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2017-06-01 12:21李燕凌胡扬名
中国农业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业大学卓越案例

李燕凌,胡扬名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李燕凌,胡扬名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具备以“五优五强”为标志的公共管理基本素质要求,同时具备“判、守、写、说、做”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能起到激发学生服务 “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学生卓越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作用。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措施有:建构 “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采用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开展影响广泛的案例教学竞赛活动。为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持续推进案例教学,需要促进理念创新、强化师资队伍、完善配套保障和加大推广应用。

案例教学;公共管理;卓越农村人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教育部在高等农业院校启动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是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教育战略举措,同时也是适应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教育发展的改革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具有献身国家“三农”事业志向、解决农村公共管理及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长期以来对卓越农村人才的培养开展了一些探索,特别是在运用案例培养卓越农村人才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案例教学与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备以“五优五强”为标志的公共管理基本素质

公共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村公共管理,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关键在于人才建设,要努力培养一大批热爱农村管理、热心农村公共事业,有创新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卓越农村人才。在农村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个人待遇偏低,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不怕困难的思想准备、不计名利的精神境界,要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三农”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因此,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总的素质要求,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备五种优秀品质和五种超强本领[1]。

“五优”,即在意志、品德、知识、能力、责任等方面,具备“信念坚、品德优、知识丰、本领硬、责任重”五种优秀品质。“五强”,即在服务“三农”实践中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五种超强本领。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应是在服务“三农”过程中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业做强、带动农村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五优五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具备“判、守、写、说、做”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公共管理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共事务和公众服务为对象,以公共性、非营利性、公共资源效率等为基本价值标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作为“三农”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繁荣过程中,应在“判、守、写、说、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即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公共政策表述能力、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在医学、工程技术学、法学等教学实践性强的学科发展起来,然后逐渐扩散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被广泛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公共管理领域应广泛开展案例教学,这已成为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近年来的共识。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公共管理情境或重现公共管理现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公共管理环境之中,有利于其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和培养公共管理素养。

1.激发学生服务 “三农”的社会责任感

农村公共管理环境的艰苦性、“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城乡差异的现实性等等,使得广大青年学生不愿到农村任职和工作,导致农村各类人才,包括公共管理类卓越人才缺失严重。实际上,大学生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认识是模糊的、抽象的或刻板化的。通过大量的农村公共管理案例的运用,可以使大学生对其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和丰富化,从而增进大学生对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认知。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可以通过对“天下为公”等公共管理精神的渲染,诱发学生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从而发现自我价值感,激发学生投身于农村公共管理的建功立业的豪情。

2.培养学生卓越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理论知识不扎实、社会经验不丰富和实践机会很稀少,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瓶颈。案例教学是当前快捷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途径。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在鲜活具体的公共管理案例中活学活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细致入微、条陈缕析中,提升学生的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在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原理、规程等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在激烈的讨论和交锋中,提升学生的公共政策表达能力;在对具体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培养学生的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和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实施及成效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独唱式”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学习上的“怠倦感”、“乏味感”和教师教学上的“无力感”。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案例教学法在多学科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表明,其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在农林类院校公共管理教学中,应鼓励教师围绕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案例,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呈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一)建构“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系列教材、案例库建设是案例教学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建设

加强案例教学课程建设,是避免案例教学的“偶然性”、“即兴化”和“点缀化”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案例教学在人才能力培育中的作用和功能的根本举措,是长期有效推进案例教学法的可靠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结合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建了一批案例教学示范课程,如“市政学”、“公共管理基础”、“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形成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目前这些课程多数已申请校院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慕课等建设项目的立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案例教学在其他课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推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方法及开展教育教学的物质载体和基本工具。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建设是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保证。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建设,既是案例教学法得以坚持和贯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湖南农业大学结合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组织教师编著“导引与案例”系列教材。依托学校优势和专业特点,湖南农业大学已编著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案例教学论》、《市政学导引与案例》、《公共事业管理学导引与案例》、《公共政策学导引与案例》、《湖南省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大赛优秀案例集》等有关案例教学的著作和教材,即将出版的教材有《公共管理基础导引与案例》、《公共危机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公共组织学导引与案例》、《县乡政府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社会管理导引与案例》等。这一系列教材的出版,初步建成了案例教学教材体系。

