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为
摘 要 基于术语学理论构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包括基本理念、核心内容、主导价值和实现路径等要素。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将因教育部提出制订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而出现变化:基本理念发生从关键能力到核心素养的变革,核心内容发生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的重构,主导价值发生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偏移,实现路径发生从能力教育到素养教育的超越。
關键词 核心素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能力;品格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7-0008-07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的发布是对国家教育方针规定培养目标的最新阐释,是将教育目的转化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具体操作内容的重要措施。
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近来,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界,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热议的焦点,大家普遍认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虽然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牵头起草,但文件明确要求“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的内容,这充分说明核心素养同样适用于职业教育。由此可以肯定的是,核心素养的提出将会给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带来很大影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将走进核心素养。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基于术语学理论
教育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总要求,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落实的具体内容,具有方向性、目的性与指导性,决定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决定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发挥着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作用,向上承连着国家教育方针,向下指导着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对外满足经济社会的人才需要,对内协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其培养目标不仅受到教育领域内各种思想流派的影响,还经常受到经济和社会领域内各种思潮的冲击,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确立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满足个体成长需要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仅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
有学者指出,教育学作为一个专业知识领域,就像其他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样,存在着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方面,其中概念问题是一类比较突出的问题[1]。在职业教育学领域内,概念混乱的问题极为突出。目前在有关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说法中存在着关键能力、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社会本位、能力教育等许多相互关联的概念,这些概念在不同语境中被解读为不同的涵义,混乱地纠结在一起,极大妨碍了广大基层职业教育工作者对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的概念混乱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术语学为研究全民语言词汇中专业术语规律的一门语言学科,主要研究专业术语的理论、实践和方法[2]。概念是术语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概念系统是术语学研究范式的主要工具。概念系统是通过逻辑关系或本体论关系联系起来的概念的集合,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建立在诸概念相似性基础之上的,概念之间的本体论关系是建立在代表概念的各个个体在空间或时间上邻接性的基础之上的,此外,概念之间还存在着因果关系、工具关系、继承关系等[3]。基于术语学理论,我们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领域内众多概念根据其本体论关系和逻辑关系进行归纳分类,通过进一步规范其本原涵义、理顺它们之间的本体论关系和逻辑关系,构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概念系统。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包括基本理念、核心内容、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等要素在内的概念系统,我们称之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各个要素,既是观察系统整体性质的视角,也是研究系统整体功能的维度,它们联系紧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将会促进其他要素变化。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开放而复杂的系统,深受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通过作用于系统中的要素而导致系统发生改变。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各个要素中,基本理念的地位和作用最为关键,是整个目标系统的基础,决定着核心内容的成分,制约着主导价值的取向,影响着实现路径的走向。
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念:从关键能力到核心素养
理念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知进行理性思考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概念。理念是对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全面归纳和深刻反思的结果,对于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性、约束性和统领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具有相应认识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关键能力: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理念的经典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流形式,这使得劳动者经常在多个岗位间频繁流动,因而需要劳动者具备能够在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间通用的能力。德国人1972年提出了劳动者应具备的跨越职业和岗位的能力,即关键能力的概念。关键能力概念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加入研究行列,并陆续推出自己国家对于关键能力概念的解释和应用版本。尽管各国对关键能力理解的视角有所不同,但大多认为关键能力是指那些与具体工作岗位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作出正确判断选择的能力,是能胜任职业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一般来说,关键能力可以理解为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由于其普遍适用性而不易因科学技术进步而过时或被淘汰[4]。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键能力理论在国际教育界影响很大,逐渐成为各经济发达国家指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作为改变传统知识传授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关键能力理论被引进我国后得到了职业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同,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指引职业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基本理念,为加快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关键能力堪称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的经典概念。
(二)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理念的发展方向
核心素养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EU)为应对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在教育与培训领域大力推进终身学习战略,并提出以“核心素养”取代传统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作为总体教育目标与教育政策的参照框架,引发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5]。它们组织教育和经济领域内的顶尖专家学者,通过对知识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对劳动者应具备的素养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6]。在我国,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意见》中指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说明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对于经济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推动教育领域内的相关改革。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产方式带来了极大变化,关键能力概念的局限性渐渐得以暴露,单纯关键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用超越能力范畴的新概念来替代。此时核心素养概念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经济社会对于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的迫切要求,其本身所具有的超越关键能力概念的综合性和动态性特点,也能够满足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素养是为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而提出的,代表着国际教育界对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进行全面思考和深入研究的最新成果,不仅是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成为我国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理念的发展方向。
(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理念的变革
理念的变革不是突变,是一个在外部环境长期影响下引起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理念的变革,是教育实践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之间不断摩擦、协商、共识的过程,是教育系统主动适应外部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结果。作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理论基础的教育理念,只有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情况下才能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顺利进行,反之将会给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从关键能力培养发展到核心素养的养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并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所以从关键能力到核心素养的理念变革既是落实我国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另外,对比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两个概念,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素养与能力二词所蕴含的社会学涵义和教育学价值上。有学者认为素养比能力更适用于当今社会,其原因有二:一是素养比能力的意涵更为宽广,可超越传统的知识和能力;二是素养既是学习的结果,也是教育的成果,强调教育的价值与功能[7]。在中华文明的教育文化语境中,核心素养比关键能力更具弹性和亲和力,核心素养的意涵远比关键能力的意涵丰富得多,所以核心素养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我国教育界众多专家学者和广大基层教师们的高度认同。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虽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但从大的趋势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定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基本理念,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理念变革的方向也必然是从关键能力到核心素养。
