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农业院校招生大类设置策略

2017-06-01 12:21方淦刘亮倪丹梅
中国农业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试验班大类农业院校

方淦,刘亮,倪丹梅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农业院校招生大类设置策略

方淦,刘亮,倪丹梅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在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生源竞争愈发激烈。农业院校需要运用一些策略来科学、合理地设置招生大类。在分析国内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以及开展按类招生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如何吸引优质生源的角度分析了农业院校实施按类招生过程中招生大类设置上存在的涵盖专业不够宽泛、对优质生源吸引力不足以及大类内各专业冷热程度不均衡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农业院校在设置招生大类时可采取 “扩大专业覆盖、强调内涵发展”“体现培养特色、形成行业合力”以及“保持冷热均衡、注重动态变化”等一系列对策。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业院校;招生大类设置

随着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采取“专业加学校”投档[1]等新政的实施在促进生源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也必将催生全国高校生源分布新格局。对于考生和家长报考热情不高、认识存在偏见的农业院校来说,生源质量必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失去原有本科批次控制线的政策保护,在不久的将来,部分专业将面临生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教育部林惠清副部长在2015年10月28日全国招生工作总结会上指出:“鼓励高校按专业类招生以及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努力形成招生和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部的建议实际上旨在通过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倒逼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改革。农业院校既要继续肩负为农业大国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的艰巨任务,又将有可能陷入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的困难境地,实施按类招生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在新形势下农业院校如何顺势而为开展按类招生工作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全国高校大类招生模式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新生进校后,低年级的学生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的学生按照其意愿再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大类招生是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原则,实行“大类招生、按类培养、专业分流、专业培养”的运行机制。这种新的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又是国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学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根据目前国内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所采用培养模式不同,招生大类设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囊括在一起的最大的类,比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一年后学生可自由选择学校任何专业方向进行发展,或选择交叉学科发展。第二类是将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某些一级学科进行交叉合并分类,如浙江大学的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交叉创新平台)。第三类是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几个专业合并成一类招生,这是目前最普遍的大类招生模式,其组织方式可以分为按同一学院内的跨专业招生、按院系招生[2]、按学科招生(跨学院)。

第一、二类模式目的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应用于“985工程”高校,不具备普遍适用性。第三类则相对适用于综合性或多科性的大学。从按类招生的专业覆盖面来看,部分高校是所有专业全部按类招生,比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绝大多数的高校是在整合学校专业后,设定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其余仍按专业招生。除此以外,不同高校间即使采用相同“招生大类名称”,该招生大类所包含的招生专业也不尽相同,比如同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中国农业大学包含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4个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仅包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专业。另外,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在不同高校的归类也不尽相同,比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中国农业大学归为“经济类”,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归为“工商管理类”。因此,对于全国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来说,如何科学、合理设置招生大类成为大类招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国内高校按类招生现状

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校而言,“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拥有广泛教育资源和良好社会声誉,引领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实施按类招生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比较成熟的经验,农业院校应当在借鉴“211工程”兄弟高校按类招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立意更加高远,探索出更适合自身校情的按类招生方案。

(一)全国“211工程”高校按类招生现状

以2015年全国普通高考“211工程”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为例,全国70%以上“211工程”高校均采取了按类招生的模式,可见国内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达成了共识,即“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制度层面有效激发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热情,政策溢出效应明显。而其中综合类院校的按类招生数量和比例相对较高,体育、艺术、医药、财经类院校按类招生的比例相对偏低,可见不同行业类别的院校开展按类招生存在明显差异,究其原因,按类招生要求高校既要学科全面,又要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3],综合性大学凭借充足的教学师资和完备的学科门类,在课程体系构建尤其是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时游刃有余,而部分行业类院校由于学科门类相对单一、师资匮乏等原因难以开展按类招生,正如北京大学关海庭教授所说: “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的趋势,但是它要求学校有相对齐全的学科和高质量的基础课和通识课程。”[4]以上高校的按类招生实践均为农业院校开展按类招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尽管实施按类招生的“211工程”高校普遍采用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几个专业合并成一类的招生模式,但是不同院校间招生大类名称设置却不尽相同,绝大多数高校以招生大类包含的全部或部分专业所属专业类名称命名,另有部分高校使用院校来源计划编制系统中特有的文科试验班、理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自然科学试验班等招生名称来进行命名,而后一类多见于“985工程”高校或者基础学科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采用试验班命名的招生大类也往往包含跨两个以上学科门类的招生专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理科试验班所包含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四个专业分别属于管理学、理学、工学三大学科门类。