3.搭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支撑平台

案例教学的长期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撑体系。结合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建构的案例库及案例中心网站、网络案例平台,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核心支撑平台;专门的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则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独立可靠的空间。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公共管理案例库和案例中心网站。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利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原创或搜集二手素材编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案例,已建成了具有300余个教学案例的案例库。其中,原创案例《猪漂黄浦江的痛与思》还入选了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通过案例中心网站使用、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和丰富案例教学内容,实现师生教学的有效互动。湖南农业大学还建设了1个大型的案例教室和2个案例讨论室,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图1 “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二)采用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1.案例编选标准化

案例教学不是举例教学,即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列举或呈现某个公共管理的实例,而是每个教学案例应具备培养和训练学生“判、守、写、说、做”等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编选案例,以便有效施教、有效育才。案例编选标准化是有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总的来说,一个有效的教学案例应体现“4个1+”[3],如表1所示。

2.互动方式多维化

良好的教学互动是开展案例教学的有效途径。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是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灵活运用三种互动方式。

(1)教师主导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案例教学过程,辅以多向师生互动讨论。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的需要,编选合适的教学案例,准备教学场景和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和展示案例材料,描述案例冲突和关键问题,提出多种可能的决策方案,采用设问的方式,征询学生意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各种意见进行质疑、讨论和总结,达到醇化公共管理知识以及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适用于课时有限的教学内容,宜采用小微案例。

(2)学生表演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也可称之为角色扮演式。通过模拟案例情境,由学生分组扮演案例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各方利益表达和决策。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仿真的形式再现案例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表演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度高、形式生动活泼,如果组织运用得当,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貌似沦为配角,但其作用仍非常关键,主要是做好课前准备,组织案例演示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3)分组辩论式。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教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其次是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各组在内部进行充分的观点表达和意见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各组统一的观点;再次,各组选派代表逐一表达观点,在此过程中穿插各组间相互提问、质疑、答辩。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组织辩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总结、归纳出关键问题,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进而使同学们在相互交锋中逐步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共同找寻所讨论的公共管理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

3.教学流程合理化

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由诸多环节构成的复杂流程控制过程,而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实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流程控制。成熟、稳定的案例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课前案例教学准备、课中案例教学实施和课后案例教学追踪等三大关键环节[4]。

(1)课前案例教学准备。主要包括:一是课程案例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制定。课程组事先通过深入而充分的讨论,确定某门课程在多大程度上采用案例教学、哪些环节和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及案例教学课时数等。二是教学案例的编选。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确定原创教学案例、改写教学案例或引用成熟案例。在当前公共管理案例匮乏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原创或改写案例。当然,在经过多轮案例教学的积累或国内已有比较成熟而丰富的案例的情况下,案例编选环节可简化为教师只需根据编选标准为相关教学内容找到合适的教学案例。三是案例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师要事先吃透教学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或状态,掌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做好教学场景和基本条件的准备等[5]。

(2)课中案例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关键所在。在案例教学实施中,需要巧妙采用教学方式方法。案例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法,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引导而不干预,介绍案情要“含而不露”,不亮观点,不作提示,同时要发挥案例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和有序推进,避免学生讨论“信马由缰”、“天马行空”。 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结合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原理进行“画龙点睛”,对学生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见解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3)课后案例教学追踪。主要包括:一是检查作业和课外辅导。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外作业完成的质量可以真正反映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理论和知识。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教学教师可能只是提示了相关案例问题,但是对于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延伸思考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帮助学生改善和提升其研究分析能力。二是案例教学反馈。案例教学要安排反馈环节和设置反馈渠道,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效果。三是撰写教学后记。案例教学结束后,授课教师、助教及课程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撰写教学后记,以进一步改进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开展影响广泛的案例教学竞赛活动

教学竞赛是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加强案例教学交流和推广案例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为了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和推广案例教学的应用,湖南农业大学在内部开展了课程间的教学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此基础上,2015年,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支持下,由湖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协办的湖南省首届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在湖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大赛共吸引了来自省内9所高校的15支参赛队百余名研究生参赛。来自全国MPA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省外兄弟公共管理学院以及湖南省直机关的22位专家领导受邀担任大赛评委。大赛展示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风采,搭建了公共管理案例交流分析平台,开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展示的新模式,极大促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此次大赛获得了国内高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湖南日报》、MPA教指委官网、红网、凤凰网、各大高校网站等媒体均进行了深度报道,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6]。在2015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湖南省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再次获得了广泛关注。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也获得了广泛赞誉。