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通过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要达到的具体标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这些具体标准的全面归纳和高度概括。
(一)职业能力: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核心内容的主要特征
职业能力是与完成某项职业活动有关的肢体的和认知的动作体系、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总和[8]。职业能力指个体在特定职业环境中,综合利用已掌握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所以职业能力与一定的工作任务相关联,能否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体现着是否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由于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性,很容易让受过职业教育的个体能够得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也能使得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获得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员工,因此职业能力成为很多国家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职业能力作为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物之一,对于促进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曾经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与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深度合作,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引入德国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在各地区广泛推行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职业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要求,“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2005年,國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说明职业能力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对教育对象预期培养目标具体内容的归纳和概括,是正面回答“培养人什么”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成为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培养目标的主要特征。
(二)职业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核心内容的拓展提升
职业素养是个体在职业活动中显示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呈现为个体遵循职业内在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涵盖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安全、职业能力、职业体能、职业审美等诸多方而的观念意识及其相应的作风和行为习惯[9]。职业素养是个体在日常职业活动中完成工作任务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习惯性行为特点,是肢体活动中多个动作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提高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加快工作任务完成的速度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职业素养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肢体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具有综合性;职业素养是隐含在个体完成工作任务每一个操作环节中的,因而具有内隐性;职业素养是个体在特定工作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点,因而具有情境性。由于职业素养是个体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表现出的个性品质,其所具有的综合性、内隐性和情境性特点,使得职业素养需要在特定的职业工作环境中,经过知识的获取、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等多个单独或综合环节的学习,通过在较长时间周期内反复完成一系列真实的工作任务才能养成。相对于职业能力而言,职业素养所表达的意涵,不仅要求个体能够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而且要求个体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因而体现出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核心内容的拓展提升。
(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核心内容的重构
由于与经济社会关联密切,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核心内容的构成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较大。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知识经济的冲击已经大大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如果还将关键能力理念指导下的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职业教育便会陷入職业技能训练的泥潭而难以自拔,从而丧失对人其他方面发展的关怀[10]。与此同时,片面地对职业能力的狂热追求虽然可以让用人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大批具有针对性熟练技能的员工,但从长远来看,仅仅具有职业能力成分的企业人力资源在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效益方面将会受到抑制,出现后劲不足的发展困境,难以使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职业能力的概念已无法满足知识经济社会的生产方式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核心内容的要求。从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到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职业素养是对职业能力概念的提升和深化,使职业能力培养中被忽视的因素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对扩展职业教育实践的内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1]。因此,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职业教育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回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就必须要跨越职业能力概念的边界,用职业素养的概念重新构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
四、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导价值: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
教育价值观可归纳为两种:一是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人发展出发,依据内在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二是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发展出发,依据外在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12]。在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绝对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和绝对的个人本位价值取向是不存在的,它们往往在对立统一中呈现出偏移状态,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的情况。
(一)社会本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导价值的传统取向
社会本位是指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利益高于一切,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无条件服从社会的发展要求,认为人活动的惟一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13]。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显示了教育所具有的工具性或功利性特点,这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得极为充分。从萌芽初期的师承徒习形式发展到今天的学校教育形式,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促进个体谋生就业的功能、发挥技术技能传承的作用、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目的都说明了其培养目标主导价值的社会本位取向。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定位于应用型人才,这就使得职业教育必须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根据技术升级、产业兴衰、岗位变化等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随时修订培养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从而使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进而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导价值一直都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本位特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建设关联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主导价值传统上所具有的社会本位取向有其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合理性,一定时期内可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个人本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导价值的时代转向