表1 全国“211工程”(含985工程)高校2015年按类招生情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2015年院校招生计划,不含高等教育分校数据,院校类型统计以“阳光高考”网站公布的的信息为依据。

(二)农业本科院校按类招生现状

以2015年全国普通高考农业本科院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为例,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农业院校中仅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两所农业院校没有进行按类招生,作为全国农业领军院校,中国农业大学开展按类招生已有十余年之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相继在2014年、2015年开始试点大类招生,并逐步推广。省属农业院校中开展按类招生的院校数量不多,除华南农业大学拥有经济学类、社会学类、机械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7个大类外,其他开展按类招生的院校大类数量均不超过5个。如果目前按专业招生的农业院校可以在借鉴兄弟院校基础上探索出适合自身校情的按类招生模式,必将为其他农业院校及行业类院校实施按类招生工作提供参考。

另外,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院校,设置工商管理类,生物科学类,电子信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经济学类等招生大类的超过5所以上,设置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等招生大类的仅1所,纳入按类招生的专业也以管理学、工学、理学学科门类居多,农学、文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偏少。

表2 全国农业本科院校2015年按类招生现状统计表

数据来源: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2015年院校招生计划,院校类型统计以“阳光高考”网站公布的信息为依据。

三、农业本科院校招生大类设置的不足

大类招生不仅是招生方式的改革,而且是包括教育理念、学科建设、专业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在内的培养模式改革[5]。

本文所讨论的大类招生设置策略主要是从招生方式,也就是从大类招生如何吸引优质生源报考的角度出发的,讨论是建立在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等其他条件均已具备的前提下。

(一)招生大类涵盖专业不够宽泛

实施大类招生的农业院校无一例外都是在整合学校专业后,选择部分专业进行按类招生的。但是从目前实施大类招生专业所属一级学科来看,最能体现农业院校优势和特色的涉农学科下的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专业均未纳入大类招生范畴,另外农业院校现行招生大类的设置均未跨学院进行,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大类招生推行过程中的行政阻力较小、对现有体制的冲击较小,改革过程中的管理与协调相对方便和容易,实施难度低,缺点在于实施按类招生不彻底,未纳入按类招生的冷门专业生源仍无保障。

(二)招生大类对优质生源吸引力不足

院校平行志愿填报方式使高校录取分数呈扁平化分布明显,高校录取考生的成绩被压缩在非常小的区间内,大类招生模式的实施则进一步缩小了大类内各专业录取分数的差距。随着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业院校将被拆分为一个个招生大类淹没到全国院校的洪流中,优质生源对于农业院校招生大类的关注度也将进一步减少。考生和家长关注度较高的综合性、工科类等实施大类招生院校设置了试验班、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区等形式的招生大类,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相比之下,农业院校除中国农业大学开设理科试验班外,其他院校设置的招生大类缺乏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在生源争夺战中农业院校更加处于劣势。

(三)招生大类内各专业间冷热不均衡

从农业院校设置的招生大类来看,同一招生大类内各专业的冷热度不均匀,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涵盖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十分热门,其他三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的热门度相对一般,这一模式优点在于冷门专业的生源质量在热门专业的带动下会提高,缺点在于热门专业的高分生源会被稀释,部分考生担心会被分流到冷门专业而放弃报考大类[6]。

四、农业本科院校招生大类设置策略

目前,我国农业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复杂,涉及学科门类众多,因而招生大类的设置十分困难,既要符合教育部大类招生目录设置的有关规定,又要符合大类和专业之间的所属关系[7],还要能够使生源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以上诸多限制条件下,农业院校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招生大类需要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策略。

