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艳
[摘 要]逆向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件或观点反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年级;逆向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71-01
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用正向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然而,对于有些数学问题,运用正向思维不易解决,需要学生另辟蹊径,才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一、在知识讲授中有效渗透,培养逆向思维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实际,紧扣教材,有效渗透逆向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和习惯。
1.结合概念或定义学习
概念和定义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不少概念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它们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良好素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数学概念或定义的学习,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既要让学生正面理解概念,又要引导他们从反面思考,打破思维定式,把握概念本质。
如,教学“方程的解”时,教师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概念:一方面,能使方程左右两端相等的值就是这个方程的解(正向思维);另一方面,这个解能让方程左右两端相等(逆向思维)。这样教学,既深化了学生对概念的把握,又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
2.借助公式、性质和规则学习
在教學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数学公式、性质和规则学习的契机,有效渗透逆向思维方法,打破常规思维,让学生学会双向思考、举一反三。
如,教学“圆柱”时,一般的教学思路是先讲解圆柱的定义,然后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最后推导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然而,教师也可反其道而行,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沿长方形的长卷成圆柱形,然后提问:“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有何关系?”经过思考,学生意识到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从而推导出面积公式: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圆柱的定义和性质。通过逆向推导,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在解题应用中强化训练,提高逆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借助相关习题或者逆向变式题强化训练,让学生转换思路,逆向推导,化难为易。
1.逆向推导,强化逆向思维
逆向推导,即从已知问题的结果或结论出发,由后往前推算,从而使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巧用逆向思维,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教学“分数”时,教师出示应用题:小明收集了一些汽车卡片,他拿出汽车卡片的1/2又多2张送给小强,自己剩下30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汽车卡片?本题运用逆推法可以很快解决。从“剩下30张”入手倒着往前推,先加上多给的2张,即30+2=32(张),它占卡片总数的1-1/2=1/2 ,故小明原来有卡片32÷1/2=64(张)。
2.多元变换,锻炼逆向思维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许多数学问题是可以正逆相互转换的,教师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逆向转换,引导学生改顺为倒,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出示一道应用题: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8小时两车相遇,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此问题的数量关系简单,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B两城相距(20+15)×8=280(千米)。教学中若仅满足于解完此题,显然过于浅显,于是教师将正向问题变换为逆向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逆向问题1: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逆向问题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后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改编后的两道题数量关系表征与原题一样,但在具体解答时则需逆向思考。通过这样的问题变换,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总之,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重视,有效渗透逆向思维方法,提高学生逆向思考的意识,通过加强训练和拓展应用,发散思维,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责编 李琪琦)