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落实

2017-05-31 20:29崔建营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组内交流探究

崔建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23-01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革命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让学生会学、学会,想学、乐学,在课堂上享受到生命自由奔放、和谐成长的快乐。

高效课堂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有独学、对学和群学。独学是每个人独立思考的思维训练过程,是知识生成的源泉,是对子探究的前提;对学是小组内部两人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切磋的过程,是心灵的碰撞,是小组探究的热身;群学包含了组内合作探究和班内组间“百家争鸣”两个过程,是思维的展示,是智慧的呈现,是能力的提升。小组的合作探究并不是简单的走形式、走过场,而是针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引领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大家可以天马行空异想天开,可以各抒己见针锋相对,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小组内部的群学和讨论,实现“兵教兵”、“兵强兵”的目的,解决组内的部分问题,使小组每个成员的思维都得到锻炼,都能在互相交流、研讨中有所收获。

那么如何提高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真正做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呢?我在日常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为了落实小组的合作探究,真正锻炼学生思维,切实培养学生能力,在高效课堂建设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学习小组建设,科学安排,激励管理。

1.分组,明确各小组组员分工及各自的任务。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我们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组的成员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各组之间必须大体持平。有利于组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组内互帮互助。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日常教学中我都先让学生自学,然后组织组内交流和组间互动。为提高学习效果,建议学科小组长在组织学习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而且交流时要时刻注意倾听,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组内交流完之后,记录员要及时总结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3.为提高小组成员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我把权力放手给了学科小组长:即每个学生的编号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时根据表现进行调换;对学习劲头足,课堂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升号,对表现退步,就降号。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就会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进步。而且每月都要评出最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并给与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使全体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更认真地去思考,让自己的想法更充分,更令人满意。

其次,优化问题探究内容,增强针对性,提升价值性。

为了体现高效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五为主原则,教师对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问题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独立就能解决,那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而如果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唯一,独立思考也有一定困难,这样的问题才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小组合作探究的内容一定要结合化学学科教学内容的实际,以学生熟知的学科常识为切入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提出一两个有探索和讨论的价值的核心问题,适时安排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而且对学生而言,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开放性。

再次,發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握全局,学会引领。

1.熟读教材,研究文本,准确定位,把握核心。

教师的课前备课,应该是包罗万象,细致入微的,至少也应该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了然于心,对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对学情了解深刻具体,对学习方法运用自如,才能实现课堂上的“潇洒大方”、“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才会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和大加赞赏。因此说,“熟读教材,研究文本”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了解学情,准确定位”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把握核心,方法运用”是教师上好课的重点。

高效课堂的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的“二传手”,不是将知识简单地从教材输入学生的大脑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新课堂的教师必须要善于调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教学的目的性才准确,教学的针对性才具体,教学的实效性才高效。

2.设置问题,精编学案,思想引领,方法指导。

课堂是基于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作为教师,要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用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任何一个文本材料,不同的人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来自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教师通过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文本,而学生在认识文本的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思考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在解决问题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中又能将理解后的知识先内化再外显出来,这样对知识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自然就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思想的引领是教书育人的方向问题,方法的指导是课堂流程的操作问题,二者同等重要。

3.巡视指导,深入调研,重点关注,二次备课。

为了确保小组讨论的实在性和实效性,教师在小组讨论期间,应该在教室内巡视调研,组组深入,个别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的问题,二是关注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群学讨论的环节,监督和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在个别小组讨论“遇阻”时,可以随机“拉他一把”,帮他“渡过难关”。这种“巡视调研,了解学情”的行为实际上是教师课堂上的“二次备课”过程,它可以是教师的精讲点拨更具针对性,使教师的“引领提升”更具导向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带给学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精心准备,设计选材,设置目标,积极介入,并为小组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在合作学习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我相信,只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课堂一定会越来越精彩!由“知本”向“能本”的转化,培养学生能力,是基于学生生存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校建设发展的需要。高效课堂的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教育的舞台很大,热切期盼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能够落地生根,期盼我们的教育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组内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