于“稀少”。由此,教师基本上“有什么教什么”,能少教就少教,学生也基本上浅尝辄止。可以说,新诗很美,而现实却很残酷。
那么,怎样才能改善新诗教学的现状?笔者以为首要的是构建新诗教学的生态环境。在实施校本化国家教材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及课题组成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中的新诗进行了校本化的处理,希望新诗教学能在“校本”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进而在学生心中播撒下诗歌的种子,培育其心灵中的爱和美。
何谓“校本化”?即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结合本校学情,重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并加以创造性发挥。以人教版教材为主,大量补充课外篇目,对教学内容进行甄选、重组模块,形成合理的教学序列;教师主动介入课程,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建设基于学的新诗教学课程体系。具体实施如下:
在人教版必修教材中,仅第一册第一单元有4首新诗,即便加上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25首诗歌,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只接触到29首新诗。而据笔者所知,不少学校出于应试需要,并没有选《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由此,学生接触到的新诗数量极其有限,难以供给新诗种子发芽所需,更不足以支撑其生长。
韩军老师说的好:“举一反三是学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有效方法。课本“举一”于前,学生“反三”于后,通过一个例题,学会解大量同类习题。而学语文则需举三反一,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3]。可见要构建新诗教学的生态环境,首要的便是催生新诗教学土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及课题组成员以“兼顾中西,贴近学生心灵”为原则,精选了70首新诗,编制校本教材《新诗欣赏》,构建新诗校本化教学的四大模块:“精讲模块(10首)”、“精读模块(30首)”、“泛读模块(30首)”、“拓展模块(个性化阅读)”,指定必背篇目(20首),以保证新诗教学的基础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发展性。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仅4首新诗,一般用8个课时就可完成教学任务。而笔者团队根据校本化教学安排,给予新诗教学20个课时,其中,精讲模块6个课时,精读模块10个课时,泛读模块4个课时,从时间上予以保证。教学策略上,以教师的示范性讲读,指导学生的精读,引领学生的泛读,进一步带动学生的拓展性阅读,兼顾点面,求深度和广度。
具体而言,精讲模块6个课时,采用“一课一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的精讲,着重讲学科知识,给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工具;着重讲学科方法,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途经与方法;着重讲教师的阅读体验与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具体感知并借鉴模仿。以笔者为例:第一课时,介绍新诗发展的历史、新诗的体式,学习新诗的目的、意义、价值,让学生了解新诗,喜欢新诗、爱学新诗;第二课时,教师以艾青先生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谈自己是如何阅读、欣赏这首诗,给学生以具体的学习、阅读、欣赏新诗的路径与方法;第三到第六课时,以一组诗为例,分别讲解新诗的意象,凝练、精致的语言,节奏与韵律以及情感表达。精读模块10个课时,重点在于学生的自读,教师只在学生阅读有问题时作个别辅导。为保证精读到位,课题组设计了精读表格,通过具体表格的填写来落实。(见下图)
精读10个课时,其中7个课时学生自读,3个课时小组交流讨论。泛读模块4个课时,让学生认真抄写30首新诗,通过抄写来落实泛读的内容。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新诗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成效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不仅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因素,还要在课堂外延上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形成新诗学习的良好气候。而创设丰富有趣的语文活动是滋养新诗学习气候的一大利器。在新诗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让新诗的学习生动有趣,“鼓励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中获得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语文的熏陶浸染”[4]。具体如下:
(一)诗歌朗诵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让学生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在新诗学习过程中,教师认真举办诗歌朗诵会。一方面,在班级开展诗歌朗诵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朗读一首诗,鼓励配乐朗诵;另一方面,学校每年组织一场“屈原杯”诗歌朗诵比赛,为学生们创设展现自我的平台。现已举办了十一届。参与的学生非常认真。诗歌朗诵会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中也确实发现了不少的人才。
(二)诗歌创作:积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诗歌创作,至少写一首诗。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提出:“要让学生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乐于展示创作成果、交流创作体会。”要求每个学生参与诗歌创作,并不是要求学生人人都成为诗人,而是通过诗歌创作,通过借鉴、模仿,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什么是诗,写作新诗并不“难”。对有诗歌潜质才能的人,对热爱诗歌、喜欢新诗创作的人,则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学校校刊《立人报》为学生的诗作发表提供了平台。学生自主创办的文学刊物《恰同学少年》(学校提供印刷资金),也为学生新诗的创作提供了发表的空间。目前,学校有一大批“新诗发烧友”。
(三)诗歌研讨会:在“拓展模块”中,学校为有诗歌“天赋”的学生组织召开诗歌研讨会。如“‘陈隐诗歌与创作’座谈会”,请建瓯本土诗人陈隐就自己创作理念、当代诗歌的创作思维,行之有效的创作方法作介绍;请老师推荐或学生自荐开展“主题研究”,就某个作家或某个作品进行深度阅读,如“普希金研究”“徐志摩研究”“舒婷研究”“汪国真研究”。通过研讨,学生加深了对作家人格、思想、诗风的了解,在深度阅读中,受到美的熏陶,语言表达能力、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主题研究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就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曾言:“科学的质量观和科学发展观应该是一脉相承的,重要的还是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关注活生生的生命……提高教育质量应该让教育变得温馨,更受孩子欢迎,让学习生活更有乐趣,同时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最好的张扬”[5]。如何有效构建新诗教学的生态环境,建瓯市第一中学才刚刚起步,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在这条路上,期待着大方之家的指点。
[1]李卫东.把现代诗当现代诗来教[J].中学语文教学,2012(7).
[2]赖瑞云.《再别康桥》三题[J].语文学习,2013(3).
[3]韩军.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与教学法[EB/OL].[2011-10-19].ht tp://www.edudo.com/103000.
[4]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朱永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如何实现[N].中国教育报,2016-03-08.
(责任编辑:石修银)
2015年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科研基地专项课题(项目编号:FJKYJD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