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诗雯,袁 野,崔润东
(沈阳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这一重要论述为包括农业院校在内的各类高校推进校园文化育人指明了根本方向。农业院校校园文化是农业院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价值导向、人文精神的总和,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应彰显农业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充分体现躬耕沃野、矢志农业的可贵精神。鉴于此,农业院校应立足于办学定位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三全育人”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校园文化育人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理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因此,农业院校应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充分挖掘农业特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培养专业强、视野广、情怀深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农业院校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学校制度的设计者,应将校园文化育人作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抓手,从强化政治保障、突出办学特色、坚持精准施策等方面下功夫,引领广大师生在全校范围内掀起校园文化建设热潮。首先,强化政治保障,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我国高校肩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使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此,农业院校党政领导干部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切实担负起强化政治保障的主体责任,将习近平关于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将党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作为行动指南,成立校园文化监察领导和工作小组,加强对校园文化发展方向的监督和引领。其次,突出办学特色,使校园文化符合农业院校人才培养需要。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符合国家农业战略发展需要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农业院校的根本任务。因此,农业院校党政领导干部应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使校园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园内营造“崇农、爱农”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三农”事业的使命感。最后,坚持精准施策,充分满足农业院校学生的成长期待。农业院校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好校园文化育人的顶层设计,在遵循党和国家文化发展方向、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还应聚焦学生发展需求,将解决学生关切与顺应国家在农业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加强校园文化供给侧改革,提高精准满足学生成长期待的供给能力。
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2]。教师在校园文化育人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的文化育人能力在极大程度上决定校园文化的育人实效。因此发挥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必须提高教师的文化育人能力。首先,农业院校教师应通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促进校园文化的营造。农业院校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专业背景多为自然科学,他们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而人文素养的提升尚有待加强。鉴于此,农业院校教师应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参加人文社科类专题讲座和学术沙龙,在集体备课中分享自身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思考等方式,提升人文素养,营造彰显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农业院校教师应通过加强自身师风师德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这就要求农业院校教师要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个引路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充分发挥师风师德对农业院校学生的感召和熏陶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农业院校学生是校园文化育人的实践主体,因此要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首先,农业院校学生要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校园文化。由于农业院校学生的生源地多为农村,其生活环境相比于城市略显纯朴单调,因而使得他们接受的文化熏陶较为有限,甚至有部分学生对于走出农村却又入农门感到悲观失望[3]。上述现状不仅致使他们与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相脱节,更使其对学习农林类专业知识产生抵触情绪。鉴于此,农业院校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校史、校训、校歌等,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点燃他们奉献“三农”的热情。其次,农业院校学生要在行动上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实践。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可见,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须秉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引导学生在校园文化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
农业院校肩负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决定其校园文化应紧扣新农业、新乡村、新生态等主题,通过充分挖掘农业特色资源,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课堂教学是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是开展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因此,农业院校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具有农业特色的文化,使各类课程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切实肩负起传播农业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责任。首先,在农业院校各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农业院校教师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原则,不仅为学生传授扎实的农林专业知识,还应注重进行文化浸润和熏陶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融入农业学科发展史、农业科学家精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故事等与“三农”相关的育人案例,使学生在农业特色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中厚植“大国三农”情怀。其次,开设农业文化相关选修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农业院校可开设“农耕文化”“中国农业文明史”“农业文化遗产”等农业文化课程。从课程类别来看,农业院校应将农业文化课程纳入农学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课程体系,为其专业素质养成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促进他们对农业文化的热爱和对“三农”事业的关注。
