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雅
【摘要】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以培育适应企业需求的员工为目的,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学习环境和管理模式变得更加复杂。用企业化的模式管理班集体为学生快速适应企业、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营造了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为毕业生顺利迈入社会打下基础。
【关键词】校企合作 班级管理 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11-02
校企合作包括很多模式,如“订单式”、“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专业冠名班”和共建实训基地等。[1]上述诸多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企业的运营方式、管理模式等基本信息,感受企业文化进校园;还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其职业技能,逐步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为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服务。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学习环境和管理模式变得更加复杂。学院的管理者从单一的学校管理转变成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学习环境从学校转变为学校和企业;管理模式由单纯的学校教师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者和学校老师共同管理。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为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按照企业化模式管理学生和班级将成为一种趋势。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制度进校园,这种管理模式的出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也打破了原本单纯简单的校园生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添加了企业的色彩。学生教学环境的转变,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与职业岗位需求相统一,从学生到企业准员工身份的转变需要一个逐步适应转变的过程,一个心理认可的过程。作为企业可以通过举办类似企业文化类活动在学校营造积极向上企业环境,把企业管理方法融入班级管理之中,促使学生逐渐熟悉企业工作环境接受企业运营方式、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为满足企业需求服务,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准职业人努力。为真实有效的了解校企合作院系学生班级管理现状,笔者通过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对本学院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而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问卷涉及大学生班级管理、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方面的内容,收回有效问卷33份,回收率94.28%。通过本次调查反映出校企双方在班级管理方面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方法存在差異,针对这些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班级管理模式改变的迫切性
班级是学校学生管理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阵地,是保障学校教学任务完成的主要载体。班集体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教师的教学质量。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班级管理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辅导员管理班级转变为辅导员和企业班主任以及企业学生管理者共同管理班集体。辅导员与企业班主任和企业学生管理者是相互区别和价值追求不同的两个主体,辅导员以管理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班级日常事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目的,而企业相关人员主要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打造企业化班集体为目的。两个根本目标不同的主题相互结合必然会产生矛盾。辅导员以管理好班集体,营造良好班级文化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企业则以企业利益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生存环境为目的,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必然存在沟通障碍。学生从之前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成学生加员工双重身份。学生除接受正常班集体活动外,还要参与企业安排的职业化讲座、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等,诸多活动的增加会加重学生学习压力,挤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招生规模扩大,招生成绩参差不齐。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以后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迟到、旷课、早退、不交作业等状况,自律能力较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违反校规校纪,多次教育成效欠佳。还有些同学往往很努力但是由于基础太差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年年挂科,甚至最后达到学分不足被退学的程度。由于学生本身基本素质各异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班级管理难度增加,任课老师上课难度也相应增加。按照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达成校企双方共赢的目的。在学校大环境中营造企业小环境,把班级与公司进行虚拟上的联系,使企业精神和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使之了解企业发展的背景、过程、前景,从中领悟企业精神的内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引发他们对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一种心理上的渴望。[2] 校企合作背景下,辅导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吸收双方优势管理班集体整合利用双方资源,优化班级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校企双方互利互惠的目的。
二、班级管理企业化模式具体运营方式
1.构建校企双方班级管理者互相沟通协调管理机制
校企合作背景下,加强学生班级管理者辅导员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校企双方合作交流的平台,统一双方的培养目标、管理理念,保障学院教学顺利进行,切实加强学院秩序管理。高职三年级学生在回答“你认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学生管理理念是否一致”问题时,出现明显差异,有66.6%的学生认为“一致”,33.3%的学生认为“不一致”。这表明部分学生认为校企双方班级管理者的理念存在差异,加强校企双方班级管理者的沟通协调机制势在必行。
2.营造企业化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展示学生精神文化风貌的重要载体。企业是连接职业学院教育与产业的纽带和桥梁,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培养人的过程也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为培养学生企业道德感和职业素养,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提前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文化进班级,营造企业化班级文化,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调查问卷在关于“企业文化进校园给你带来哪些益处”这一问题时有9.09%的学生认为“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有48.48%的学生认为“扩大专业视角”;有30.3%的学生认为“丰富个人经历”;有12.12%的学生认为“更加了解企业”。通过学生们的回答表现出大家比较能接受企业文化进校园,并认为其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职业技能、丰富阅历、培养企业文化素养的养成。如请企业高层给学生进行职业素质主题讲座、进行创业辅导座谈会,用企业人员真实的经历,让学生了解企业运营模式,了解创业的前期准备,让学生更深层的了解企业员工应具备的行为素养和道德文化,同学们也表示,这样由企业人主讲的讲座能使他们更加理解企业,更加明确企业的实际需求,也对未来的规划职业道路有了确切的目标,以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科学设计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3.企業化管理模式进班级
(1)班级管理职责企业化
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化模式,融入班级管理体系之中,班干部以竞聘的方式上岗。辅导员相当于董事长,班长相当于总经理,团支书相当于企业政工负责人,副班长相当于副总经理,这是管理层;班委会成员相当于部门经理,是执行层;其他同学相当于公司员工,是操作层。[3]班长负责统筹管理班级各部门工作,重点管理班级考勤考核情况和对大家学习质量的监控;团支书负责管理班级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副班长负责管理班级心理和生活工作。班级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共同为班集体建设管理服务。管理层负责具体管理班级各部门的工作,做好班级各项日常工作,维护整个班集体的稳定团结,树立良好班风、营造和谐向上班级文化氛围。学生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自身沟通和管理能力,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逐步用企业化模式管理班级,逐步融入企业化模式。
(2)班级管理制度企业化
模拟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管理制度企业化方式执行。如按照打卡机每日上课下课进行指纹打卡确认考勤,便于班级日常管理,减少迟到、旷课、早退现象的发生,增强学生时间观念。学院按照企业请假制度管理学生,杜绝学生无故旷课等违纪现象的发生。调查问卷中学生在回答“你对学院使用企业请假制度是否赞同”问题时,69.7%的学生赞同,30.3%的学生不赞同。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已经认同班级企业化模式管理的做法,且认识到作为企业员工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考核按照企业化模式进行,除参考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课程成绩外,每门专业课程结束以结课展示的方式进行,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给予他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今后就业做准备。
(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校企合作模式下,班级学生管理模式企业化主要在于班级同学的自我管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校企合作院系着重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能力。如我院充分发挥学院学生会的管理作用,学生会成员配合辅导员从事校园活动策划、组织、校园环境的维护、班集体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在调查问卷关于“你认为目前校企合作模式是否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问题时,有57.58%的学生给予了肯定。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校企之间流动性强,实训机会增加,会增加学校对学生管理的难度和强度。此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协助企业做好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工作,并及时与辅导员和就业指导师汇报实训情况。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身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自律意识,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校园归属感,加强学生自我约束、锻炼学生自我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
班级管理融入企业化色彩,模拟企业模式管理班级是企业文化、企业模式和校园文化、校园传统管理模式碰撞的过程,也是让学生逐步了解企业、适应企业的过程,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准职业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尤影.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14,(3):69-70.
[2]汪家军. 研究学生实际 促进高职生职业自悟[J].职业技术教育,2002,(25):56-57.
[3] 张婷.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2,(10):176-177.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