个人本位论否定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将人视为万物的尺度,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14]。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更多地表现为教育本体性的功能,呈现出教育活动本原的属性,也是人文主义教育学家所追求的教育活动的最高理想。他们倡导以人性为核心,倡导人的意义,追求人的尊严与价值,把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目标[15]。然而,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本位才是教育培养目标的主导价值,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只能是一种教育思潮、一种教育理想、一种边缘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以随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日益深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中正逐渐得到更多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近年来, 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在基础教育领域内的改革实践中变得越来越明显,在职业教育领域内也开始有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探索。从宏观的历史视角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导价值随着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出现了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向的趋势。
(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导价值的偏移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对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偏移是随着特定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倚重的,任何偏移都是对所处的经济社会背景中各种因素综合判断的结果。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政策的制定必然会受制于当时经济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国家宏观政策的倾向性,教育培养目标的主导价值肯定会对此有所回应,进而有所偏移。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导价值是社会发展,忽视了职业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职业教育工具价值无限放大的结果遮蔽了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其本体价值在技术主义和工具主义的笼罩之下日渐式微[16]。而在后工业文明时代,知识经济极大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一方面,加快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速度;另一方面,深刻改变了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而影响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导价值的倾向。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正在弱化,而本体性功能正在增强。在个人层面,为谋生获得技能而选择职业教育的日益减少,因兴趣爱好而选择职业教育的日益增多;在政府层面,仅仅为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而发展职业教育的动因正在逐渐减少,为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而发展职业教育的因素正逐渐增多。所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导价值正在由关注经济发展的社会本位价值向更加尊重人的发展的个人本位价值方向偏移。
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从能力教育到素养教育
理念决定方向,路径决定成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圆满实现,关键在于实现路径是否契合当前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顺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能力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路径的基本方式
能力教育也称能力本位教育,最初是作为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片面重视知识传授带来各种弊端的解决措施而提出来的,是对多年来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强调死记硬背知识问题的矫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对于20世纪末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在职业教育领域,能力教育是按照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的,培养中不再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列性、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职业技术岗位需要什么知识与能力,就上什么课、进行什么技能训练[17]。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引导和强力推动下,能力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内的推广非常普及和深入。职业院校根据各行业企业的工作岗位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实行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重点强化相应技能的训练,培养了大批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较强职业能力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能力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不仅受到了各用人企业的高度肯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年来的大量实践经验充分证明,通过能力教育的路径可以很好地完成对个体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教育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路径的最基本方式。
(二)素养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路径的优化发展
素养教育是一个新概念,目前尚未发现有学者对它进行专业的学术定义。一般而言,我们将培养个体素养的教育称作素养教育。对于素养教育的认识和把握应当从深入理解素养的涵义开始。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18]。基于还原主义的视角可以看出,素养的构成除了能力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分。有学者认为,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际上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19]。所以,素养包括能力和品格。如果将素养的养成看作是在现有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再叠加品格培养,那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就可以大大简化素养教育的组织成本和培训推广成本。长期以来,人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直重点强调能力的培养,而品格的培养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从个体成长的角度看,教育是教会个体做事做人的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只是教个体学会如何做事,而品格的培养才是教个体学会如何做人,所以品格的培养对于个体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很显然,只教会个体做事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缺失了品格培养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素养的养成是由能力培養和品格培养共同来完成的,因而素养教育相应地应该由能力教育和品格教育共同组成。包括能力教育与品格教育在内的素养教育应该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路径最优化的发展形式。
(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路径的超越
由于基本理念、核心内容、主导价值的变化,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也将发生改变,将经历由培养能力到养成素养的变化过程。能力是内隐的心理系统,品格是外显的行为系统,而素养就是一个既包含内隐的心理系统,又包含外显的行为系统的个性化复杂系统。如果说能力是面向如何做事、品格是面向如何做人的话,那么素养就应该被理解为面向如何做人和如何更好做事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力培养已无法满足教育培养目标对实现路径的要求。但如果没有了能力培养这个载体,素养养成就会流于空洞的形式,能力与素养往往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能力的培养越深入,就越有可能养成高水平的素养[20]。能力教育的核心是对教育对象进行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素养教育除了对教育对象进行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外,还要进行品格的培养。素养教育是一个既培养能力又培养品格的教育,也就意味着素养教育是能力教育和品格教育的有机统一。但是素养教育的进行不是在能力培养之外再叠加上品格培养,而是将品格的培养融入到整个能力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素养教育的提出不仅可以满足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实现路径的要求,有效地保证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核心内容的实现,也顺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能力教育是素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素养教育是在能力教育基础之上的提高和升华,是对能力教育的超越。
六、结语
从教育过程来看,要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关键是要明确“培养人什么”。因为“培养什么人”在国家教育方针中已经明确,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模式则是需要由“培养人什么”的内容来决定。《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正是对“培养人什么”的最权威回答,是对教育培养目标具体内容的综合归纳和高度凝练,指明了我国下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也统领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走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发布,说明我国围绕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关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必将先从改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开始。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的社会影响慢慢波及到职业教育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基本理念发生从关键能力到核心素养的变革,核心内容发生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的重构,主导价值发生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偏移,实现路径发生从能力教育到素养教育的超越。
走进核心素养,不仅意味着教育教学改革语境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还意味着在更为宏大的社会发展历史背景下,职业教育即将开启从“为职业而教育”走向“通过职业而教育”的发展进程。
参 考 文 献
[1]石中英. 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9-38.
[2]冯志伟. 语言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学科:术语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12(6):31-39.
[3]冯志伟. 术语研究中的概念和概念系统[ED/OL]. [2016-08-01]. http://tech.gmw.cn/2014-06/25/content_11730682.htm.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張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18]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19]余文森.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1-13.
[20]徐国庆. 能力重要还是素养重要[J]. 职教论坛,20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