课外实践活动是包括农业院校在内的各类高校校园文化的表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5]。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立足校内、依托校外为原则,广泛开展集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外实践活动,营造彰显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生态。首先,农业院校应举办具有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农业院校在服务“三农”的长期实践中开发了众多体现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农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追求,坚定其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具体而言,农业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可分为三类:一是举办具有农业特色的学术活动;二是开展具有农业特色的仪式礼仪活动;三是联合校内“三农”相关精品社团开展活动。其次,农业院校应将校外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补充。农业院校可充分利用校外人力和物力资源,广泛开展具有农业特色的校外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在特色文化实践中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实现理想。一是开展耕读教育。《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大力推进农业院校开展耕读教育,完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6]。基于此,农业院校应将耕读教育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以耕读精神砥砺学生品行,用耕读教育培育新农科人才。二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农业院校可与在该领域建树颇丰的知名校友及本校派出的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保持密切联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将其工作地发展为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广大学生实地考察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他们对“三农”事业的热爱。此外,农业院校还可因地制宜邀请当地农业生产和致富能手、农民企业家、农技专家等担任校外实践导师,通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模范榜样的引领,激励农业院校学生树立躬耕沃野、矢志农业的崇高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校园文化建设是农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充分依托网络媒介等新载体,结合农业院校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7]。因此,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准确把握网络文化的传播规律,积极研发创意性强的网络文化产品,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在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中的正向作用。首先,依托新媒体网络平台传播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农业院校可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网络平台,开通校园文化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并围绕农耕文化、农业科技前沿、党和国家在农业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设立信息推送、实时互动、专题研讨等板块,使新媒体网络平台成为传播农业特色文化的有利阵地。其次,打造网络3D农业博览馆,沉浸式体验农业特色文化。农业院校可与3D专业技术团队建立合作,打造网上虚拟农业博览馆,打破校园文化围墙藩篱,使学生足不出户共享“云端”文化盛宴。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是在特定的场域中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物质环境,是高校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8]。一般而言,校园物质文化即校园物质环境,可划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类。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其校园物质文化应充分彰显农业特色,营造“崇农爱农”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农业院校应在自然环境建设中彰显农业特色,注重发挥自身生态环境优势。如为校园内不同品种植被挂牌,标示基本资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农业知识熏陶。农业院校还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将农业教学科研试验田、水产养殖基地、花卉培植园等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为生态景观,供全校学生观摩学习。其次,农业院校应在人文环境建设中彰显农业特色。作为隐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院校人文环境具有深刻而持久的育人效果,是农业院校实现价值引领功能的重要资源。农业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着力挖掘特色资源,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力度。一是农业院校校内建筑物、道路、湖泊等以农业专业术语、农业领域杰出人物命名;二是农业院校积极建造校史展览馆、学科文化展览馆、农耕文化展览馆等,全方位展现农业院校校史校情、农业学科发展史及农业文明史;三是农业院校在校内设立农业领域科学家雕像、农耕文化展示墙、农业相关政策宣传栏等。
高校制度文化是联结高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纽带,是确保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取得实效的关键。农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理念除具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外还有特殊之处。农业院校校园制度文化应充分体现“农”的特色,在制度设计上以关注“三农”为前提、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并将“一懂两爱”的价值追求体现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具体而言,农业院校可从以下三方面强化校园制度文化。首先,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农业院校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育人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在文化育人方面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校园文化育人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将具有农业特色的文化资源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供文化支撑。其次,全面打破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制度壁垒。开展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工作,要统筹协调文化育人与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关系,发挥全方位育人的合力作用,增强农业院校学生对于校园文化育人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最后,建立健全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考核评价,应秉承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长期与短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是否组织校园文化育人活动、活动参与度及活动效果等三个维度构建考评体系,从而为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提供良好导向及科学评价。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一般指高校在长期发展中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且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9]。农业院校肩负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引擎”的时代重任,决定其应更加注重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具备“大国三农”情怀的卓越农林人才。基于此,农业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首先,在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扬人文精神。当前,农业院校重传统优势学科,轻人文弱势学科的观念尚存,加之农业院校教师多为自然科学专业背景,导致农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薄弱。因此,农业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扬人文精神。具体而言,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心系“三农”的崇高理想;二是塑造具有农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农业院校的校史校风校训校歌中凝练着丰富的农业特色文化,应充分挖掘和提炼其中蕴藏的农大精神和崇农情怀,并熔铸于学生的精神血脉,使之成为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内生力量。其次,在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使人摆脱愚昧盲从的有效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和基本价值[10]。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群体集中体现的精神风貌和强大动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以农业领域科学家的鲜活事迹为素材,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育人活动中,通过弘扬农业科学家躬身沃野、矢志农业的可贵精神,激发农业院校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和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