表3 全国农业本科院校招生大类设置目录

数据来源: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2015年院校招生计划及各高校本科招生网。

(一)既要扩大专业覆盖,又要强调内涵发展

农业院校要扩大按类招生专业覆盖面,尽可能地将院校所有专业均纳入按类招生范畴,在组织方式上应借鉴综合性院校的宝贵经验,在合并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几个专业时不局限于在同一个学院内进行,尽量避免个别专业单独招生,同时大类招生各专业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形成招生与培养联动机制,扩大专业及招生大类对考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如南京农业大学的草业科学专业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草业科学(草业国际)和草业科学(草坪学)两个方向,既能体现专业特色,又能指明发展前景,将会有效地提升草业科学专业的吸引力。按类招生专业覆盖面扩大后,在招生大类名称设置时既要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2012年)》文件有关规定,又要顺应市场需求:若招生大类包含的专业未跨专业类,则招生大类以该专业类的名称命名,不宜为了吸引考生和家长填报而违背教育规律另寻其他名称。若招生大类包含跨专业类的相近专业,在其名称设置时既要体现大类培养特色,又要易于考生和家长接受,通过数据统计,2015年全国“211工程”高校中设置“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数学类”“电子信息类”等招生大类的院校超过30所,这些招生大类均为高校招生大类命名的热门选择,农业院校也不例外。

(二)既要体现培养特色,又要形成行业合力

对于名称与综合类、工科类等院校一致的招生大类,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农业院校必须体现自身培养特色,比如同为“生物科学类”,南开大学包含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农业院校设置时可以将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纳入招生;同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山东大学包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业院校设置时可以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纳入招生。对于农业院校特有的招生大类,所有农业院校在设置招生大类时可以命名一致,形成行业合力,扩大特有招生大类的影响力,同时在招生大类设置所含专业时再突出各自院校的“品牌”专业。为进一步增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全国重点农业本科院校可以效仿综合类、工科类等院校创办的社会科学试验班、工科试验班等招生大类,凝练培养特色,创新培养模式,设置农科试验班、生物科学类试验班等招生大类,还可以将院校已有的优秀人才培养特色模式前移至招生环节,如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班”、华中农业大学“张之洞班”等。

(三)既要保持冷热均衡,又要注重动态变化

虽然过冷或过热专业不适合按类招生,但是农业院校需要主动适应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形势,使自身处于不断调整、变化的状态当中。在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主要根据高考成绩所在位次或分数段区间选择相应的院校和专业志愿[8],通常将历年录取分数低于本人高考成绩的院校或者招生大类作为保底志愿而非首选志愿,因此在按类招生改革初期,可以将热门专业纳入冷门专业所在大类进行招生来提升冷门专业生源质量,增加整个招生大类对考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为其“定好身高”。但是从长远来看,为了热门专业生源质量和专业发展,还是要保持招生大类内的各专业冷热度相对均衡,应当逐步将过热或过冷专业分离出招生大类。

[1]阳光高考网.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09-03).http://gaokao.chsi.com.cn/gkxx/zc/moe/201409/20140904/1262089969.html.

[2]黄晓波.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5.

[3]冯开甫.高校按大类招生的冷静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6.

[4]光明日报.俊玲.北大为何坚持大类招生[EB/OL].(2004-06-10).http://www.gmw.cn/2004-06/10/content_41348.html.

[5]禹奇才,蔡忠兵,苗琰.推进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索,2014(1):136-137.

[6]赵志泉,杨玉荣,李倩茹.高等农业院校按类招生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6):141-142.

[7]钱保俐.高校实行大类招生模式的优化策略[J].教育评论,2015(4):44.

[8]陈志青,韩笑天.大类招生对录取工作影响探析[J].考试周刊,2016(29):147.

(责任编辑:周献)

On the Design Strategy for Broad Category Admission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dmission Reform

FANG Gan, LIU Liang, NI Dan-mei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China)

Under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dmission reform, the competition for candidates resourc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should instill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re-design their admission categories. Based on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broad category admission of other universities in China as well as our own, and focusing on attracting quality candidates resources,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road category admission design: narrow coverage of related majors, inadequate attraction for quality candidates resources, and uneven majors hotness within the same categor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redesigning the broad category admission: extending the category and enriching their connotations for better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collaboration, maintaining the even hotness among related major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situation changes.

Higher Education Admission Reform; Broad Category Admission Design

2016-09-02

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课题“农业院校大类招生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X20150115)

方淦,男,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处招生办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高校招生管理。刘亮,男,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640

B

1009-1173(2017)01-0059-05

猜你喜欢
试验班大类农业院校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基于CiteSpace 的中医软坚散结法的可视化分析
“三全育人”视域下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路径探析
“初民”试验班:一种文史哲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谈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大一新生专设学院
人才培养识大学
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