三、持续推进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案例教学的路径

(一)促进理念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推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和革命。首先是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要促成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使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授课为主转变为以教学互动的案例教学为主,将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二是将能力培养的理念渗透到案例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案例的编选、案例教学的实施及案例教学总结与评价等环节,都要着眼于学生服务“三农”的精神及“判、守、写、说、做”等卓越专业能力的孵化,致力于“五优五强”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培养。三是诱导学生学习理念的变革。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学习方式,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和自我培养、自我训练、自我发展的学习理念。

(二)强化师资队伍

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有一支既掌握了案例教学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又具备丰富的公共管理实践经历和经验,能有效掌控案例教学课堂的教师队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长期而广泛开展案例教学的必然要求。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首先是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案例教学的师资培训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方式的师资培训。“请进来”,即以邀请校外著名的案例教学名师和专家进校开展案例教学培训、讲座或示范教学等形式进行师资培训。“走出去”,即鼓励教师有针对性地参加国内的师资培训活动,如全国MPA教指委开展的各种教学与案例教学研讨会,专门的案例教学师资培训班等。其次,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国内访学、短期交流、参观学习等形式,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成功开展案例教学的院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加强院校间的经验学习与分享。再次,加强校府合作,实现校府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公共管理实践部门挂职锻炼,开阔教师的视野,增进教师对公共管理的实践的了解,增长和积累丰富的公共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邀请具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公共管理实践部门的领导干部到校授课,开展案例教学,扩大案例教学的师资队伍。

(三)完善配套保障

首先,要增加资金投入。必要的经费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本保障。不管是使用二手案例还是开发采编一手案例,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使用二手案例,通常要购买案例库使用权,而采编、整理案例的过程中的实地调研、办公开支等均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保障,同时也必须承认教师在案例整理、采编过程中的劳动,需要一定的劳务费开支等。其次,加强案例库建设。建设适应各课程教学需要的案例库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除了直接采用国内外已经成熟的公共管理案例外,农林类高校还需要建设反映农村公共管理实际,符合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需要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案例库。再次,建设专门的案例教室。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对教学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为保障案例教学的长期有效的开展,有必要建设专门用于案例教学的不同类型的案例讨论室、案例互动教室等,配备必要的设备,进行特定的内部布局设计,为案例教学提供基本的保障。

(四)加大推广应用

为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成效,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和加深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程度。一是建设一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示范课程。通过示范课程的示范效应,推动更多的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二是经常性开展和参加院内外的案例教学竞赛。通过定期开展案例教学“比武”等形式,促进教师间进行案例教学方式方法的切磋和交流,在竞赛中提高教学水平。三是出台鼓励措施,比如将案例教学的应用情况纳入到教学考核中来、将案例教学情况视为职称评聘的条件,通过各种奖励的方式引导教师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

[1]胡扬名,李燕凌,李晚莲. 以卓越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15(4):1-5.

[2]李燕凌,贺林波,吴松江.案例教学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3]李燕凌.公共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2):103-110.

[4]李晚莲,聂俊婷.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问题研究——基于2009至2015的文献[J].人力资源管理,2015(11):113-114.

[5]贺林波,徐乾鹏.以问题为导向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15(12):102-104.

[6]李燕凌.湖南省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大赛优秀案例集[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胡必强)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to Training Excellent Rural Talents of Public Management: Tak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 Yan-ling, HU Yang-m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The excellent rural talents of public management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five excellences” and “five strengths” as the basic quality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by the five basic public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kills of “judging, defending, writing, speaking, and doing”. Case teaching is playing a role in stimulating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serving rural areas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outstanding ability of public management in the training of outstanding rural talents of public management. The measures taken in such a case teaching are as follows: establish a “trinity” case teaching system, build a productive case teaching method system, and organize influential case-study teaching contests.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such a project of case teaching, we need to promote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staff, improve the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pus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Case Teaching; Public Management; Excellent Rural Talents

2016-12-07

湖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及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B2016020)。

李燕凌,男,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公共管理。

G642

B

1009-1173(2017)01-0053-06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卓越案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